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3560939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9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辅助生产含义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重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辅助生产 指为基本生产车间、其他部门提供服务而进行产品生产或劳务供应。 如供电车间、修理车间、供水车间、模具车间,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一)归集方式: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多栏式) (二)辅助车间的间接费用 1.不单设“制造费用”科目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贷:累计折旧等 适用于:规模小的辅助车间或辅助车间只提供一种产品或劳务,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2.单设“制造费用”科目 (1)日常归集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贷:累计折旧等 (2)月末

2、,在分配前结转: 借: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贷:制造费用某辅助车间 适用:规模大的辅助车间或生产多种产品,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直接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一)直接分配法,管理部门耗用 销售部门耗用,基本车间产品耗用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供电车间,供水车间,(一)直接分配法,1、原理:辅助车间之间的相互耗用不参与分配(忽略) 2.公式 (1)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费用总额 劳务总量-其他辅助车间耗用量 (2)负担的费用= 该部门耗用的劳务数量*费用分配率 3、适用: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不多的情况 4、优缺点 优点:简单;缺点:分配结果不准确

3、,5.举例:,(一)直接分配法,原始凭证: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供水单位成本=2065/(41300-10000) =0.066(元/ m3 ) 供电单位成本=4740/(23000-3000) =0.237(元 / m3 ),(一)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年*月*日,会计处理: 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2441.1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249 管理费用 812.40 销售费用 302.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2065 供电车间 4740,(二)交互分配法,管理部门耗用 销售部门耗用,基本车间产品耗用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供电车间,供水车间,1.相互

4、分配,2.对外 分配,(2)对外分配,(二)交互分配法,1、分配原理与过程,辅助车间1,辅助车间2,(1)交互分配,分配率=归集费用 劳务总量,交互分配后费用 =原归集费用+交互转入费用-交互转出费用,交互分配后费用,对辅助车间外的其他受益部门分配,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后费用 劳务总量-为其他辅助车间服务量,对辅助车间外的其他受益部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二)交互分配法,(1)交互分配: 供水车间单位成本=2065/41300=0.05 供电车间负担水费=10000*0.05=500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500 (耗用方)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00 (提供方)

5、 供电车间单位成本=4740/23000=0.21 供水车间负担电费=3000*0.21=630元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63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30,(二)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后辅助车间的重新归集费用,(二)交互分配法,(2)对外分配: 对外分配单位成本 水单位成本=2195/(41300-10000)=0.0701 电单位成本=4610/(23000-3000)=0.2305,会计处理: 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2374.15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281.05 管理费用 837.40 销售费用 312.4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2195 供电车间 4610(交互分配后

6、的费用),(二)交互分配法,2.适用范围: 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多的情况 3、交互分配法的优缺点 优点:提高了分配的准确性 缺点:增加了计算的工作量,差异,(2),管理费用,(三)计划成本分配法,1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辅助车间1,辅助车间2,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其他受益部门,计划总成本 =劳务总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总成本 =原费用+按计划单位成本耗用其他辅助车间费用,(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9400+280,4800+416,96,736,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假设辅助车间单设“制造费用”科目,(1)借:制造费用修理车间 280 运输车间 416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7、 9276 管理费用 2124 销售费用 216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9776 运输车间 4480,(3)借:管理费用 64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96 运输车间 736,(2)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1880 运输车间 1316 贷:制造费用修理车间 1880 运输车间 1316,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280 运输车间 416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9276 管理费用 2124 销售费用 216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9776 运输车间 4480,借:管理费用 64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96 运输车间 736,假设辅助车间不单设“制造费用”科目,(三)计划成本分

8、配法,2.适用范围 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情况,3.计划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加速了费用的分配; 便于考核和分析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 能反映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 缺点:计划单位成本必须准确,(四)顺序分配法 1、分配顺序: 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定性分析) 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 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2、适用范围: 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分配率=重新归集费用 劳务总量-前面辅助车间耗用量,(四)顺序分配法,辅助车间1,辅助车间2,其他受益部门,(1) 分配率=费用总额 劳务总量,重新

9、归集费用 =原费用+前面辅助车间转入费用,(五)代数分配法 1、内容 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2、优缺点: 优点:分配结果最正确 缺点:计算工作比较复杂 3、适用范围: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待摊费用等,1 分配,2摊销,3 分配,4 分配,库存商品,5完工,主营业务成本,6销售,原材料,人工费,外购 动力,其他费,折旧费,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车间),归集:制造费用发生时,按实际情况:,原材料等

10、,制造费用,分配: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时:,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车间),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1、设置“制造费用某车间”归集费用 基本车间:一般均设置“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车间 提供单一产品或劳务:一般不单设 提供多种产品或劳务:一般单设 2、明细账:多栏式,一般按费用经济内容设分析栏 3、内容:大部分是间接费用、少部分是直接费用,制造费用明细账 基本车间,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车间),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 (一)基本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 借: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二)基本车间生产两种及以上产品:分配计入 生产工时

11、比例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机器工时比例法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率=费用/分配标准 “制造费用”月末无余额,“制造费用”月末可能有余额,年末无余额,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车间),1.生产工时比例法: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表,基本车间,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600 乙产品 8400 贷:制造费用某基本车间 21000,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车间),2.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适用范围:季节性生产的车间 (2)公式: 年度计划分配率 = 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 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单位定额工时) 本月负担制造费用 =该月某产品(实际产量单位定额

12、工时) 年度计划分配率 12月末:调整差异,制造费用年末无余额,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车间),某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数55000元,全年计划产量:甲产品2600件,乙产品2250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4小时。6月份的实际产量:甲产品240件,乙产品150件,全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900元。,年度计划分配率=55000/(2600*5+2250*4) =2.5 6月份甲产品负担数=240 5 2.5=3000元 6月份乙产品负担数=150 4 2.5=1500元,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车间),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000 乙产品 1500 贷:

13、制造费用某基本车间 4500,年末调整差异: 超支差异: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某基本车间 节约差异:红字或相反分录,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待摊费用等,1 分配,2摊销,3 分配,4 分配,库存商品,5完工,主营业务成本,6销售,原材料,人工费,外购 动力,其他费,折旧费,第四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废品损失,一,停工损失,二,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四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废品及废品损失种类 1、废品: 主要指生产中的废品 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 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2、废品

14、种类:按报损程度和修复价值 可修复废品 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能够修复,而且所耗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两个条件均需同时具备)。,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不能修复,或者虽可修复但所耗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两个条件只需具备其一)。,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废品的种类,第四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3、废品损失的种类 1)废品损失:是指因为废品而发生净支出。 2)废品损失的种类,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净损失 =报废产品的已发生成本-残料价值-过失人赔偿金额,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 : =修复费用-残料价值-过失人赔偿金额,1.,3.,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

15、品 降价损失不是废品损失,在计算损益时体现,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损失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产品出售以后“三包”承诺 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作为“销售费用”处理 。,请注意! 以下不做废品损失处理,(二)废品损失核算应设置的账户,1、不单独设置科目:仍通过“基本生产成本”核算 2、单设“废品损失”账户,按产品设明细账,月末无余额 注意:“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借方: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借方: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废品损失,废品损失:贷方登记残料回收的价值、应收赔款和应由本月生产的同种合格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原材料、其他应收款、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第1 页,产品名称:甲产 品,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三)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1.基本原始凭证:根据“废品通知单” 2.废品损失的核算 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p79, 例326 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P81, 例327 会计编制原始凭证:“废品损失计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