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360000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体判断,2014年, 全球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国际经济形势将好于2013年但不会好太多。 IMF对2014年设定的主题是“转变与压力”,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超过2013年水平,但尚未恢复到2005-2007年的5。全球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正在改变,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已进入另一个转变过程: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在逐步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已经减缓。,一、国际经济形势,201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发达经济体增长预测,新兴经济体增长预测,预测数据来源:IMF2013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美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美国2013年三

2、季度的GDP环比年化增长率大幅跳升至3.6%;11月份非农就业人口超预期增加20.3万人,失业率降至7%,为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受益于私人部门保持较强韧性,投资在增加;房地产市场持续复苏;受益于美元贬值、能源价格低廉,制造业也在复苏;就业岗位增加,消费者敢于消费等因素,经济复苏有望提速。 12月10日美国国会宣布两党达成850亿美元的预算协议,虽然削减支出的幅度较为温和,但协议将结束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将近三年来的僵持局面。,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将每月采购850亿美元资产的开放式量化宽松(QE)缩减100亿美元,其中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的采购额各缩减50亿美元,

3、0-0.25%超低利率在失业率高于6.5%情况下不变。 2014年美国是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IMF总裁拉加德表示国会达成的预算协议、强劲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缩减债券购买计划方案,使得“2014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更具确定性”。,欧元区:核心经济体开始恢复,边缘经济体困境依然,2013年,核心经济体已经开始恢复。2014年欧元区将大幅放缓财政紧缩步伐,使其从2013年大约相当于GDP的1%减缓到GDP的0.5%以下。虽然放缓财政紧缩步伐能支持经济活动,但这种促进作用由于边缘经济体的信贷条件收紧而被减弱。2014年整个欧元区增长预计为1%。,南部边缘经济体处境依然困难,增长极其疲弱,提高竞争力和增

4、加出口方面的进展不足以抵消国内需求疲软的影响,拖累欧元区的增长。 2014年三季度意大利、西班牙的国债到期。,日本:增长势头有望维持,持久复苏面临挑战,2014年4月份开始日本消费税税率将提高至8%,这将使得日本经济虽能维持增长,但是增长率可能下降。 “安倍经济学”的长期效果有待检验,财政整顿的步伐过慢,会削弱可信性,过快,则会损害经济增长。 促使经济从当前的周期性复苏过渡到持久增长的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日本政府预计2014年度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而包含物价变动因素的名义GDP增长率则可能为3.1%。 日本就业市场出现改善迹象,这将给消费者开支带

5、来支撑,且为结束持续近20年的通缩困境而实施的刺激政策预计将持续下去,国内投资活动和就业市场正在改善,中小企业信心逐步提升。,新兴市场:周期因素与结构因素并存,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可能引发的外溢效应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甚至要大于对美国自身。 在经济增长减缓、美国货币政策导致金融条件趋紧的共同作用下,一些新兴经济体结构性问题日趋严峻,促进经济调整的结构性改革日益紧迫。 一些国家已采取行动:中国促进消费、实现经济再平衡;巴西和印度努力消除投资壁垒。长期来看,新兴经济体逐步恢复增长依然可期。,受制于周期性因素和潜在产出增长率的下降,预计2014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 新兴市场

6、内部开始分化俄罗斯和南非的增长下滑更大程度上是周期性的,而中国和印度则更多是结构性的,体现为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花旗银行:新兴市场将告别出口拉动下经济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代之以增长缓慢、国家资产负债表弱化和更加依赖于国内消费。,全球通胀压力受到抑制,货币条件总体趋向宽松,2013年9月,美联储下调美国2014年失业率预期、核心通胀率预期。 欧元区的通胀预计将保持在显著低于欧央行七年目标的水平上。 日本消费税提高,以及宽松政策延续导致通胀预期上升。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经济活动减缓、商品价格趋稳,通胀有所下降。,货币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大体上仍然是支持性的,但将越来越多地开始反映各主要

7、经济体内不断变化的增长动态。 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维持整体宽松态势。美银美林预计欧洲央行 2014年1月份将采取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于第一季度启动长期再融资操作模式。 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既要降低利率水平来促进新兴经济体调整的步伐,又不得不通过升息来提高本币吸引力、维持充裕的流动性。,全球贸易增速回暖,贸易保护主义回潮,面对经济复苏缓慢,各国继续通过保护本土企业、促进就业的做法重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英国智库Global Trade Alert统计,金融危机5年来,二十国集团成员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中,近90%仍在实施;截至2013年8月19日,世界各国新出台了近300项以邻为壑的

