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93407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孙治杭(2012.11.1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德育在这场变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全社会共同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这种作用。德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从而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培养能力、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教

2、学为中心,育人为本;人的素质具有可塑性,素质的完善,教育在其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我们国家处于巨大的历史转折期,教育的改革已成了历史的必然。 在这场改革中,德育会处于怎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 ?如何发挥德育的作用 ?这些都成了广大德育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只有进一步加强和重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心。1、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包含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社会交往素

3、质教育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每一方面的提高都对其他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而所有方面的全面提高,则是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德育包含着政治、思想、道德与个性心理教育,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作用,以及促进其他各项教育的动力作用,因此,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将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着启动素质教育的动力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统一,德育专题会材料2 它们统一在一个培养目标上,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条件,其中的德育占有主导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由德育的本质决定的。2

4、、从未来社会的要求看,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处于领先地位,是“智体美劳”的动力和支撑点,这是大家所公认了的。而良好心理素质、劳动技能和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德育。展望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仍然同二十世纪一样是全方位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会有极大的提高,丰富的物质生活未必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相反,丰富的物质生活有可能给人们带来理想的泯灭、道德的沦丧。面对这一切,学生应作出怎样的判断,怎样的选择,这是决定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事。因此,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要教育、帮助青年一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5、、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这是使我们国家挤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工程。二、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或提高学生的素质,突出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内化机制,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经过自身的“消化”,内化在心理层面里,最终积淀于学生身心组织之中而形成素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有以下几种作用。1、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定向和导向作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定向作用,是指德育对学生在素质形成、发展及其成长过程中给予方向性的影响,使他们朝着党的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发展。定向要解决学校培养的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德育能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定向作用, 这是

6、由它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 德育要解决学生的立场、观念、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人、对国家、对自然的准则等问题。这些问题体现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倾向,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到定向作用。德育虽然只是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形成和发展的外化因素,但它的方向性决定了其对学生素质的导向力量。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导向,这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我们在报刊杂志上可以看到有关中小学生的报道:“中小学生厌学逃学”,“优秀生考试也作弊”等等。这些学生反映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素质让人忧虑,应该引起所有学3 校领导和教师的关注,对学生不仅要在道德认知上进行引导,而且

7、更要在道德行为上进行导向。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内化的心理品质引导,使学生把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二是外在规范的约束导向,使学生增强自律意识和能力,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懈追求完善的人格。2、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积极推动和维持的作用人的道德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行为科学理论认为,发自内心的内驱力是一种最强大、 最长远的动力形式。 而不断提高需要层次、树立远大的目标,是增强内驱力的关键。理想一旦形成,就能成为学生的行为动机,成为实践活动的强大推动力量。 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作用,主要通过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促使学生把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其自

8、觉追求的内在需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将其作为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德育的维持作用,也可以称为支持作用。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之所以往往出现反复,是因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心理品质素质也不够成熟,缺少一种维持力量,容易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影响。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会以较稳定的形式表现和反映出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显示出较为一致的品格。因此,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学生的维持力量来自何方?它主要来源于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健康的人格。而这正是德育所追求的。3、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潜能发挥和超越自己的作用

9、素质教育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特征的教育。人的潜能包括智力潜能和人格潜能,两者都需要通过心理素质这个中介和载体反映出来。通过德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素质,增强非智力因素,促进潜能的激发。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就是为了在学校期间打好素质基础,期望他们在走上社会后在各自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进步的思想,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保持健康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的潜能中的核心部分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教育超越论认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的超越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能够改造现在世界的人,即具有实践意识的

10、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4 社会的人,赋予人所独有的实践本质。德育自身体现着人的理想活动,如果它不带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 那么它就丧失了拓展人的心灵空间和引导人的社会进步的功能。因此,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实现完善人格的持久激情,引导学生做到内在需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统一,发挥超越性功能,这是德育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是德育大有作为的地方。总之,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这些作用,不是各自孤立,而是互相联系,形成一种合力,推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三、真正发挥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

11、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1 学校领导更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个好的领导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学校。学校领导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相当突出,作为领导,应充分认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自身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影响力。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政策导向,体现德育工作者自身价值,激发德育工作者的成就动机,培养起德育工作者的自信力,拓宽德育工作者的视野,使德育工作者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方

12、法,更新教育理论,知识结构。使广大德育工作者既有高瞻远瞩的宏观意识,又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实于精神、实效意识。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干部队伍,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3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保证德育畅通。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 邻里和学校环境。 ”江主席这一论断阐述得非常正确、深刻,他强调了学校、社会、家庭三支教育力量有机配合对青少年成长

13、的重要性。5 学校、社会和家庭面临着共同的教育任务和对象,共同担负着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任务,只有把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教育统一起来,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构建教育一体化网络,形成目标一致, 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 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纵向、横向衔接,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从学校内部讲,学校要努力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机制,使学校真正达到“事事是德育内容, 处处是德育阵地, 人人是德育工作者” 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4 构建科学德育评估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在德育考核目标的制订上,改变以往统得过死的现状,做到宏

14、现调控,微观放开。学校对教职员工建立德育导向、激励、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品德测评工作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从而逐步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把德育工作引上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德育的评估是指对德育行为、德育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和学生网上德育档案。德育评估体系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创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传统的德育机制侧重于他律,现代德育机制要创造条件,提供氛围,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臵,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逐步达到“慎独”境界。同时,学生毕竟还不成熟,极易受不健康思想的诱惑,因此,他律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在学生的成长中,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要倡导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努力提高学生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选择怎样的教育,就是在选择怎样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手里掌握着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明日中国的辉煌,尽心尽力,教育好今日的青少年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