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汇算清缴注意事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59504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汇算清缴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3汇算清缴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3汇算清缴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3汇算清缴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3汇算清缴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汇算清缴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汇算清缴注意事项(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特别注意事项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自年度终了之日起 5 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现在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到的最新法律法规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大家总结如下:一、工资薪金1、会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 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

2、5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 )其他与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2、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34 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这里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审核人员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1)企业是否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2 )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是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否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否有序的进行的;(4)企业对

3、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针对以上情形,作为审核人员在操作时,应该收集相关的劳动用工合同、工资发放明细表以及相关的考情表等相关资料来核实企业工资薪金发放的真实性,合理性。值得强调的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40 条、41 条、42 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列第 34 条规定的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等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 “工资薪金”应当按实际“发生”数在税前列支,提取数大于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二、职工福利费

4、1、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中,将职工福利视为没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职工薪酬形式,未对现行的应付福利费处理作出规范,不再按职工工资总额 14%计提职工福利费,而采用按实际列支的处理办法。不再设置“应付福利费”一级会计科目。对符合福利费条件和范围的支出,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提取计入成本费用,在实际支付、发生时冲销“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科目。2、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施条列第 40 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总额 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范畴,税法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

5、税函20093 号)指出:实施条例第 40 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内容:(1 )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室、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 )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腐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3 )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

6、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税法明确了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的额度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 14%,超过部分作为作纳税调整处理,且为永久性业务核算。三、工会经费1、会计规定企业财务通则第 44 规定:“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列提取并拨缴工会。 ”工会经费仍实行计提、划拨办法核算,即按照工资总额的 2%计提工会经费。2、税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41 条规定: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2%的部分,准予扣除。 ”在审核中:企业会计核算中计提的工会经费能否在税前扣除,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否将提取的工会经费拨缴给工会组织;第二

7、,是否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专用收据 , 工会经费拨缴专用收据是由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统一监制和印刷的收据,由工会系统统一管理。工会经费应按照拨缴数在规定的限额内扣除,而不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四、职工教育经费1、会计规定企业财务通则第 44 条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职工教育经费仍实行计提、划拨办法,按照工资总额的 2.5%计提。2、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 42 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总额 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此时产生

8、时间性差异,应做纳税调增项目处理;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财建2006317 号规定:下列培训可作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3)岗位培训、职业技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4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5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11)有关职工教育管理费用。值得注意是: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

9、需费用应由职工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但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扣除;在审核中,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实际上是允许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全额扣除,只是在扣除时间上的递延。职工教育经费每年实发工资总额的 2.5%作为扣除限额,先按照提取数与实际使用数对比,采用孰低原则与扣除限额比较,确定在税前扣除金额。若提取数大于允许扣除金额,调增所得,其中提取数并使用的金额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允许在以后年底扣除。若提取数小于允许扣除数的金额,若动用了可递延抵扣的新结余,则应调减所得。对于可递延至以后年度的金额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应通过

10、“递延所得税”科目核算可抵扣的暂时性业务核算。当以前年度调增的金额,在本年度纳税调减时,应当核算转回前期以确认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既不能在本年度调减所得,也不得结转以后年度调减,则应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 五、保险费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 ,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其中:1.住房公积金:(1)会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所在地政府规定的标准,计算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的金额,并按照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借:“生

11、产成本” “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 住房公积金“科目;(2)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35 条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在审核中,会计核算是按规定标准计提数,税法还强调必须是实际缴纳的住房金,如果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住房公积金实际发生数实际缴纳数,应做纳税调增,反之,不作任何纳税调整。2.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1 )会计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障金和补充保险金属

12、于职工薪酬的范畴,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所在地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标准,计算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的金额,并按照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性保险费列入了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准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2)税法规定自2008 年 1 月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 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值

13、得注意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36 条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性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性保险费,不得扣除。业务核算会计准则中按规定比例和标准的计提数核算,同时还包括了为职工购买的各种商业性保险,而税法强调的是实际缴纳数,对于购买的商业保险,除规定可以扣除外,均不得在税前扣除。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基本社保费和补充保险费的实际发生数大于实际缴纳数时,应作纳税调增,反之,不作任何纳税调整。六、利息支出1、会计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

14、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在会计核算上,企业发生的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支出外均计入财务费用或管理费用;2、税法规定(1 )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37 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2 )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38 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非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

15、、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机构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息计算的数额的部分。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券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超过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债券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具体比例是:金融企业:5:1 ,其他企业 2: 1; 3、在业务审核中:利息支出要区分被借款对象:企业向金融企业的借款,由于其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无需调整;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应当在税法规定的限额内据实扣除七、业务招待费1、会计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业务

16、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例如招待饭费、招待用烟茶、交通费等。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改变了以前的扣除比例,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扣除。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1)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2 )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3)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4)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据实列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2、税法规定。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