8、贸易措施。,资料来源:IMF,海关总署,美元走强和供求转变双重作用,商品价格趋向走低,美元指数震荡上行将继续压制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增势放缓导致需求增长乏力,2013年底,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行,标普高盛商品指数中的24种大宗商品中14种出现下跌,跌幅最大的是谷物和贵金属。 美国正在经历能源生产的热潮,过去5 年天然气产量增长了25%,原油和其他液态能源的产量增长了30%,导致石油净进口下降了近40%。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未来30年,美国页岩气的产量将稳定上升。 IMF预测2014 年石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值为101.4 美元 / 桶 ,比2013年下降3.1美元;食品价格指数2014 年预期会

9、下降6;金属价格预期会在2014 年下降约5%。,新兴市场经济活动放缓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体判断,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以稳为主,重在加快改革、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都将加大,增长质量将明显提高。同时,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与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综合各种因素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5%,投资增速略有放慢,消费增速平稳,净出口增速将有较大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仍将控制在3.5%以内,通胀压力相对温和。,二、国内经济形势分析,机构普遍预测,2014年GDP增速为7.

10、5%左右,略低于2013年。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为7%。,经济增速小幅降低,预计保持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平稳态势,但增速略有下降,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主动减速,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投资增速将受到一定影响。预计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在19%。,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平稳态势,但增速略有下降,受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未来地产调控方式将从需求抑制向增加供给转变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部分购房需求的观望等待,2014年房地产投资将延续回落趋势,增速预计在15%-18%之间。 总需求疲弱、消化已有过剩产能等因

11、素叠加,制造业企业赢利压力较大,2013年11月份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10月份的23.7%降至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比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该趋势难以快速逆转,制造业投资难有起色。 从三中全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看,民间准入的放开、行政审批的加快、结构性减税的扶持以及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势必将推动服务业投资增长加快。,受制于地方债务风险等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虽高位回落,但仍是维持投资平稳态势的主力,主要投资领域将集中在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管网建设以及与信息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2014

12、年全国财政赤字预算规模为1.3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1000亿元;2014年的赤字率预计为2.3%,比2013年2.2%的赤字率略升。 减税作为减少政府干预的最好办法,2014年财政政策将主要向减税倾斜,营改增行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政府投资重点包括: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民生建设,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程,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应用等重大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工程等领域。,政府将在短期内继续维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对于政策性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作调整。央行也会继续通过回购操作和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各种政策工具对流动性环境予以适度管控。

13、高盛预计2013年全年CPI升幅2.6%,2014年加速至3.1%。 澳新银行预计2014年通胀控制目标仍将控制在3.5%,CPI可能在2014年下半年突破3.5%。 人民币将温和升值:瑞银对于美元/人民币的3、6、12个月预估依次是6.05、6.00和5.95元;高盛预估依次是6.11、6.10和6.05元。,消费仍处较快增长区间,服务消费有望加速增长,受居民收入增长乏力、部分直接刺激消费的政策陆续退出、高端消费及集团消费回落、消费环境尚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2013年前10个月消费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但私人部门消费增长稳健。,消费仍处较快增长区间,服务消费有望加速增长,2

14、013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其中3.5个百分点是由消费拉动,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9%。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持续增长。,2014年,汽车、住房等传统热点相关的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但包括网络消费,家政服务、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一批新的消费热点正逐步形成,服务消费市场增速有望加快。 中信证券预计2014年国内消费增速将略好于2013年,最终消费率继续回升至5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发达经济体复苏利好中国外需,贸易结构调整信号明确,2013年1-11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增至2340亿美元。在发达经济体复苏带动下,全球经济活动和贸易循环的增长势头正在加强

15、,中国出口企业将从中受益。,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调整后,我国2014年进出口税目总数由2013年的8238个增至8277个。 2014年我国将对76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平均优惠幅度达60%。 通过提高关税调节的前瞻性、准确性、科学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增长。,产能过剩形势严峻,大宗商品震荡下行,钢铁、水泥、石化、家电等传统行业,以及光伏、风电等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已经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 2013年7

16、月和9月,工信部先后公布两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铜冶炼、氧化铝和造纸等19个行业。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积极稳妥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经济增速主动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化解落后产能、下游企业资金紧张等因素将导致大宗商品需求放缓,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 2014年,国家将下调部分能源原材料进口关税,加之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利大宗商品进口,更多下游企业从中获益。 2014年,中国资源产品的价改步伐有望加快。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定价因素中比重提高,比价关系的理顺,煤炭、橡胶等资源产品价位存在上移要求,而2013年的大幅度跌落也为2014年反弹创造空间。 世界经济复苏带动流动性重返市场,存在推波助澜价格行情的可能,大宗商品行情将由货币与需求因素共同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