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99963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渗透古典诗歌的音乐性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孟晓梅一、语文教学审美观照的重要性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诗歌国度,其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并以其精炼优美而形象生动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受到人们的喜爱。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俄国艺术大师列夫 托尔斯泰也曾指出: “诗是心灵之火” 。可见, 诗无论是在文化体制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一)中学诗歌教学现状中学的诗歌教学,尤其是近十几年,不被人们重视。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第一,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学识修养不高。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

2、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时学到的知识,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意象、意境,对诗歌的喜爱在递减,相当多的教师对诗歌感受不多。 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第二,教师将诗歌鉴赏这一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程式化、 标准化。大部分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和中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进行教学。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步骤:文学常识的识记,关键字的理解,分析重点字句的含义及重点句所表达作者的感情等。对如何品味、如何鉴赏诗作,则一带而过,甚至将其程式化、标准化。这

3、一点也是造成学生对诗歌阅读厌烦的一个原因。第三,诗歌教育的困境和尴尬还与整个时代语境密切相关。从上个世纪80 年代末以来,在科技图腾、物欲霸权、感官膨胀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用主义的商业浪潮中,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无疑是在为培养实用型、效用型的“人才”而努力,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而却恰恰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培养和润化。(二)审美的重要性基于以上原因,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用古今中外经典诗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帮助其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趋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在课程性质

4、中就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 同时还提出: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所谓 “审美”,就是由美的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而诗歌以其独具魅力的审美特性对中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正如大师歌德所强调的:“谁不倾听诗歌

5、谁就是野蛮人。”二、诗歌的音乐美特性及教学策略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式,对语言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所以诗歌被成为语言的“炼金术” 。 “诗” ,从造字上讲“从言从寺,寺亦声”,诗歌对事物和存在个体自身神秘而神圣的言说方式, 是对世界的重新发现与命名,是对词语和想像的双重挖掘与照亮,是不可言说的言说,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和稀释的隐秘部分。语言不但有义,还有音。语句的节奏和抑扬变化是诗歌抒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听觉艺术形象的主要因素。因此, 一切有成就的诗人都很重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梁宗岱认为, 坚持诗之为诗的固有的特性,关键在于确认和坚持诗歌的音乐性。伯雷蒙更是认为,诗是最隐秘的灵魂之吹奏者,诗与

6、音乐,诗人与音乐家是同一回事。变形开始,表述变得诗意起来,成为诗, 诗人不过是众人中一音乐家。诗,音乐,是一回事。因此,在诗歌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一)指导学生“美读”,感受诗歌的行板朗读吟诵是学习诗歌的传统方法,叶圣陶先生就强调:“文章要美读” ,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2。好的朗诵能将我们更快更深入地带入诗歌情境当中。“读”本身就是一种紧张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发展学生观察、想像、思维等能力。诵读美读是审美的主要手段,通过教师的诱发疏导来审美,要以美读训练为基础,与美读指导相结合,深入理解诗文,并给以

7、技巧上的指导。在美读过程中,目视、口诵、心想,理解内容,构想意境,感知其音乐性和“绘画美”(闻一多) 。美读形式是多样化的,可老师范读,学生朗读,配乐朗读,磁带范读等,通过声音的媒介,使诗的内容更为立体化、形象化,从而更为直接有效地拨动学生的情弦,产生“高山流水”共鸣。诗歌可以表现诗人繁复的情感波澜,而情感喜怒哀乐流动本身就是具有特殊节奏的,或欢快、或深沉、或激越、或感伤, 那么,如何把握诗歌的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 “美读”的技巧,这样既可降低朗读的难度,也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美。1诵读的音节特点古典诗歌诵读的节奏:大致可以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的特性

8、及音节规律分为如下的朗诵节奏:三字句:转/朱阁,低 / 绮户,照 /无眠苏轼明月几时有碧云 /天,黄花 /地,西风 /紧王实甫西厢记四字句:三岁 /为妇,靡室 /劳矣。夙兴 /夜寐,靡有 /朝矣诗经卫风氓岂曰 /无衣?与子 /同袍。王于 /兴师,修我 /戈矛。与子 /同仇!诗经秦风无衣五字句:岱宗 /夫/如何,齐鲁 /青/未了。造化 /钟/ 神秀,阴阳 /割/昏晓。荡胸 /生/层云,决眦 /入/归鸟。会当 /凌/绝顶,一览 /众山 /小。杜甫望月六字句: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 /西风 / 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七字句:风急 /天高 /猿啸 /哀,渚清 /沙白 /鸟 /飞

9、回。无边 /落木 /萧萧 / 下,不尽 /长江 /滚滚 /来。万里 /悲秋 /常/作客,百年 /多病 /独/登台。杜甫登高可见,古典诗歌的节奏规律是: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 七言四顿, 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便于诵读。新诗诵读的节奏:在新格律体、新诗中诗歌的音乐性(闻一多等)是相当明显的,如新月派闻一多的诸多诗作。典型的如死水:这是 /一沟 /绝望的 /死水,这里 /断不是 / 美的 /所在,不如 /让给 /丑恶 /来开垦,看它 /造出个 / 什么 /世界。从上引的一节诗来看,每一行都是四个音节,都由三个两字音节和一个三字音

