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血液循环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3568070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10.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1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1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1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1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1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卫生]血液循环1(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常人体功能,第五章 血液循环,本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心脏生理 第二节血管生理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器官循环,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生理,1、心脏的泵血功能 2、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3、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4、心音和心电图,血液循环,一、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率和心动周期 2、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 3、心泵血功能的评价 4、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5、心力贮备,心率和心动周期,1、心率(HR),概念:,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称心率。,正常值:,成人安静时,60100次/分,平均为75次/分。,正常变异:年龄:初生儿140次/分性别:女男体质:弱强生理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体温每

2、1心率10次/分,2、心动周期,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时程:,T1/HR60s/75 0.8s,特点:,房缩 0.1s 房舒 0.7s,室缩 0.3s 室舒 0.5s,心房收缩,全心舒张期,0.3s,0.5s,0.1s,0.7s,0.8s,0.s,心房收缩在前需0.1S,心室收缩在后需0.3S 舒张期时间 收缩期时间 存在全心舒张期0.4s 利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 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0.35,1.15,1.5 75 0.8 150 0.4,0.30,0.50,0.25,0.15,心率心舒期,心率心舒期充盈 休息心衰,心动周期的特点

3、:,心脏泵血过程及机制,心脏泵血过程及机制,心脏泵血过程及机制,心脏泵血过程及机制,心室泵血过程,心室收缩射血过程,心室舒张充盈过程,等容收缩期,快速充盈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 室内压急剧 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继续收缩 快速射血期,(1)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1)等容收缩期:,特点:,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 房室瓣、动脉瓣处关闭状态 其时程长短与心肌收缩力、动脉压有关: 肌缩力等容收缩期 动脉压等容收缩期 等容收缩末的动脉压最低。,心室收缩期,心室继续收缩 室内压动脉压 动脉瓣开放

4、(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迅速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70%) 心室容积迅速 减慢射血期,(2)快速射血期:,心室收缩期,(2)快速射血期:,特点: 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动脉压最高; 用时少(射血期1/3),射血量大。 心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心室收缩期,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室内压略动脉压 继续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30%) 心室容积继续 至收缩期末,心室容积最小 心室舒张前期,(3)减慢射血期:,心室收缩期,(3)减慢射血期:,特点: 用时长(射血期2/3),射血量少; 室内压由峰值逐步下降,且略动脉压。 期末,心室容积最小。,(1)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期,特点: 动脉瓣、房室瓣都处于关闭状

5、态; 室内压的速度最快。,心室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 室内压迅速 (室内压 动脉压) 动脉瓣关闭 ( 室内压仍房内压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迅速,(1)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末,室内压 (室内压房内压) 房室瓣开放 心室继续舒张 室内压 (室内压=负压) 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 (占总充盈量2/3) 心室容积迅速,(2)快速充盈期:,心室舒张期,(2)快速充盈期:,特点: 快速充盈期末的室内压最低; 历时少(0.11S),充盈量多(占总的2/3)。,心室舒张期,随着心室内血液的充盈 心室与心房、大V间的压力差减小 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

6、减慢心室容积缓慢增大,(3)减慢充盈期:,心室舒张期,(4)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 房内压 挤血入心室 (占心室充盈量25%),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心室容积、瓣膜开闭及血流变化,泵血机制,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室内压的变化 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产生压力差推动瓣膜的开闭 血液呈单向流动(即心房心室动脉),可见在心脏泵血过程中,心室活动是主导作用的: 在射血期,主要是因为心室肌收缩引起室内压超过动脉压; 舒张期心室内血液的充盈,主要靠心室本身负压的“抽吸”作用,所以临床上心房的异常收缩,尚不致引起严重后果。,心动周期中的压力变化: 最高:室内压:快速射血期末 动脉压:快速射血期末 最低:室内压:快速充

7、盈期末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末 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等容收 缩期 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等容舒张期 心室容积的变化 最高:房缩期末 最低:减慢射血期末,心动周期中的4对矛盾:心室缩与舒(主要矛盾)室内压升与降 瓣膜开与关血液进与出 心动周期中的瓣膜变化:房室瓣关:等容收缩期初房室瓣开:快速充盈期初动脉瓣关:等容舒张期初动脉瓣开:快速射血期初,小结:,心泵血功能的评价,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1)每搏输出量:,概念: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量,简称搏出量。,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正常值:安静时为60-80ml,平均为70ml

