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9361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与发展一、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主要产业类型及块状经济分布(一)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主要产业类型温州市主要产业相对集聚在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和沿海平原,聚集了全市约 85% 的GDP 、90% 的工业总产值、 95% 的服务业增加值。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 76个, 制造业 30417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58个,分别占 0.2%、 98.0%和1.8%。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总量较大的县(市、区)依次为: 乐清、龙湾、瑞安、鹿城、瓯海、永嘉。温州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塑料制品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1个行业年产值均超过 100亿元。(二)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块状经济分布二十一世纪以来,温州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初具规模,地区内产业关联机制良性发展的“块状经济”产业格局,据调查统计,温州128个建制镇中,特色产业产值超10亿元的30多个;块状经济规模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区块数为 80多个;块状经济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65% 左右。当前温州已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块状经济”分布于鞋革、服装、低压、阀门泵类、塑料制品、

3、打火机、眼镜、印刷等特色产业。其中不乏在国内营销较大的五大块状经济区域;在国内占领低压电器33% 市场的柳市低压电器产业,占领国内 20% 皮鞋市场的鞋革业产业,占领国内西服市场10% 的服装产业,占领打火机国内市场 95% 国际市场 70% 的打火机产业,以及占领国内眼镜市场80% 的眼镜产业。1. 鞋革工业温州市闻名中外的鞋革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鞋都”。现拥有中国亵渎工业园区,合成革生产基地,猪皮革生产基地,牛皮革生产基地等20多个鞋革工业园区,现有制鞋企业4500多家,年产值达 283亿元;制革企业 2000余家,年产值达 60亿元。培养出了奥康,吉尔达,康奈,东艺等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性

4、行业龙头的大型企业。温州制鞋行业分布于鹿城,瓯海,永嘉,龙湾,瑞安和平阳等地,其中鹿城,瓯海,永嘉,龙湾和平阳的基地以生产皮鞋为主,瑞安的基地以生产胶鞋和运动鞋为主。2. 服装工业温州服装行业从 80年代开始形成规模,现已成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涵盖纺织业,制衣业及服装辅料行业等各产业链各环节。温州现有服装企业2500多家,年产值 233亿元,占全国服装内销总产值的10% 。温州服装业的区域品牌意识强,几十年的时间形成了名牌企业群体,如报喜鸟,美特斯邦威,拜丽德,森马等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在服装辅料行业方面,温州更是具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产品有纽扣,拉链,花边等,其中纽扣和拉链行业是颇具特色的产

5、业,产销量堪称全国之最。 永嘉桥头镇享有 “东方纽扣城”之誉,是我国纽扣行业的主要产销基地。目前,温州服装行业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鹿城,瓯海,龙湾,永嘉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3. 低压电器产业温州低压电器行业是颇具区域特色的重要行业,行业总体规模和企业单体规模较大,现有生产企业近 1000家,其中年产值 500万元以上企业 130多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 115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 23家,超亿元企业 9家,企业集团 26家,其中无区域集团 15家,形成了正泰集团和德力西集团等知名行业龙头企业。温州地区生产的工业电气产品种类多,涉及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100多个系列上万种规格。

6、该“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乐清市柳市镇,北白象镇,其中柳市镇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气产销基地。4. 泵阀产业温州阀门泵类行业主要集中在永嘉县瓯北镇和瓯海区永中镇。目前永嘉县瓯北镇有阀门生产企业 438家,其中年产值 500万元以上企业 18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 8家。管道泵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其中磁力泵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 。目前瓯北镇泵类生产企业为 234家,产品有真空泵,磁力泵,齿轮泵等近20种。5. 打火机产业打火机行业是温州 90年代以来崛起的重要特色产业,也是温州外贸出口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生产基地集中于鹿城区和瓯海区,主要产品为防风打火机。2000年,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

7、为 3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 1000万元企业 20家,超5000万元企业 3家,出口交货值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 15家,3000万元以上 4家,是世界最重要的打火机产销基地,占全世界防风打火机总量的 70% 以上。近年来,温州打火机行业更新设备,配置压铸机,注塑机,抛光机,进口检测仪器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基本上做到打火机关键零配件自产自用,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质量,并以质量和价格优势击垮了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世界三大打火机生产基地,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防风打火机生产基地和国际销售信息中心。6. 眼镜产业温州眼镜制造业形成于 70年代末期,主要分布在温州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和瑞安市的马屿镇一带。

