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0648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胴体性状是衡量猪肉用性能的重要指标,科学开展猪胴体性状的测定,对于指导猪育种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1 测定用具及设备磅秤、台秤、天平、屠宰刀具、皮尺、游标卡尺、挂钩、求积仪、硫酸纸等。2 测定前的处理猪胴体性状测定应在体重达95105 kg 时进行。屠宰前,测定猪应空腹24 h ,空腹期断食但应供给充足的饮水,并避免打斗和剧烈的应激。采取心脏刺杀的方式进行屠宰,放血部位由猪咽喉正中偏右33.5 cm 刺入心脏附近,割断前腔动脉或颈动脉,但不刺穿心脏,保证放血良好。烫毛水温控制在6265C ,烫毛时间57 min。胴体开膛劈半应左右对称,背线切面整齐。3 测定性状及测定方法3.1 宰前活重宰

2、前空腹24 h 用磅秤称取,单位为kg。3.2 胴体重在猪放血、褪毛后,用磅秤城区去掉头、蹄、尾、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两边胴体的重量,单位为kg。去头部位在耳根后缘及下颌第一条自然皱纹处,经枕寰关节垂直切下。前肢的去蹄部位在腕掌关节,后蹄的去蹄部位在跗关节。去尾部位在尾根紧贴肛门处。3.3 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即:屠宰率( % )=胴体重 / 宰前活重 1003.4 胴体长分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单位为cm。将右边胴体倒挂,用皮尺测量胴体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颈椎的凹陷处的长度,即为胴体直长;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内缘的长度,即为胴体斜长。3.5 背膘厚分平均背膘厚和67

3、 肋背膘厚两种,单位为mm 。将右边胴体倒挂,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后处(A点)、最后肋骨处(B 点)和腰荐结合处(C点)三点的皮下脂肪厚度,求出三点背膘厚度的平均值,即为平均背膘厚。用游标卡尺测量第67 肋间(第67 胸椎相接处)的皮下脂肪厚度,即为67 肋间背膘厚。3.6 皮厚将右边胴体倒挂,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背中线第67 肋处的皮肤厚度,单位为mm 。3.7 胴体分割用左边胴体除去板油、肾脏以及腰大肌后,将其分为前、中、后三躯。前躯与中躯以 67 肋间为界垂直切下;中躯与后躯从倒数第1、2 腰椎处(腰荐结合处)垂直切下,切前先将腰大肌分离加入后躯。3.8 眼肌面积在左边胴体最后肋

4、骨处垂直切段背最长肌(眼肌),用硫酸纸覆盖在横截面上,用深色笔沿眼肌边缘描绘出轮廓,用求积仪求出面积,单位为cm2。若无求积仪,可量出眼肌的高度和宽度,用下列公式进行估测:眼肌面积( cm2)=眼肌高度( cm)眼肌宽度(cm)0.73.9 胴体剥离及皮率、骨率、肥肉率、瘦肉率的计算将胴体前、中、后各躯的骨、肉、皮、脂肪剥离并称重,分离时肌间脂肪算作瘦肉不另剔除,皮肌算作肥肉不剔除;软骨和肌腱计作瘦肉。在胴体剥离时,应注意骨上瘦肉应剥离干净,剥离过程中的作业损耗应不高于2% 。将皮、骨、肥肉和瘦肉分别称重,并按下列公式计算皮率、骨率、肥肉率和瘦肉率。皮率( % )=皮重 / (皮重 +骨重 +肥肉重 +瘦肉重) 100骨率( % )=骨重 / (皮重 +骨重 +肥肉重 +瘦肉重) 100肥肉率( % )=肥肉重 / (皮重 +骨重 +肥肉重 +瘦肉重) 100瘦肉率( % )=瘦肉重 / (皮重 +骨重 +肥肉重 +瘦肉重)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