8、。,(2)射血分数,概念: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搏出量心舒张末期容积100%,正常值:6080ml140150ml5560,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意义:心舒张末期容积 心缩搏出量 搏出量在一定范围内可衡量心泵血功能。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可不变) 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 射血分数是评价心功能的较全面的指标。,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1)每分输出量,概念: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正常值:健康成人静息状态下约为4.5-6.0L/min,平均 为5L/min。,生理差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性别、年龄、活动状态有关。,(2

9、)心指数:,概念: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正常值:3.03.5L/min.,意义:评定不同个体心功能。,一男性55岁病人,体重60公斤,一小时前由于观看足球赛。 先是头晕、头痛,而后头痛加剧,随即昏倒,不省人事,全身冷汗,体检发现动脉血压为110/80mmHg, 心率为120/分,面色苍白。请问: 1. 病人的动脉血压仍然为正常值范围,为什么?病人为什么心率加快,头痛加剧,随即昏倒,不省人事,全身冷汗? 2. 此时护理人员应如何给予护理措施和保健教育?,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 搏出量 心率,1、搏出量的调节,2、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10、1、搏出量的调节,(1)前负荷:,=初长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静脉回心血量 前负荷心肌初长度肌缩 搏出量,=静脉回心血量+射血后剩余血量,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相对于心室而言),动脉血压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搏出量,(3)心肌收缩力,心肌的收缩力是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包括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一种内在特性。,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NE受体心缩力搏出量 迷走神经兴奋时,释放AChM受体心缩力搏出量,临床:B持续心肌肥厚泵血功能,搏出量恢复正常,异长自身调节,前负荷,剩余量回流量不变,搏出量,射血期射血速,等容收缩期心肌缩速,后负荷(一定范

11、围内),这种前负荷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来调节搏出量,而不依赖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方式,称为异长自身调节。,在前后负荷不变时,通过心肌自身功能改变,而使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搏出量,这种调节方式叫等长调节.,2、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1)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增加心输出量。,(2)180次/分 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 充盈量搏出量心输出量,(3)40次/分 心动周期延长(尤其心舒期) 充盈量达极限而心率太慢心输出量,安静:,心率为75次/分 心输出量约为5L/分,运动:,心率为100-180次/分 心输出量达25-35L/分,概念: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意义

12、: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心脏泵血功能。,心率贮备,搏出量贮备,收缩期贮备量:5560ml(射血分数),舒张期贮备量:15ml(不能无限扩张),心力贮备,组成,四、心音和心电图,(一)心音,心音:是由于心肌舒缩、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的机械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二)心电图(ECG)179页,每一心动周期中,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将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名 称 时间(S) 幅度(mV) 意 义P波 0.080.11 0.050.25 两心房兴奋Q波 两心室去极化R波 0.060.11 0.52.0 过程S波T

13、波 0.050.25 0.11.5 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P-R间期0.120.20 兴奋:房室的时间 S-T段 0.050.15 心室肌细胞全处于去极化状态 Q-T间期 0.4 心室去极化+复极化的时间,血液循环,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分类,工作细胞,自律细胞,又称非自律细胞,普通心肌细胞,无自律性,具有收缩功能,如心房、心室肌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但收缩功能基本丧失 如窦房结细胞 、浦肯野细胞,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室肌细胞RP,心室肌细胞AP,幅度:,K+顺浓度梯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90mV(较骨骼肌细胞、神经细 胞大)。,机制

14、:,(比较复杂),神经细胞的动作波形,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构成,去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0期),1期,2期,3期,4期,(快速复极初期),(平台期),(快速复极末期),(静息期),特征性时期,0期(去极化期),刺激 RP 阈电位 激活快Na+通道 Na+内流 Na+平衡电位 (0期),0期,Na+内流,快Na+通道失活 + 激活K+通道 K+一过性外流 快速复极化 (1期),1期,1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1期复极结束出现 Ca2+缓慢内流 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缓慢复极化 (2期=平台期),2期,Ca2+,K+,2期(平台期),K+外流和Ca2+内流处于平衡,慢Ca2+通道失活 + K+通道通透性 K+ 外流 快速复极化 至RP水平 (3期),K+,3期,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进行性增加,因膜内Na+和Ca2+ 升高,而膜外K+升高激活离子泵、 Na+Ca2+交换体 泵出Na+和Ca2+,泵入K+恢复正常离子分布。,4期(静息期),Na+K+泵和Na+Ca2+交换,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及其形成的机制,浦肯野细胞的AP,心室肌细胞的AP,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自律细胞的共同特点是4期膜电位不稳定,可缓慢地自动去极化(称为4期自动去极化)。 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也是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生物电现象的主要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