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B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59418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B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过关检测 B 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斑斓 (ln) 物什(sh ) 翡翠(fi) 安谧 (m) 迷惘 (wng) B.磕绊(k) 桑梓 (z) 沉湎 min) 怪癖 (p ) 槎桠(ch)C.自诩 (x) 吝啬 (s) 摭拾 (zh) 忐忑 (t) 啮噬 (sh) D.时髦 (mo) 瘸腿 (qu) 蕞尔 (zhu) 贫瘠 (j) 绿(l)林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

2、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B.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世骇俗的一幕展示给我们。C.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一律概莫能外。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你可以从这篇文章里读出昔人读书之苦,但也一定能感受到那洋溢于文字中的读书之乐。B.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和不值得。C.这些心忧天下、关注社会的作品,无不辐射着强烈的责任感、高度的使命

3、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体现了时代精神。D.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过去,至少也有他的亲友。4.下列有关诗句抄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客舍并州数十霜 归心日夜 忆咸阳”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B. “男儿何不带 吴钩 收取关山十五州”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C.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 福避趋之” “前村深夜里 昨夜一枝开”D. “日暮乡关何 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只应守寂寞 还掩古园扉”5.下列对课文主要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啊!人生如有知己,

4、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 (十八岁几及其他 )作者认为父子关系应该是挚友加知己的关系,这才是父子关系中的最高境界。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击”字形象地写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 “翔”字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C.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我心归去)作者用一个夸张了的细节对孤独与无聊进行描写,表现了身处异地他乡的空虚寂寞之情。D.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前方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因为只有离开家,向着理想的目标走向前方,心灵才能有所依靠和寄托。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文眼。6.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

5、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师说以贻之B.其势弱于秦 不拘于时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蟹六跪而二螯D.蚓无爪牙之利 苟以天下之大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均为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A.思蹶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棘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可谓智力孤危 C.古之学者必有师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日削月割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假舟辑者,非

6、能水也二、填空题9.根据拼音写汉字干 bi zhn 别 商 qu qing 害 麻 b 乌 ji 10.文学常识填空阿房宫赋选自 ,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赫尔曼黑塞,获 1946 年 文学奖,作品有荒原狼 、 等。11. 课文重点句子默写一肌一容, , ,而望幸焉。 ,无以至千里 ; ,无以成江海。三、文言文阅读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7、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 巫医 乐师 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 13.找出上述文字中三组对比的内容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现代文阅读虽说巴黎的布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

8、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或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

9、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象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5第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16请写出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至少两点) 17从第段中,找出与下面句中“感到寂苦”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 假

10、使让我“家住巴黎”,我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18文章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五、语言运用题19.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一个句子。在江南,古老的青石板好像一面暗绿的铜镜,凝滞的青苔犹如泛滥的铜锈,叠印出岁月的沧桑与时光的醇厚。在江南,古老的青石板好像 。六、作文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百股小溪蜿蜒东流,大海敞开坦荡的胸怀容纳;万丈瀑布飞泄直下,山川伸出颀长的双臂迎接。小草吐绿于狭窄的石缝,阳光温暖雨露滋润;大鹏翱翔于辽远天空,白云烘托清风抚慰。这是大自然的默契。每天我从门前公路经过,烟摊儿的女孩总是对点头微笑;每次到邮局领取稿酬,服务

11、员都会隔着柜台祝贺我的新作发表;在站台等车突降大雨,一位学生把伞伸过来给我一方晴朗的天地;向街头的老人问路,卖茶大娘递杯凉茶,于是干渴顿消。这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请以“默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提示】天地万物,绝非孤立,相依相随,相辅相成。和谐而生是自然的正理。自然失去默契,生态就会失衡,必然带来灾难;人间失去默契,必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带来战祸。因此我们要追求自然生态的平衡,追求人间万象的平衡。这个题目可以写生态失衡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可以写生态平衡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的故事,可以写人间失去默契,发生的各种扭曲人性的不幸故事,也可以写人际默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2、插曲。【作文选评】默契春风淅沥时,花儿吸吮着滋润的雨露,这是自然与自然之间的默契;百花齐放时,人儿呼吸着清香的气息,这是自然与人之间的默契;百家争鸣时,你,呼吸着丰富的哲学理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是的,世间万物都彼此存在着不同的默契关系。人与人之间也如此,然而,却如何表现呢?在政治腐朽,人民麻木的时代,什么样的人能唤醒人们的奋起呢?他,明白了“母亲”的意思,于是他挺身而出!鲁迅,去医从文,利用文字批判礼教,制度,传统,政府,这些都是他的泄愤对象。作为一个文学家,一腹牢骚,一腔怨气,却不乏一套积极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变的决心,为革命中国人“劣根之源”的永恒追求!就因为如此,与祖国“母亲”相默契了,他更加努力的行文,唤起民族的觉醒,唤起救国的决心!他一步步的向成功迈进,与“母亲”相默契,营救心灵麻木的中国人民!这是“母亲”与“儿子”的默契!在经济徘徊不前的时代,什么样的人能带领人们搞好经济建设呢?他,明白了人民的意愿,于是他大胆创新!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他认为干革命是为了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搞建设,搞改革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他把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之间工作的最高宗旨,唯此维大,唯此维重!正因为如此,他始终与祖国人民怀有同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