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摘录150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92055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摘录150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摘录150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摘录150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摘录150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摘录150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摘录150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摘录150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本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2、在这个社会中,管理以其任务、责任、实践为中心。管理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重大贡献。3、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 “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我围绕着人与权力、 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4、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5、管理艺术是一种离开基础理论领域的才能,它能从大量事物的复杂关系中

2、判断出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6、每一个组织,无论其是否是商业性的,都会形成自己的事业理论。一个清晰、一致和目标集中的有效理论是无比强大的。任何组织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一套自己的事业理论。7、事业理论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是组织对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及其结构, 市场、客户和技术等内容; 第二是组织对其特殊使命的假设;第三是组织对其完成使命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的假设。8、有效事业理论的四个特点:环境、使命和核心竞争力的假设都必须是符合现实的;三个方面的假设必须相互协调;事业理论必须为整个组织的成员知晓和理解;事业理论需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9、所谓目标管理,就是管理目标,也是依据目标

3、进行的管理。10、在目标管理过程中, 通过由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层层制定目标,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纵横联结的完整的目标体系,把企业中各部门、 各类人员都严密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中, 明确职责、 划清关系,使每个员工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同企业总目标联系起来,从而使员工看清个人工作目标的关系,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激发大家关心企业目标的热情。11、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企业的使用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12、任何一个企业必须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企业每个成员所作的贡献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作贡献。他们的努力必须全部朝着同一方向,他们的贡献都必须融成一

4、体,产生出一种整体的业绩没有隔阂,没有冲突,没有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从而提高有效性。13、每一位经理人的工作目标, 应该用他对自己所属的更高一级单位的成功作出的贡献来规定。 高一级的管理当局当然必须保留是否批准下级制定的目标的权力。但是,制定自己的目标,却是每一个经理人的责任,并且是其首要责任。14、如果目标只是一些良好的愿望,它们就毫无价值。 目标必须具体化为工作。而工作始终是具体的, 始终有着或应该有清楚、明晰、可以衡量的结果,完成的期限,以及责任的具体分配。15、一种在过去认为是正确的方法,可能远不适合于未来情况。16、作为企业主要管理者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职责。第一项职责是创造出

5、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比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第二项特殊职责是在其每一项决定和行动中协调当前的和长期的要求。工商企业以及公共服务机构都是社会的器官。它们并不是为着自身的目的, 而是为着实现某种特别的社会目的并满足社会、社区或个人的某种特别需要而存在的。17、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只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 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 只是为了给社会、 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

6、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18、(1999年)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 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 “企业管理” ,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19、 “管理”最初并不是应用在企业, 而是应用在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里。管理在不同的组织里会有一些差异。因为“使命决定远景,远景决定结构”。20、人在管理中始终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是组织的核心和运转主轴。21、管理是一门人与人的业务, 是人类价值和行为表现、社会、秩序和知识追求的综合法则。 简而言之, 管理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7、。 组织雇佣的不是一个人的手,而是整个人。22、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不仅仅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过程,还必然是道德追求和人类精神等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创造经济业绩固然是企业的首要责任,但不是唯一的责任。 企业并不只是利润越高越好, 没有哪一个机构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只以自身为全部目的。 它必须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并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管理者有责任促使符合公共利益的事物成为企业自身的利益。社会责任对于作为社会机构的企业组织不但永远不会消失,反而会不断加强。23、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对行为的监控,这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因为它把管理的整个重点从工作努力即输入,转移到生产率即输出上来。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

8、一, 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目标管理把客观的需要转化成为个人的目标,通过自我控制取得成就。 这是真正的自由。24、传统的目标是由最高管理者设定,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面上,是一种由上级级下级规定目标的单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 这样设定的目标是非操作性的, 因为下级只是被动地接受目标,由于缺乏沟通, 在每个层面上,管理者都会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甚至是用偏见对目标的解释。25、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目标, 并且在组织内部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才能取得成功。26、在每一个领域中, 只有企业绩效和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兴盛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就需要制定出目标来。27、

9、下述八个领域, 是必须制定绩效和成果的目标的:市场地位领域、 创新领域、生产率、物质和财政资源、可赢利性、经理人的绩效和培养、工人的工作和态度、公众责任心。28、 究竟如何确定企业的目标呢?确定在每一个领域中需要量度和计算的是什么,应当用什么标尺来量度和计算。29、要能够定立一个市场地位的目标,一个企业必须首先弄清它的市场是什么客户是谁, 在哪里,客户买的是什么, 看重的商品价值是什么, 没有满足的需求是什么。30、管理是一门学科,管理又受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从属于其价值观、传统和习惯。31、日本的管理并没有在管理热潮中“美国化”。日本在战后接受了美国的管理思想,急切地抓住了管理工具和管理技

