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诊断基本原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92107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意诊断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注意诊断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注意诊断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注意诊断基本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意诊断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诊断基本原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断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主诉 :是病人就诊时说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恶寒 :凡病人无风自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不缓解者。是表征的主要表现。潮热 :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者。有日晡潮热、湿温潮热和阴虚潮热之分。自汗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之后更甚者,称为自汗。常见于气虚、阳虚症。由于阳气续亏,不能固护肌表,汗孔不密,敬业自泄,故见自汗;活动后则更加耗伤阳气,(月奏)理更加疏松,故汗出尤甚。绝汗 :是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每可导致亡阴或亡阳,故又称脱汗。1.亡阴之汗:在病势危重,高热烦渴,脉细数疾的同时,而见汗出如油,热而粘

2、手者,为亡阴之汗。由于内热亢盛,阴液浓缩,逼津外越,故大汗如油。见于亡阴症。2.亡阳之汗:在病势危重,身凉肢厥的同时,而见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者,属亡阳之汗。由于阳气暴脱,卫表空虚,阳气奔散,津随气泄,故大汗稀凉。见于亡阳症。胀痛 :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刺痛:是瘀血所致。走窜痛:气滞或风湿痹痛。重痛 :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由于湿性重浊粘滞,瘀阻经脉, 气机不畅, 故而让人有沉重而痛的感觉。其中头部重痛,亦有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者。失眠 :睡后易醒,不得再睡,是营血亏虚,心神失养所致;不易入睡,彻夜不眠,是阴虚火旺,内扰心神;如时以惊醒,不易

3、安卧者,是痰热上扰,心神不安;夜卧不安,且脘胀嗳腐,为食滞内停,内扰心神。食欲亢进 :是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消谷善饥,乃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饥不欲食 :指患者虽有饥饿感,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的症状。多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便秘 :大便秘结,发热腹痛,多因热结肠道,热盛伤阴;若大便秘结,口干咽燥,为津液亏少,肠道失润;如大便秘结,兼见面白脉细,是银血不足,肠失濡润所致;若大便秘结,且乏力短气者,为气虚失运,传送无力;若大便秘结,尿清肢冷者,是阳虚寒凝,气机滞塞所致。痢疾大便特点:脓血便,大便中夹有脓血粘液。癃闭 :指膀胱储有尿液,但拍出不畅。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为

4、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者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如尿少而清,腰膝冷痛,因肾阳不足,阳不化水所致;若小便不畅,尿而无力,多由肾气亏虚,开合失司所致;若尿少灼热,黄赤浑浊,因湿热下注,热迫膀胱;如尿涩疼痛,时有中断,是瘀砂石淋,阻塞尿道。少神 :又称“神气不足” ,临表为两目晦滞,目光乏神,面色少华,暗淡不荣,精神不振,思维迟钝,肌肉松软,动作迟缓。提示精气不足,功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邪祛正衰的疾病恢复期病人。假神 :久病、重病之人,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一时间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者为假神。是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l 离绝所致, 古人比作 “

5、回光返照” 或“残灯复明” 。属病危, 常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主色 :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色泽是主色,又称正色。黄色 :主脾虚、湿症。“肥人多痰” “肥人易中风” “瘦人多火解颅 :即囟门迟闭, 是肾气不足, 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 “五软” (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 “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症状表现。斑:深红青紫, 点多大成片, 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疹:色红紫红, 点小,高出皮肤。察舌的次序 :舌尖,舌中,舌侧,舌根。先看舌质的颜色,在看舌苔的苔质苔色红绛舌 :主热证。舌色稍红或仅见舌边尖红,多提示外感表热证初起;舌尖红

