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07505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格 1 分) 1. 相律是在完全平衡状态下,系统的相数、 组元数和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 是系统的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f=C-P+2 。 2. 二元系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相与温度、成分间关系的图解。 3. 晶体的空间点阵分属于7 大晶系,其中正方晶系点阵常数的特点为a=bc,= =900,请列举除立方和正方晶系外其他任意三种晶系的名称三斜、单斜、六方、菱方、正 交(任选三种)。 4. 合金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三部分。 5.在常温和低温下,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滑移的方式进行的。此外还有孪生 和扭折等方式。 6.

2、成分过冷区从小到大,其固溶体的生长形态分别为平面状,胞状和 树枝状。二、单项选择题 (30 分,每题 1.5 分) 1. A.B 二组元形成共晶系,则(A ) A. 具有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 B. 具有亚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 C. 具有过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 D. 不发生共晶转变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 2. 简单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C ) A. 100% B. 65% C. 52% D.58% 3. 运用区域熔炼方法可以(D ) A. 使材料的成分更均匀B. 可以消除晶体中的微观缺陷 C. 可以消除晶体中的宏观缺陷D. 可以提高金属的纯度 4. 能进行攀移的位错可

3、能是(B ) 。 A. 肖克利位错B. 弗兰克位错C. 螺型全位错D. 前三者都不是 5. 欲通过形变和再结晶方法获得细晶粒组织,应避免:(A ) A. 在临界形变量进行塑性变形加工B. 大变形量 C. 较长的退火时间D. 较高的退火温度 6. 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 ( C )。 A.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 B.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 C.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高于实际结晶温度; D. 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关系. 7. 相互作用参数 的物理意义是:(A ) A. 0表示固溶体内原子偏聚 B. 0表示固溶体内原子短程有序C. 0 表示固溶体内原子完全无序 D. 0

4、 表示固溶体内原子偏聚 8. 单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值与( C )有关。 A. 外力相对于滑移系的取向B. 拉伸时的屈服应力 C. 晶体的类型和纯度D. 拉伸时的应力大小9. fcc 晶体中存在一刃型全位错,其伯氏矢量为011 21,滑移面为( 111) ,则位错线方向平行于(B ) 。A. 111 B. 211C. 100 D. 110 10冷变形使金属中产生大量的空位、位错等晶体缺陷,对置换固溶体中的扩散过程而言, 这些缺陷的存在将导致:(D ) A. 阻碍原子的移动,减慢扩散过程 B. 对扩散过程无影响 C. 有时会加速扩散,有时会减弱扩散 D. 加速原子的扩散过程11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

5、(D ) A. 形核率B. 系统自由能增加C. 能量守衡D.过冷度 12下列有关固体扩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存在浓度梯度 B. 空位扩散是指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从一个间隙跳到另一个间隙 C. 晶界上点着畸变交大,因而原子迁移阻力较大,所以比晶内的扩散系数要小 D成分均匀的材料中也存在着扩散 13 纯金属均匀形核时,D A. 当过冷度很小时,原子可动性低,相变驱动力低,因此,形核率低; B. 当过冷度很小时,原子可动性高,相变驱动力高,因此,形核率低; C. 当过冷度很小时,原子可动性低,相变驱动力高,因此,形核率低; D. 当过冷度很小时,原子可动性高,相变驱

6、动力低,因此,形核率低; 14. 在三元系中出现两相平衡时,若要计算两相的百分数,则:(B ) A. 在垂直截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B. 在水平截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 C. 在投影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D. 在水平截面上运用重心法则计算 5. 金属镁的单晶体处于软取向时塑变量可达100%-200%,但其多晶体的塑性很差,其主要 原因是: ( C ) A. 镁多晶体的晶粒通常较粗大B. 镁多晶体通常存在裂纹 C. 镁滑移系通常较少D. 因为镁是 BCC 结构,所以脆性大 16. 层错和不完全位错之间的关系是:( D ) A. 层错和不完全位错交替出现 B. 层错和不完全位错能量相同 C. 层错能越高

7、,不完全位错伯氏矢量的模越小 D. 不完全位错总是出现在层错和完整晶体的交界处 17凝固时不能有效降低晶粒尺寸的是以下那种方法?(B ) A. 加入形核剂B. 减小液相的过冷度C. 对液相进行搅拌 18菲克第一定律表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B )变化。 A. 距离B. 时间C. 温度D. 压力 19. 立方晶体中( 110)和( 211)面同属于(D )晶带。A. 110 B. 100 C. 211 D. 11120. 在 A-B 二元固溶体中, 当 A-B 对的能量小于 A-A 和 B-B 对的平均能量, 该固溶体最易形 成为(B )固溶体 A. 无序B. 有序C. 偏聚态D. 间隙

8、 三、简答题( 20 分)1. 试述孪生和滑移的异同,比较它们在塑性过程中的作用。(10分)答:相同点:a.宏观上,都是切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剪切变形;(1 分)b. 微观上,都是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是晶体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另一部分的 移动过程;(1 分)c. 不改变晶体结构。(1 分)不同点:a. 晶体中的取向滑移: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位向相同。孪生:已孪生部分和为孪生部分的位向不同,且两者之间具有特定的位向关系。(1 分)b. 位移的量滑移:沿滑移方向上原子间距的整倍数,且在一个滑移面上的总位移较大。孪生:原子的位移小于孪生方向的原子间距,一般为孪生方向原子间距的1/n。