10、术,仔细地倾听过。但它应用管理、管理的思想、 工具和技术都保持了日本的社会特点。“他们只在管理的思想和工具能使日本的机构无论是工商企业或政府机关继续保持并加强日本的基本价值观的情况下才予以应用。”32、一个管理人员有两项特殊的任务。首先,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真正整体。为了完成这项任务, 要求管理人员尽可能有效地利用他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而消除所具有的各种缺陷。这是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整体的唯一途径。管理人员的第二项特殊任务是在其每一项决定和行动中协调当前的和长期的要求。管理者需注意近处, 又看到远处, 他即使不能把这两个方面协调起来,至少也必须使之取得平衡。33、

11、我们可以把一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规定为计划、组织、综合、衡量。专业人员(如自己从事工作的市场研究人员,或一位高级成本会计师) 也必须从事计划、组织,并对照着自己的目标和期望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他也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同组织中其他人的工作综合起来, 同自己所属的单位综合起来。 尤其重要的是,为了取得成果, 他就必须作 “横向”的综合, 即同那些必须使用他的工作的其他领域和职能部门的人综合。34、在确定一个组织中负有管理责任的人时,较为恰当的是强调指出其首要标志不是对人员的指挥, 而是对贡献的责任, 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力。35、多角化中最危险的一种诱惑是一知半解,它比完全无知更为危险。

12、36、对多角化进行管理, 就必须在一个企业原来统一的技术由于分枝发展而日益缺乏共同性时, 知道如何处理。 如果需要进行多角经营的一项新发展是本公司现有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一个新的有利的市场,即现有的产品或服务可能成为其一个重要的顾客, 那就需要清楚现有的产品、 服务、市场对新发展项目所做出的贡献是占地位的, 还是附带的?如果是前者, 那么这项新发展就有着健全的基础并易于管理;如果是后者,那就还是分开经营为妙。37、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38、每一位在现代组织里的知识工作者,只要他有责任心, 能够运用他的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影响该组织的经营并使该组

13、织的工作有效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39、知识工作者的劳动不能简单的用数量来衡量,也不能用成本来衡量。 衡量知识工作主要应根据其结果,而不是根据机构的规模有多大或管理工作的繁简。40、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41、卓有成效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42、管理者卓有成效的五大要素: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 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 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 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

14、于做有效的决策。43、以贡献为宗旨的理念可以使管理者摆脱专业技术、部门的隶属关系等局限性,充分重视组织整体的成绩。44、重视贡献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从自己狭隘的部门、专业及技能转移到整个机构的绩营业绩上来, 使他更加注重外部世界。 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效益的地方。管理者也许因此而不得不重新考虑他的技能、专业、作用、他的部门与整体机构及其目标这间的关系。 将重点集中在个人为企业作出的贡献上,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45、在决定“我应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时,我需要权衡三个要素:第一个是“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做什么?” 第二个是“我如何利用我的优势、 我做事的方式、我的价值观做出最大的贡献?我做出这

15、样的贡献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一个是“要产生不同凡响的影响,我需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46、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 经验和能力相比, 即使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有弱点。用人所长,容人之短。 有效的管理者能发挥人的长处。他知道只抓住缺点或者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同事的长处、用上司的长处、用自己本身的长处。47、有效的管理者知道自己之所以用人,是用来做事的, 而不是用人来投主管之所好。48、好的决策, 应以相互冲突的意见为基础, 而不是从“众口一词” 中得来。49、一个寻求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能有效自我管理的人。50、 管理者越是能有效地将时间、 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使

16、用, 成果就越显著。对大多数人来说, 一次做好一件事尚非易事, 要同时做好两件事则更加困难。这就需要集中精力分而治之的管理方法。卓有成效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前面先做,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51、组织是把许多人集中起来,发挥团队精神,以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52、所谓组织,乃是一种工具,用以发挥人之长处,并中和人之短处,使其成为无害。53、个人的目标始终应该是以企业的总目标为依据。每一位做出贡献的管理人员就必须仔细考虑本单位的目标是什么,并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制定目标的工作。只有下一级的管理人员用这种方法参与,上一级的管理人员才能知道应该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并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54、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管理人员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 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同时它也意味着更高的成就和更广阔的眼界。 目标管理即使不一定能使企业的管理集团在方向和努力上获得一致,但一定能做到通过自我控制来管理。55、组织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