10、节组成,这就使得全诗节奏平缓,读起来琅琅上口。梁宗岱说“艺术得生命是节奏,正如脉搏是宇宙底生命一样”3,他认为节拍的大致整齐不仅可以“增加那松散的文字底坚固和弹力”,而且能够在深化诗歌的节奏和意蕴时“保持精神底经营”和“抵抗时间底侵蚀”。可见,节奏之于诗的重要。2诵读的语气轻重、语调变化、节奏快慢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诗作指导学生每一首诗诵读的语气轻重、语调变化、节奏快慢。诵读时,平声韵字可稍稍延长,仄声韵脚不延长。例如词的分阕处要有较长的停顿。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应把重音放在“伤离别”和“清秋节”上,且略放慢语速,这样便把词人在凄切寒蝉鸣

11、叫的无限伤感中却要与情人分离的内心无限的不舍表现出来。读诗的过程就是探求诗人灵魂的过程。此时教师还应找到学生生活经验与诗歌所述之情的契合点, “语文的边界就是生活的边界”,恰到好处地点拨激起学生已有的相似情感,体验作品的情境,实现“诗中有我”的融合。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绝望”、 “半点”要重读,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也写出了污秽、滞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 不可救药的特点, 任凭清风吹过也毫无生气。这里的“清风” 的象征意义也不难理解;“不如”、 “爽性”正是诗人忧愤心情的写照,要读出决绝的语气。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

12、,他们读诗的姿势和腔调教师不必在意,只要与诗意、诗情 合拍即可。这样,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就会极其高涨,自然而然地能感知诗中的审美因素。(二)句式的长短错落和诗行的特殊排列长句子音节多,节奏就比较舒缓;短句子音节少,节奏就比较强烈、急促。诗行的排列对诗歌节奏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 正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变化,导致诗行的特殊排列和节奏变化。 一切艺术创造都需要作者有充沛的情感,艺术思维是需要强烈的感情相伴随的。1诗句的长短错落美 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开始部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种长短错落的句式,形成了诗歌汹涌澎湃的主旋律,像黄河东

13、流,开始是顺流而下,不可阻挡,继之是排空的巨浪,声形皆殊。急湍之后,大流浩荡,天然音响,美不胜收。再有五四时期郭沫若的诗作如 天狗等, 以激越的火山喷发般的情感彰显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反之,柔缓美好平和的情绪会形成舒缓的诗歌节奏,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共五句,一、三、五为短句,二、四为长句,长短句相间,构成轻微起伏、柔婉缓慢的节奏。全诗韵律悠扬,写尽了男女双方告别时那种不舍的情愁。2特殊的诗行排列在一些诗歌中诗行排列得到相当重视,例如朱湘的采莲曲就相当注重诗歌的呈现形式。以第

14、一节为例: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前四行抒写和设置了一个优美而舒缓的场景。为全诗的展开和深化奠定了一个基调。轻舟在微风中缓缓行进,杨柳轻拂,荷叶微摇。这种场景, 这种古典的想像会使现代读者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快乐和诗意的想像。而第一小节接下来则进行了相当别致的安排。“日落”、“微波”单行排列。 这种设置就使诗思和由此产生的音乐性和阅读感就显得很短暂、干脆而又突出。而接下来的“金丝闪动过小河”,句长明显加长了许多,而相对而言又增加了诗内容的容量,而在阅读上则时间相对延长,停顿深长。那么在一短一长,一轻一重,一急一缓

15、的转换和承接中, 诗的音乐性不仅丰富多变,抑扬顿挫, 更使之在读者阅读时产生音乐性上相当舒服和悦耳的感觉。所以这首诗也非常适合朗诵。而接下来的四节都采用了大致相同的节奏和结构安排。这样,读者就在反复的音乐性的渲染中享有了一种音乐的快乐,诗歌的快乐。再如舒婷的神女峰中诗句排列形式: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这三个简单的有形排列,其本身并不含多大的意义色彩,但它却是全诗音乐性的一个重要注脚,该诗本来是极富有音乐感的,像一首小夜曲一

16、样幽婉动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地体察到这一点。“高一声,低一声”这种简单明亮、循环反复的明显的音乐性, 是诗篇的音乐性的一个窗口,让人由此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全诗音乐性的流动和变奏。又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仿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中的“独自仿徨”和“悠长又寂寞”这两个词组,按照常理是不应分割开的。但是作者有意将他们分开,构成独特的断句和提行的形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节奏旋律。诵读时,势必在第一行末尾的“独自”和第二行末尾的“悠长”二字上,作出起势突兀又嘎然而止的停顿。 于是,读者好像听到了雨点打在油纸伞上所发出的声响,感受到了雨正在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被诗句的节奏所感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 世纪后半叶以来,中西诗人为了强调诗的音乐性和意味而创造了一种“立体诗”,即通过诗行排列呈现出不同的图像,如用诗行排列成鸽子形象来象征和平。这种立体诗同时强调了诗歌的音乐性、建筑美。(三)韵律韵律,同样是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