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网络新闻评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584019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网络新闻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原创网络新闻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原创网络新闻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原创网络新闻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原创网络新闻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网络新闻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网络新闻评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组网络新闻,小组成员:,组长:曹晓磊 组员:李瑾英刘静方朝弟杨兰程向阳姜方顺,由雷锋精神说开去,有人把学习雷锋的人,叫做“雷人”,这多半是种称呼,并不代表学习雷锋的人要做雷人的事情。然而,近来与雷锋有关的雷人雷事儿还真不少:把学雷锋当做考核的指标、微电影“雷锋侠”、向雷锋下跪这些雷人的事儿严重歪曲了提倡学习雷锋的本意。被提倡了49年,雷锋精神如今该怎样延续?一直以来,我们的媒体习惯于描绘“高大全”的雷锋,而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作为一个人,雷锋是快乐的。很少有人去走近雷锋的内心,感受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快乐。有人会说:你不是雷锋,你怎么知道雷锋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可以从他的故事中感受到,

2、从他的日记中读出来,从他留给我们的影像中品味到。其实,抹去附着于雷锋身上的时代印迹,便会发现,雷锋之所以能够成为几代人的榜样,是因为他所代表的,是一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与接受的价值,一种不乏理想色彩的道德认同。把雷锋当做是神、把学习雷锋和利益挂钩,无异于国人道德的提升,可以被认做是对雷锋精神的误读。,原创新闻:,雷锋不应该是圣坛上的道德偶像,也无需仰望,而学习雷锋,更不应是道德苦差,而是希望它能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自觉。正如有人提议:我们不能立刻消除环境污染,却可以少开一天车,为减少尾气作点儿贡献;我们也无法一下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却可以做些微公益,为他们捐赠一顿午餐;我们做不到大公无私,毫不

3、利己专门利人,却可以不越底线,举手之劳,予人方便。又到一年春好处,又到学习雷锋时-学习雷锋,要先体会雷锋的快乐;学习雷锋,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其实学习雷锋不过是尽己所能,助人为乐而已。你,就是雷锋,雷锋日记由你续写。,网络新闻主题评析,我们组做的这篇网络新闻取材于刚刚过去的学雷锋日。当今社会,很多人误读了雷锋精神,把雷锋当做是神,把学习雷锋与利益挂钩,我们这篇新闻意在揭示雷锋精神最本质的内涵。当代媒体一直把雷锋描绘成一个圣坛上的道德偶像,其实褪去这些光环,雷锋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做好事的同时他自己也是快乐的,这一点从雷锋日记中可以看出。而我们在学习雷锋精神时也应

4、该是快乐的自觉的,而不是把它当做一种苦差。我们呼吁学习雷锋首先要体会他帮助别人内心得到的充实快乐,我们鼓励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像新闻里所说的,“我们做不到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却可以不越底线,举手之劳,予人方便。“,网络新闻特征,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 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 网络新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新闻发布。,网络新闻发布,统计结果:发布方式: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QQ空间时间:3月11日-3月18日全部转播和评论:36阅读次数:1979 赞 :16人,小组分工,曹晓磊:网络新闻创作与发布 李瑾英:PPT演讲 方朝弟、刘静、杨兰:PPT内容制作 程向阳、姜方顺:负责转发与宣传 特别说明:每位小组成员尽心尽力,积极参与到网络新闻制作的全过程中。,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