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08464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综述“比”字句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句型,前人对其做过很多研究, 特 别是从八十年代开始, 句型句式的研究受到了重视,本文试图句法、 语义和语用 层面对八九十年代至今的“比”字句研究做一概述。一、概述 “比”字句,其特征是含有形式化的标记“比”,最早可见于朱德熙先生的 关于“比”字句 。 八十年代,明确为“比”字句下定义的是殷志平, 他在 “比” 字句浅论一文的开头说: “ 比字句是由比字短语充当状语的一种比较句, 用于比较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或者比较不同的行为、动作的程度。”吕 叔湘(1942) 曾指出,两件事情必须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才能有比较关系。 “比

2、” 字句就是对两件东西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表示前者胜过后者。丁声树(1979) 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说: “ 比字句的说法是程度差别, 比字的用法 可以分成两小组,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二是程度的差别随时间而变”。二、句法层面 殷志平( 1987)指出, “比”字句由比较项、比较点和比较值构成。被比较 的事物是比较项,比较的内容是比较点,比较点的程度量值是比较值。刘月华 (2001)将“比”字句分为两类, (一)A(主语) +比 B(状语) +谓语,在这一 类中她详细分析了可以充当谓语的词或短语的词性,指出作为比较方面的谓语可 以是: (1)形容词充任;(2) “有” +抽象名词;(3)表示心理

3、状态的动词; (4) 一般动词,前面带“早”、 “晚” 、 “先” 、 “后” 、 “难” 、 “好 (易)” 、 “多” 、 “少”等 状语; (5) 一般动词,后面有形容词充任的情态补语时,形容词之后还可以有 “一 点儿 , 、 “一些” 、 “多” 、 “得多”等; (6)能愿动词 +动词; (7)表示增加或减少, 提高或降低之类意义的动词。 (二)主语 +A比 B(状语)+谓语,这一类“比”字句 往往用来表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处所情况有所不同或者表示程度差别 的累进。1. 关于比较项的研究 李临定( 1986)先生在现代汉语句型中说“ 比左项的简略不能快于 右项的简略 , 就是说

4、, 比左项要大于或等于右项,而不能小于右项。”比较项 有前项和后项两项, 充当比较项的可以是名词, 也可以是动词、 形容词及动词性 短语。比较项如果是短语,所包含的成分数可以是相等的,如“说日语比说英语 容易” ,但经常的情况是某一项省略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分。这有两类情况,第一 类是比较项的一项为名词性偏正短语,另一项省略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分。另一类 是比较项的一项为动词性短语, 另一项省略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分。(殷志平, 1987) 刘月华( 2001)指出,一般来说,“比”前后的词,词性是相同的, “比”前 后的短语内部结构是相同的。如果“比”前后的词语中有相同的部分,为了语言的简练,可以省略,

5、(多数情况是在“比”后的成分中省略) ,省略的原则以不改 变原句句义为准。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省略中心语;(二)省略中心语与结构 助词“的” ; (三)省略定语;(四)省略定语和中心语中的相同部分; (五)省略 主谓短语中的谓语或主语 (六) “A比B” 作状语时,一般省略“比”前成分 A; (七) A、B两项都是动词短语或都是形容词短语,即使有相同成分,也大多不省略。2. 关于结论项的研究 关于“比”字句结论项的研究,刘月华( 2001)从形式上对“比”字句进 行了归类,并针对性地考察了结论项中的动词、形容词、状语、补语的组合,但 她的基本着眼点是结论项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任海

6、波( 1987)系统地分析了现代汉语“比 ,字句结论项的类型。他把结 论项分为 AP 、VP 、AV 、NP四大类型, AP结论项谓词只包含形容词,VP结论项谓 词只包含动词, AV结论项谓词既有形容词又有动词,NP结论项以名词短语(包 括名词)为被修饰成分。并且给出每一种结论项的不同组合形式,共计十三种, 而这十三种里面的每一种几乎都有几种不同的情形。造成这么多不同的组合形式 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程度副词、助动词、数量短语、动词宾语以及“了”等与结论 项的不同组合造成的。比如:AP 后出现数量短语或表示数量的形容词可以看作 一种组合形式,而这种组合形式又可以有几种情形:(一)AP后可以只出现数量

