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59241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 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本章内容,第1节 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第2节 贸易余额的决定因素 第3节 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 第4节 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应对 第5节 讨论和总结,第1节 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一个开放的国家和世界经济的联系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CA),资本和金融项目(FA),官方储备项目(RA)以及净误差和遗漏项目(EA)四个部分。 根据会计定义,这四个部分的总和为零: CA + FA + RA + EA 0,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被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上。 定义X为一个国家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值,M为商品和

2、服务的进口值。出口值和进口值之差称为净出口(NX),它也衡量了这个国家的贸易余额(TB): TB = NX = X M,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贸易收支,经常项目除了包括贸易收支外,还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收入(例如从国外投资获得的利息和股息;从输出劳务获得的工资收入)和单边转移支付(例如政府间的救灾援助) 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生产要素的国际收入和单边转移支付的数额较小,所以经常项目余额基本上反映了贸易余额的状况,经常项目余额约等于贸易余额: CA TB = X M,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简称资本项目) 中国出口服装时,这笔服装出口被记录在经常项目上,符号为正(因为中国取

3、得了出口收入);同时这笔出口款项被记录在资本项目上,符号为负(因为资本流出了中国)。 中国的饮料进口被记录在中国的经常项目上,符号为负(因为中国支出了进口款);而中国支付给美国出口商的款项使美国对华资产增加,相当于外国资本流入中国,它被记录在中国的资本项目上,符号为正(资本流入中国)。,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资本项目,在外汇市场不存在政府干预时(RA=0) 贸易顺差(TB0)必然伴随着资本流出(FA0) 美国较为满足这个前提条件,所以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由外国资本流入来支撑的。 在外汇市场存在政府干预时( RA0 ) 中国的贸易顺差(TB0)伴随的是资本流入 (FA0),造成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4、双顺差” 中国的“双顺差”必然伴随着官方储备的增加,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关系,经常项目余额(主要是贸易余额)反映的是现时消费的状况,而资本项目余额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未来消费的判断。贸易收支不平衡是跨时贸易的结果。 只要国家之间在投资机会上存在差异,那么就存在跨时贸易收益。 要获得跨时贸易收益,投资机会充裕的国家会有经常项目逆差(贸易逆差),而投资机会不充裕的国家会有经常项目顺差(贸易顺差)。如果所有国家的经常项目都保持平衡状态,那就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失去了跨时贸易的收益。,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顺差好,还是逆差好?,第2节 贸易余额的决定因素,一国的总需求由四部分组成:消费(

5、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国民收入是本国和外国花费在本国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上价值的总和,Y = C + I + G + NX 国民收入在用于消费和政府购买后所剩下的是国民储蓄(S),所以 Y = C + S + G 由此得出:TB = S - I,贸易余额的决定因素 贸易余额储蓄投资,一个国家的贸易余额和它的出口竞争力有关,而出口竞争力取决于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衡量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用P代表本国价格水平,P*代表外国价格水平,E代表以外币衡量的本币价格(即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为e = EP*/P 实际贬值会提高出口值,但对进口值的作用不确定。实际贬值会使

6、进口数量下降但会提高以本国单位产出衡量的进口商品的价格。理论推导表明,只有当出口需求和进口需求对实际汇率的弹性之和大于1时,实际汇率才会对经常项目余额产生正向作用。这个条件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贸易余额的决定因素 实际汇率,从实际汇率的定义e = EP*/P可见,名义汇率(E)和贸易国家之间物价水平的比率(P*/P)都能影响出口竞争力。当本币被高估时,或者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时,这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会下降。反之,当本币被低估时,或者国内通货膨胀率低于外国时,这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会上升。 在短期内,假定本国物价水平和外国物价水平不变,贸易余额取决于名义汇率。在本币贬值的前几个月,由于进出口数量在之

7、前的贸易合同中已经确定,而本币贬值使进口值上升了,经常项目会恶化。此后出口企业会根据新的汇率调整其生产和出口数量,在半年至一年后经常项目会改善。这被称为J曲线效应。,贸易余额的决定因素 名义汇率,第3节 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内部平衡指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低失业率)和保持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低通货膨胀率) 外部平衡指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个项目中,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净误差和遗漏项目是市场力量决定的结果,这三项之和被定义为国际收支余额BOP CA + FA + EA。当BOP0,国际收支存在盈余;当BOP0,国际收支存在赤字。,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 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在均衡状态

8、时,国际收支既没有盈余也没有赤字,BOP=0。汇率的自由浮动使得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实现了外部平衡。在采取浮动汇率的国家,当本币存在超额需求时本币会升值,而在本币存在超额供给时本币会贬值。本币的升值使得国际收支盈余减少,而本币的贬值使得国际收支赤字减少。 宏观经济的外部平衡不要求贸易项目必须平衡。对于一个采取自由浮动汇率的国家,经常项目的顺差(逆差)会被资本项目的逆差(顺差)所抵消。当然如果经常项目的顺差(逆差)过大,尽管可以暂时被资本项目的逆差(顺差)所抵消,这也会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外部不平衡的一种状况。,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 外部不平衡,对于一个采取固定汇率的国家,市场力量不能使外汇市场处于均衡