9、(1 分)c. 变形方式滑移:不均匀切变孪生:均匀切变(1 分)d. 对塑性变形的贡献滑移:对塑性变形的贡献很大,即总变形量大。孪生:对晶体塑性变形有限,即总变形量小。(1 分)e. 变形应力滑移:有确定的临界分应力。孪生:所需临界分切应力一般高于滑移所需的临界分切应力。(1 分)f. 变形条件滑移:一般情况先发生滑移变形孪生:当滑移变形难以进行时,或晶体对称性很低、变形温度较低、加载速率较高时。 (1 分)g. 变形机制滑移:全位错运动的结果。孪生:不全位错运动的结果。(1 分)2. 分析位错的增值机制。(5 分)2. 答:若某滑移面上有一段刃位错AB,它的两端被位错网节点钉住不能运动。(1

10、 分)现沿位 错 b 方向加切应力,使位错沿滑移面向前滑移运动,形成一闭合的位错环和位错环内的一小 段弯曲位错线。 (2 分)只要外加应力继续作用,位错环便继续向外扩张,同时环内的弯曲 位错在线张力作用下又被拉直,恢复到原始状态,并重复以前的运动,络绎不绝地产生新的 位错环,从而造成位错的增殖,并使晶体产生可观的滑移量。(2 分)3. 请简述回复的机制及其驱动力。(5 分)答:低温机制:空位的消失(1分)中温机制:对应位错的滑移(重排、消失)(1分)高温机制:对应多边化(位错的滑移攀移)(1分)驱动力:冷变形过程中的存储能(主要是点阵畸变能)。(2分)四、计算题 (30 分,每题 10 分)

11、1、氧化镁( MgO )具有 NaCl 型结构,即具有O2-离子的面心立方结构。问:(1)若其离子半径2Mgr=0.066nm,2Or0.140nm,则其原子堆积密度为多少?(2)如果2Mgr/2Or0.41 ,则原子堆积密度是否改变?2. Al-Cu合金相图如图所示,设分配系数K和液相线斜率均为常数,试求: (1) (Cu)=1%固溶体进行缓慢的正常凝固,当凝固分数为50% 时所凝固出的固体成分; (2) 经过一次区域熔化后在x=5 处的固体成分,取熔区宽度l=0.5 ; (3) 测得铸件的凝固速率R=3 10-4cm/s,温度梯度 G=30 /cm,扩散系数 310-5cm/s 时,合金凝

12、固时能保持平面界面的最大含铜量。3. 有一合金试样其晶界能为0.5J/m2,在退火前原始晶粒直径为2.1610-3cm,屈服强度为 108MPa。对该合金在700退火 2 小时后其屈服强度降低为82MPa。在退火过程中保温1 小时时测得该合金放出热量为0.021J/cm3,继续保温1 小时测得该合金又放出热量 0.014J/cm3。求如果该合金只在700保温 1 小时后的屈服强度。 (已知合金单位体积内界面 面积 Sv与晶粒直径 d 之间的关系为 Sv=2/d,且放出的热量完全由于晶粒长大、晶界总面积 减少所致。)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答案五、计算题 (30 分,每题 10 分) 1、氧化镁( M

13、gO )具有 NaCl 型结构,即具有O2-离子的面心立方结构。问:(1)若其离子半径2Mgr=0.066nm,2Or0.140nm,则其原子堆积密度为多少?(2)如果2Mgr/2Or0.41 ,则原子堆积密度是否改变?答:( 1)点阵常数nmrraOMg412.0)(222(3 分)堆积密度73. 04)(43322arr POMgf(3 分)(2)堆积密度会改变,因为Pf与两异号离子半径的比值有关。(4 分)2. Al-Cu合金相图如图所示,设分配系数K和液相线斜率均为常数,试求: (1) (Cu)=1%固溶体进行缓慢的正常凝固,当凝固分数为50% 时所凝固出的固体成分; (2) 经过一次

14、区域熔化后在x=5 处的固体成分,取熔区宽度l=0.5 ; (3) 测得铸件的凝固速率R=3 10-4cm/s,温度梯度 G=30 /cm,扩散系数 310-5cm/s 时,合金凝固时能保持平面界面的最大含铜量。答案:根据已知条件,由相图解得:k0=16.02 .3562. 5LS320352.054837.660m(1 分)(1) 由正常凝固方程:1000 1kSLxk,等式两边同除合金密度 ,得%286.0)5.01(16.001.0)1(116.01 000k SLxk(3 分)(2) 由区域熔炼方程得%83.05.0516.0exp16.01101.0exp110 00LxkkS(3

15、分) (3) 保持平直界面的临界条件为0001DkkmRG%18. 016. 0132010316.010330 14500 0kkRmGD(3 分)3. 有一合金试样其晶界能为0.5J/m2,在退火前原始晶粒直径为2.1610-3cm,屈服强度为108MPa。对该合金在700退火 2 小时后其屈服强度降低为82MPa。在退火过程中保温1小时时测得该合金放出热量为0.021J/cm3,继续保温1 小时测得该合金又放出热量 0.014J/cm3。求如果该合金只在700保温 1 小时后的屈服强度。 (已知合金单位体积内界面 面积 Sv与晶粒直径 d 之间的关系为 Sv=2/d,且放出的热量完全由于

16、晶粒长大、晶界总面积 减少所致。) 答案:设原始晶粒直径为d0,退火 1 小时的晶粒直径 d1,退火两小时的晶粒半径为d2。退火两小时:20112ddQ(2 分)d0=2.1610-3cm,Q=0.021+0.014=0.035 J/cm3,=0.5J/m2求得 d2=8.910-3cm (1 分) 由=0+kd-1/2(2 分) 可得 108=0+2.1610-3k 82=0+8.910-3k (1 分) 由联立方程组求解得0=55.62 MPa,k=2.39 (1 分) 退火 1 小时,由得 d2=3.9510-3cm (1 分) 代入=0+kd-1/2,得到 =96.65 MPa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