7、 短语,比如 : 这妹崽比姓侯的大一些; (二) “了”和“出”可以交替出现在AP 和数量短语之间, 如: 他比过去胖了一些;(三)数量短语后面可以出现NP ,如: 与其说他别人多一分天分不如说他比别人更多两分努力。 邵敬敏(1992)还研究了语义对“比”字句中助词的制约。他根据助动词语 义次范畴、助动词的位置、 Y的性质之间的不同组合,提出谓语内部动词和形容 词在词性与语义范畴上的差异, 以及助动词内部语义范畴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助动 词在“比”字句中的位置及句法的合法性。“比”字句成立的关键是结果项中必 须拥有可供比较并显示程度差异的成分,除了性质形容词、 心理动词外, 主观意 志助动词和程度

8、副词“更”也能充当。 张建(2005)通过对“比”字句 AP 、VP 、NP三种类型的结论项的考察发现, 只有连续的、非定量的词或短语才能成为“比”字句的结论项。相反,表示离散 的、定量的词或短语则不能成为“比”字句的结论项。三、语义层面 异的成分 , 除了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外, 主观意志助动词 从语义上看,比字句包含六个成分: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点,比较词 “比”字,比较属性和比较量差。六成分中,比较主体(记作X) ,和比较客体 (记作 Y)称为比较对象,比较属性和比较量差组成比较结果项(记作Z) 。 马真(1986)研究了“比”字句内“比较项Y”的替换规律。她重点谈现代 汉语中的一种

9、“比”字句N1的 N+比+N2的 N+VP (N表示名词性成分, VP表示谓 词性成分)例如:(1)他的马比你的马跑得快。(2)他的脾气比你的脾气好。(3) 他的马比你的马多。(4)他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健谈。这种“比”字句中的比较项 “N2的 N” ,有的只能为 “N2的”替换,如例(1) ;有的则不能为 “N2的”替换, 只能为 N2替换,如例(2) 有的既能为“N2的”替换,也能为 N2替换,如例(3) ; 有的既不能为“ N2的”替换,也不能为N2替换,如例( 4) 。造成种种不同替换 的因素有五个,(一)N1/N2跟 N的语义关系; (二)NI/N2 及 N的性质; (三) VP 的情况

10、; (四)社会心理;(五)句子重音。其中因素(三) (四) (五)对替换的影响只是局部的,而因素(一) (二)对替换的影响则是全局的。 邵敬敏(1990)认为在“比”字句的替换规律中, “N1/N2”同 N间的语义关 系对这种句式的成立,并不是本质性的语义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一种语义关系, 也表现为一种语法关系,即说明和被说明的主谓关系。 刘慧英(1992)讨论了“比”字句内比较项的不对称结构,即“比”字句的 前项 X与“比”字句的后项 Y在句法结构或语义上不是完全一样的,指出比较项 的不对称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句法类型不一致,语义类型一致; (二)句 法类型一致,语义类型不一致; (三)

11、句法类型和语义类型都不一致。其中第一 类和第三类按照比较项词性或结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在此基础上,她 认为“比”字句内比较项结构类型的不对称,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省略; (二) 任指; (三)隐含;(四)比喻。其中由省略造成的占绝大多数。 包法莉则不同意普遍认同的省略说, 指出删除法存在严重缺陷, 其基本假 设“ 比”前后的比较项在结构上必须完全一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比较项没 有必要相同, 在很多情况下, 那些假设未经删除的原句往往是不正确,或完全错 误的,她主张通过另一种方法, 即能控制两个比较项的C一控制关系来解释这种 “比”字句“比”左右成分不同的语法现象。比如: “他今天