9、状态,必须由该国的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外汇来保证本币的供求平衡。 在采取固定汇率的国家中宏观经济的外部不平衡表现为官方储备的变化。 当国际收支盈余时,本币供不应求,中央银行需要通过买进外汇来满足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其结果是官方储备的增加。 当国际收支赤字时,本币供过于求,中央银行需要通过卖出外汇来维持市场上本币的价格,其结果是官方储备的减少。,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 固定汇率制下的外部不平衡,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外部不平衡可能导致该国宏观经济的内部不平衡。 当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国际收支盈余时用本币购入外币,这些本币的注入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该国中央银行需要通

10、过公开市场出售国债的方式收回本币,由此导致国债价格的下降和利率的上升。而本国利率的上升会吸引外资流入,进一步增加国际收支盈余。,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 内外不平衡的关联性,第4节 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应对,贸易余额并不是单纯的进出口市场的结果,它和外汇市场、国内金融市场乃至资本的国际流动性都有关系。 在最简单的模型中,我们假设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价格水平以及其他宏观经济变量都保持不变,而只关注名义汇率对贸易余额的影响。这个模型的结论是: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下,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余额。,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应对 汇率政策,在开放小国凯恩斯模型中,国民收入决定贸易余额。当国民收入增加时,进口需求的增加

11、使得贸易余额恶化。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内部不平衡需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这个政策却会造成宏观经济的外部不平衡。 为了实现宏观经济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这两个目标,需要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例如用财政政策来应对宏观经济的内部不平衡,用汇率政策来应对宏观经济的外部不平衡,而不应寄希望于“一石二鸟”的政策。,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应对 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搭配,在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使贸易余额恶化,而本币贬值的汇率政策不会象在凯恩斯模型中那么有效,因为它的效应部分地被利率上升的效应所抵消。 在长期中,一个国家的价格水平的变化取决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国际宏观经济学

12、中的货币主义模型认为国际收支平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在短期中货币贬值会改善贸易余额。但在长期中,价格水平会发生变化。贸易余额取决于实际汇率,其中包含了价格水平的因素。如果名义贬值导致贸易顺差,而贸易顺差转化为官方外汇储备并由此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那么名义贬值的作用将被通货膨胀的作用所抵消,最终起不到改善贸易余额的效果。,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应对 汇率政策的长期效应,在国际宏观经济学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考虑一个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我们发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可以使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同时达到。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贸易赤字可以被资本流入所抵消。在凯恩斯模型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国际收支

13、恶化,而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这个政策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国际资本的流入,其结果是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应对 国际资本流动下的政策选择,国际宏观经济学中的 “不可能的三位一体”理论指出,对于汇率稳定、金融开放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三个目标,一个国家只能实现其中两个。 一个国际资本可以自由进出的浮动汇率制国家可以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并得到金融开放的好处,但不能保证汇率的稳定。 一个国际资本可以自由进出的固定汇率制国家得到了汇率稳定性和金融开放的好处,但是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其货币政策取决于固定汇率所挂钩的国家的货币政策。 一个国际资本流动受到严格管制的固定汇率国家得到了汇率稳定性和货

14、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失去了金融开放的好处。,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应对 “不可能的三位一体”理论,第5节 讨论和总结,现实经济中关于国际贸易问题的讨论常常会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宏观层面。 国际经济联系不仅体现在国际贸易上而且体现在国际金融资本流动上。贸易收支不平衡不是一个进出口的简单结果,它是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汇率制度和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应对贸易收支不平衡不仅仅需要贸易政策的调整,而且需要多种政策的配合。,讨论和总结 本章要点,第14章 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本章内容,第1节 国际贸易的动态分析 第2节 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 第3节 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 第4节 讨论和总结,第1

15、节 国际贸易的动态分析,第1章所介绍的李嘉图模型是一个静态模型。在这个静态模型中,贸易收益是一个国家开放贸易后所获得的静态收益。 实证研究发现,静态贸易收益在数值上并不是很大。例如对美国的研究得出的数值是占国民收入的0.26%,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得出的数值是占国民收入的5%-10%。因此基于李嘉图模型或其他模型的静态贸易收益对贸易开放政策的支持力度似乎不够。,国际贸易的动态分析 静态模型中的贸易收益,李嘉图阐述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的动态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农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劳动力和土地,工业品的生产只需要投入劳动力。资本所有者将“工资基金”投入到农业或工业中去追求最高的利润回报,而将获得的利润

16、又投入到下一期的生产中。 在贸易开放条件下,如果这个国家是一个开放小国,那么工业品的价格由世界市场确定。如果该国在工业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贸易开放会提高该国工业品的相对价格,从而提高该国工业部门的利润率。由于资本所有者会将所获得的利润投入到下一期的生产中去,因而贸易开放通过提高资本所有者可以获得的利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这个国家由此获得动态的贸易收益。,国际贸易的动态分析 动态的李嘉图模型,假定经济增长源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以同样速度增长时,我们称之为平衡增长。而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和资本数量以不同速度增长时,我们称之为不平衡增长。 HO模型中的罗布津斯基定理预测了开放小国经济增长对生产结构的影响。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又称资本深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一个开放小国通过资本深化实现经济增长时,它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会扩张,而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缩小。如果这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么该国由资本深化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国内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对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替代。这种增长称为进口替代型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