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课堂课件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3567152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五首课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词五首课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词五首课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词五首课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词五首课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五首课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五首课堂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感情; 3、朗读与背诵。,学习目标,第一课时,婉约派: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柳永词铺叙、描写的特色,又吸取东坡词个性鲜明的长处,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在内容上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温庭筠(约812866) 本名歧,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人。与李商隐齐名,

2、时称“温李”。词风艳丽华美,有花间集。,作者简介,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花间词派:以赵承祚编花间集而得名。词在晚唐受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特色,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成花间集。此派尊温庭筠为鼻

3、祖,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词作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理解大意,这是一首闺怨词,以淡笔写出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寥寥二十七个字,却写得情韵兼胜,音律和谐,形象鲜明生动,因而传诵人口,历久不衰。,欣赏品析,开头写思妇早起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倚在望江楼上眺望江面,等待着远方的亲人归来。一个“独”字点

4、出思妇的形单影只,“倚”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表明思妇虽然望穿秋水,但始终没有盼到爱人归来。,后两句是写景,进一步渲染思妇的离愁。“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通过写斜阳的含情脉脉,水流的悠悠不断,来刻划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别恨。“斜晖”与“梳洗罢”呼应,点出思妇从清晨起床就倚楼等待,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了仍不见爱人归舟。“肠断白蘋洲”,“白蘋洲”在古诗词中常用来代指分手的地方。这位思妇本已一再失望,偏又看见当初与他分手的地方,这就使她更加柔肠寸断,悲伤至极!,本首诗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早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情感而言,从希望到

5、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又含蓄、细腻。,梳理总结,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qi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错 误,比较赏析,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一样纯洁柔美的江南女子等待着爱人归来;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盼望归人的孤寂心境;第三节点明题目,“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

6、驻,因此是个“错误”。,比较望江南与错误:两首诗都写了思妇之苦,愁思之浓。望江南正面直写,错误借我的诚挚表白写思妇的相思之痛。,武陵春,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里,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作者简介,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李清照为避乱而只身各处流亡。1135年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

7、、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背景简介,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心灰意懒,所以虽然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打扮。景物依旧,人事俱非,欲说无语,泪在语先。听说双溪春色不错,也打算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理解大意,首句

8、“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已到了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作者无心梳洗打扮表达内心的哀伤。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欣赏品析,下片一转,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说双溪春色不错,产生了去泛舟的念头。转而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

9、重的哀愁。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也拟”“只恐”等虚字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以及内心的沉重无奈。,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丁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词人通过描摹外部动作和神态,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梳理总结,风格婉约; 写法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感情离愁别叙,凄惨心境。,望江南与武陵春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两首词都写闺情,都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武陵春除此之外,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情感较为深广。两首词都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宛转起伏,富于变化。望江南反映了思妇喜悦、急切、兴奋、失望、伤心、哀怨的心理

10、变化。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的轻松,终于忧愁难遣。两首词情景交融,有独特的意境美。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灵的抚慰;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春,更是伤己。人景情水乳交融。两首词都属于婉约词。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课外欣赏,丑奴儿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想一想还有哪些写愁的诗歌,请找出来背一背,并说明其特点。,写“愁”的诗句:“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丁香空结雨中愁!” 还有戴望舒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第二课时,豪放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解释为“豪迈放纵”, 可见豪放的作品气度超拔,不受羁束。北宋诗文革新派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 “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12、”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前面我们所学的表现范仲淹政治理想的散文岳阳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6年(1040年),还在塞外征战。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十家贫但好学,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作者简介,1043年(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朝政的弊病,提出十事疏,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推行“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

13、反对而不能实现,被贬陕西宣抚使,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他一生为官清廉,关心民生疾苦。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是作者在西北边塞军中所作。词中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及战士们的思乡忧国之情。,写作背景,理解词意,塞外的

14、秋天一到,风景就与中原大不一样了。大雁南归,对边塞地区没有一点留恋之情,军中号角一吹,四面悲凉的边塞声随之而起。群山连绵,层峦叠嶂,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于长烟之上,落日余晖之中,城门紧闭。边关与家乡相距遥远,思乡之情如何来解?只好借酒消愁了。还没有立下战功,如何回家啊。月光皎洁,满地如霜,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羌笛之声,使戍边战士思念故乡,无法入睡,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塞下秋来风景异”总写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大不相同。下边各句分叙这个“异”字。一写大雁南飞,二写边声四起,三写千嶂孤城,长烟落日。 “衡阳雁去无留意”,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表现了塞

15、下风景之“异”,也暗示了将士思乡之情。 “四面边声连角起”,这一句既渲染了边地时刻防备敌人的气氛,更将边地风景之“异”具体化了。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了边塞的悲凉。,欣赏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极写边关与家乡相距遥远,思乡之情如何来解?只好借酒消愁了。“浊酒”可见生活的艰苦。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是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羌管悠悠霜满地”是写实。月光皎洁,满地如霜,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羌笛之声,使戍边战士思念故乡,无法入睡。将士们本来是想像东汉大将窦宪那样报国逐敌,立功而返的,可是宋朝对外却忍辱求和,抗敌战争常常失利,不断地割地赔款。,下片主要写边

16、防将士戍守生活的艰苦与思乡、报国之情。,因此,范仲淹虽戍守边疆多年,威名远扬,却不能实现报国壮志,壮志难酬,这怎能不令他感慨万分?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结句以生动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词的上片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塞外边关图,这幅图雄浑沉郁,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主题。,下片采用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得作者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苍凉悲壮,慷慨生哀。,梳理总结,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共享文名,合称“三苏”。,作者简介,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