6、赤多碎,多为心火上炎。舌两边红赤,多为肝经热盛。舌色红绛而有苔者,多由外感病热盛期,或内伤杂病,脏腑阳热偏盛所致,属实热证;舌质深绛,苔薄而干,多属外感热病,热入营血;舌色红绛而少苔或无苔者,提示胃肾伤阴,多由胃病后期阴液受损,或久病阴虚火旺,属虚热证。舌红而有出血点,在外感热病多为邪热迫血妄行,行讲吐衄、发斑;在内伤杂病往往是内脏出血的征兆。青紫舌 :主气血运行不畅。舌色泛青, 为寒凝血瘀, 血行凝气之证; 舌色淡紫或紫暗而湿润,多见于阳虚阴盛,气血不畅之证;舌色绛紫或红紫,苔少而干,多见于邪热亢盛,营血瘀滞之证;舌色紫暗或舌上有半点,多为瘀血内阻之证。老嫩舌 :辨别疾病虚实的标志之一。老实

7、,嫩虚。淡白而嫩,气血两虚或虚寒。齿痕舌和胖大舌一起出现:主脾阳虚衰或气血不足。、薄厚苔: 反映邪气的深浅和病情的进退。痰白滑量多, 易于咯出者, 多属湿痰, 因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 湿聚为痰, 上犯于肺所致。小儿指纹 :指纹鲜红,属外感表证、寒证;紫红,属里热证;青色,主疼痛、惊风;淡白,属脾虚、疳积;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指纹深暗,属实证,邪气有余;浅淡,属虚证,是正气不足。金实不鸣 :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金破不鸣 :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 常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大致认为 :左寸候心,右寸

8、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举、按、寻法 :举法:医生用较轻的指力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象,用举的指法取脉称为 “浮取”。按法, 是医生指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称为“沉取”。寻法,是指医生指力适中,按至肌肉以体察脉象,称为“中取”。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证。迟脉 :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不足4 至( 1 分钟不满 60 次) 。多主寒证。以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细脉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切脉指感为脉道狭小,细直而软,按之不绝。主阴血亏虚;又主伤寒、痛甚及湿

9、邪为病。滑脉 :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可以理解为流利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人的孕脉。弦脉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切脉应指有挺直和劲急感。主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亦见于老年健康者。结脉 :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代脉:迟而中止,止有定数。八纲 :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症候归类的八个纲领。表证 :是外邪犯表,病变在身体浅表层所反映的症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里虚寒证 :是由于阳气亏损而导致阳不制阴的虚汗症候,又称“阳虚证”、 “虚寒证”。临表:神疲乏力,气少懒言,蜷卧嗜睡;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尿清便溏,或

10、尿少浮肿,面白,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里虚热证 :是由于阴精亏损而导致阴不制阳的虚热症候,又称“阴虚证”、 “虚阳证”。临表: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脉细,舌红少苔。甚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绛,脉细数等。真热假寒证 :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的症候,真热假寒证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习惯称为“热极肢厥证”、 “阳盛格阴证” 、 “热厥”、 “阳厥”等。临表:恶寒、 手足逆冷, 大便下利、 苔黑、 脉沉等, 好像是寒证。 但病人虽然恶寒,却不欲盖衣被;手足虽逆冷,但体温增高,腹部灼热;虽大便下利,但气味特别臭秽,或挟燥屎;舌苔虽黑, 但干而不润; 脉

11、虽沉, 但按之有力。 更见咽干口臭、 渴喜冷饮、 舌质红绛、 唇红或焦、小便短赤、甚至神昏谵语等症状。证因分析:由于内热炽盛,阳气郁闭于内,不能布达于外而形成。或者说是阳盛于内,以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出现“阳盛格阴”“阳极似阴”的现象。故寒象是假,内热才是疾病的本质。真寒假热证 :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寒极似热”的症候。真寒假热证实际是“虚阳浮越证”,或称为“阴盛格阳证” 、 “戴阳证”。临表:身热、面色浮红、口渴、咽痛、脉大等,好像是热证,但病人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面色浮红,为时隐时现,而不似真热之满面通红;虽口渴,却欲热饮,且饮水不多,甚至到口而不欲饮;咽喉或痛,但不红肿;脉虽大