12、比昨天高兴”是正 确的,而“他今天比他昨天高兴”则是错误的,因为“今天”可以正确地C一控 制“昨天” ,而一旦“比”字后加了“他”, “今天”就无法 C一控制“昨天”了, 正因为如此,带“他”的句子在这里是错误的。按照C一控制关系,第一比较项 必须循环 C一控制比较标准。 徐燕青(1996)分析了“不比”型比较句的语义类型。她认为对“不比”句 各种语义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句外的和句内的两个方面。句外因素主要 是上下文的提示,而句内因素则包括(一)“不比”句所包含的心理因素; (二) “不比”句某种意义的特定的表现形式; (三) “不比”句本身的某些附加成分; (四)比较对象和比较结果的性

13、质; (五) “不比”句所属的类型。进而她将“不 比”句的语义类型一共划分为六种: (一) “不比”句的意思是“ A跟 B一样 X” ; (二) “不比”句的意思是“ A跟 B 一样 X,甚至比 B更 X” ; (三) “不比”句的 意思是“A没有/ 不如 BX” ; (四) “不比”句的意思是“ A比 B X” ; (五) “不 比”句的意思是“ A跟 B 差不多 X” ; (六) “不比”句的意思是“ A 跟 B不一样” 或“A 不能跟 B 相比” 。她试图通过大量“不比”句的用例,对整个“不比”句 系统的实际意义作出尽可能全面的考察,以期得出比较完整客观的结论。 邵敬敏(1992)还研究

14、了语义对“比”字句中助动词位置的制约,他认为助 动词在“比”字句( X1 比 X2Y )中出现的位置通常有两个: “比”字之前或者Y 之前。而影响助动词Z 在“比”字句中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助动词Z 本身的语义范畴;(二)比较的结果项Y 的性质。根据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认为: (一)谓语内部动词和形容词在词性与语义范畴上的差异,以及助动词内部语义 范畴上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助动词Z 在 “比” 字句中的位置及其句式的合法性。(二) “比”字句成立的关键是比较结果项Y中必须拥有可供比较并能显示其程度差异 的成分,除了性质形容词、 心理动词外,助动词 Z和程度副词“更”等也能充当。 殷志平( 1

15、995)讨论了“ X比 Y还 W ”的两种功能,他认为该格式的“比” 字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比较类“比”字句,这一句式表示Y已经具有 W所表 示的性状、程度,但X 比 Y 更胜一筹;(二)比况类“比”字句,这一类是把Y 所表示的事物作为衡量的标准来比况说明X的性状、程度。经过考察,他认为“X 比 Y 还 W ”之所以会存在两类不同的意义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一)从 Y 的性质方面讲,两类句子预设不一样; (二)比较类“比”字句两个比较是现实的, 比况类“比”字句的比较是不现实的。 并且他提出了三条从形式上验证这两类不 同意义的标准:(一)比较类“比”字句的比较前项X可以和比较后项Y互换, 生

16、成新的句子,而比况类“比”字句就不能互换,例如“小李跑得比小张还快” 可以变换为“小张跑得比小李还快” ,只要事实如此,句子就可以成立,而“我 们的风筝飞得比飞机还高”就不能说成“飞机比我们的风筝飞得还高”; (二)比 较类“比”字句,结论项W可以用其相反意义的“ -W”来替换,但比况类“比” 字句中的 W却不能用“ -W”替换,例如“小张比小李还高”可以说成“小张比小 李还矮” ,句子成立,但是“他胳膊比火柴棍还细”则不能说成“他胳膊比火柴 棍还粗” ; (三)比较类“比”字句可以去掉“还”,但比况类“比”字句就不能 去掉“还”字。例如我们可以说“小张比小李高”,但是不能说“胳膊比火柴棍 细” 。 邵敬敏( 2002)对“比”字句的语义层面的研究比较多,他还研究了“比” 字句对谓语项 W的语义要求。并且着重讨论了“比” 字句对动词的特定语义要求, 他认为一般的动词很难直接充当“比”字句的谓语项, 一般来说只有如下两类动 词可以进入“比”字句:(一)具有“数量变化”义的动词,如: 增加、减少、提 前、提高、超过、放大、缩小等,这一类动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