8、目前已形成由眼镜配件,机械,模具及电镀等相关工序和企业构成的社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的产业体系。主要产品有太阳镜,老花镜,光学镜等品种。该集群现有企业 1000余家,其中产值超过 3000万元的企业 40多家,通过欧盟 CE 认证的企业有80多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 ,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四大眼镜产业集群之首,已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称号。二、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转型深水区”中的状态(一)深化改革时期对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影响温州的出口产业均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缺乏知名的国际品牌,出口产品一直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主要赚取不多的加工费。部分出口产品定价权受制于国外买家,提价

9、空间有限,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转移成本上升的难度较大。首先自2008年危机以来,温州中小型出口企业显现出以下几种缺点:1)金融危机使得贸易主要进口国市场萎靡,需求量减少,境外订单大量减少,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来料加工型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融资难度大。2)产业定位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目前温州加工贸易多定位与附加值较少,核心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3)产业链不完整,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显著。温州市相当一部分的加工贸易出于简单加工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短,零部件和材料大量依赖进出口。现如今融资成本上升已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加之之前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

10、不利因素,导致温州传统制造型的中小企业经营业绩下滑,资金链吃紧。由于温州民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融资途径和融资方式单一,融资的成本较高的劣势更加突出。成本急速上升,中小企业难以驾驭。成本问题是持续经营的每一个中小企业必然要面对的严峻挑战,温州大部分企业尚处于家庭式的手工制作作坊,与大型的国有企业不同,中小企业没有雄厚的原始积累,导致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始终经历着流动资产不足的考验。而且成本危机一旦来临,此类中小企业必然应对乏术,只有走向倒闭的边缘。这几年,转型要真正进入“深水区”,前行的阻力会增大,风险也会增加。光凭原来的那点水性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搏击更大风浪的勇气和智慧。面对诸多改革问题,我

11、们要在整体推进中,加以重点突破。自新国家领导人上台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这种趋势就使靠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转型的压力。一直以前,我国的外贸型企业靠着我国人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全球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国家进一步的,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这种模式正在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来源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汇率的压力,也来源于国内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上涨。因此,靠低人工成本来求得出口优势的方式必然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进步和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而转型。现在,许多企业把目光转向的国内市场。凭心而论,出口企业的产品往往是优良品质的。当这些产品转向国内

12、时,其产品的优势应该成为其竞争优势。但现实的情况确远没有那么简单。由于外贸型企业长期形成的生产制造型的思维方式,在内销市场上,尽管有相当大的产品品质优势,但在战略、推广、建设和建设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二)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当前“转型深水区”中所面临的机遇1. “十二五”重点政策解读为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安排专节论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转变中小企业发展方式;与此相关,还再次强调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国际国内经济巨大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一方面,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政策措施不

13、断完善、社会服务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结构调整任务重压力大、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等制约增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势在必行。编制成长规划是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的要求,也是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1.1 “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目标成长规划指出,“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的总体目标是: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整体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社会贡献更加突出。1.2 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任务努力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成

14、长的中心任务,具体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一是进一步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把发展市场主体作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鼓励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落实并完善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坚持提升中国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把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作为提高成长质量的主攻方向,力争到“十二五”末取得重大进展。对于优化产业分布结构、规模结构、产品结构及加快淘汰罗湖小企业等提出明确的领域和努力方向。三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坚持把完善服务体系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

15、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2. 国务院扶持政策2011 年 10 月初,浙江温州等地出现了债务危机,多家企业老板因高利贷逃跑,甚至有人跳楼自杀,涉及鞋业、眼睛业、服装业等实体经济。为了真实了解中小微型企业的生存状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温州进行调研,并在当年10 月 21 号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被称为小微企业扶持“国九条” ,是目前国家层面对小微企业扶持方面最重要的政策。并在次年3 月 2 日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

16、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加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以上几点政策均是国家层面上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同样适用于外贸型企业,因此温州当地相关企业也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三)温州出口型中小企业在当前“转型深水区”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由于制造业具有产业链条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复杂等特征,需要与此相匹配的生产组织方式才能获得很强的竞争力。所以,需要通过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以增强温州民营制造业的竞争力。20 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民营企业主要通过垂直分工的方式从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产品或工序逐渐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并在制鞋、服装、眼镜、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上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温州产业集群中的大量企业, 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 不是依赖国内市场实现其规模经济,而是竞相以低成本代工方式,直接切入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组装与生产制造环节,具有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缺陷。 温州传统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的低成本优势在金融危机和贸易壁垒的双重挤压下正在逐渐被削弱,需要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