12、,但按之无力,并可见到四肢厥冷、尿清、便满、舌淡、苔白等症状。证因分析:由于阴寒内盛,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的阴极似阳的现象,也就是阴盛于内,拒阳于外的阴盛格阳证。故热像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血瘀证 :凡离开血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而瘀积于某一处;或血瘀运行受阻,瘀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者, 均属瘀血。 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证,称为血瘀证。心血虚证 :由心血亏虚,血失濡养说表现的症候。临表:心悸、头晕、健忘、多梦,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弱。心阴虚证 :由心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症候。临表: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并见五心烦热,盗汗,午后潮热,两颧发红,舌红少津

13、,脉细而数。心脉痹阻证 :由于瘀血、痰浊、寒邪、气滞等阻痹心脉所表现的症候若见痛如针刺、舌暗、脉涩等症,知是瘀血阻痹心脉之故;若为闷痛,并有体胖、痰多、苔腻、脉滑之类症候,当属痰浊凝集,阻痹心脉之证;若剧痛暴作,畏寒肢厥,苔白脉迟或紧,乃寒邪伤阳,心脉阻痹之证;胸胁胀闷作痛,情志不舒,脉弦者,多系气机郁滞,阻痹心阳的表现。肺气虚证 :由于肺气不足或卫表不固所表现的的症候。临表:咳嗽无力,动则气短,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乏力。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面色淡白,舌质淡嫩,脉虚或浮而无力。风寒犯肺证 :由于风寒外袭, 肺卫失宣的肺表风寒症候。临表: 咳嗽, 痰稀色白, 喉痒或痛,鼻塞流清涕,微有恶

14、寒,轻度发热,无汗,头身痛楚,或有气喘、太薄白,脉浮紧。肝气郁结证:由于情志不遂,以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表现的症候。临表:情志抑郁,胸闷喜叹息,胁肋或少腹疼痛,窜痛,舌苔薄白,脉弦。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或咽部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颈部瘿瘤,或胁下痞块,或突发气厥等。肝血虚证 :由于肝血亏虚,失于濡养所表现的的虚弱症候。临表: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物模糊或成夜盲,或见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手足振颤,肌肉(目闰)动(肌肉自发性跳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质淡,脉细。证因分析: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肝血所致。肝血不足,

15、不能上荣头面,故面色无华、头晕、舌淡;肝得血能视,血不濡于目,故眼花、视物模糊,或成夜盲;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亏虚,筋经失去营血的濡养,则爪甲不荣,虚风内动而见肢麻、振颤、筋拘、肉(目闰);肝为女子先天,女子以血为本,肝血不足,血海空虚,故经少、经闭;血虚不足以安神定志,则夜寐梦多;血少则脉失充盈,故脉细。本症以筋脉、目爪甲失于濡养的见症及血虚表现为辩证要点。热极生风证 :由热邪亢盛而引起抽搐等动风的症候。临表高热烦渴, 躁扰如狂, 或手足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翻,甚者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甚至昏迷。舌红绛,苔黄,脉弦数。阴虚动风证 :有肝阴虚内热的表现,而以手足蠕动、眩晕、耳鸣等为主症者,为

16、阴虚动风。具体症候参见肝阴虚证。以动风兼见阴虚表现为辩证要点。肾病 :以腰膝酸软,耳鸣失聪,齿松发脱,阳痿遗精,女子经少经闭,不育,以及水肿、大小便异常等。肾阳虚证 :由于肾阳亏虚,表现为失去温煦、气化无权等方面的症候。可分为肾阳虚衰、肾虚水乏两证。临表:面色(白光)白或黧黑。形寒肢冷、腰膝一下尤甚,腰膝酸软而痛,精神不振,男子阳痿、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低下,小便频而清长、夜尿多,或尿少而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喘咳痰鸣。舌质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弱、两尺尤甚。肾精不足证 :是指由于肾精亏少,主要反映为生殖、发育、生长功能低下为主的症候。临表: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成人这见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失聪,健忘恍惚,足痿无力等。证因分析:多由于禀赋不足,先天元气不充,或由后天失养,久病不愈、房劳过度等。肾精源于先天,而赖后天充养, 肾精可以化为肾气,而表现为生殖与发育功能的肾衰。肾精亏少,肾气不足,则性功能低下,男子并见精少不育,女子见经闭不孕。精亏则生髓不足, 髓汁亏虚则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