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寄生虫病二之昆虫类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559217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7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宠物寄生虫病二之昆虫类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宠物寄生虫病二之昆虫类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宠物寄生虫病二之昆虫类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宠物寄生虫病二之昆虫类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宠物寄生虫病二之昆虫类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宠物寄生虫病二之昆虫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寄生虫病二之昆虫类(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弓形虫病,弓形虫病,犬猫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刚地弓形虫病 ,为人畜共患寄生虫,对人畜危害严重。宿主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中间宿主有45种哺乳动物,70余种鸟类和5种爬行动物。,刚地弓形虫其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形态各异,分为五种类型: 1、中间宿主(多种细胞内)滋养体(速殖子)、假包囊 包囊(组织囊)2、终末宿主(肠上皮细胞)裂殖体配子体卵囊,1-1 滋养体:见于急性病例,呈弓形、月芽或香蕉形 一端较尖,一端钝圆;一边扁平,另一边较膨隆 长47m,宽24m 游离虫体能螺旋式转动,包囊(组织囊,真包囊):见于慢性病例或无症状病例的脑、视网膜、骨胳肌及心肌、肺、肝、

2、肾等组织中。包囊呈圆、卵圆或椭圆形,直径8150m,多为2060m,囊壁较厚,囊内含虫体几个至数千个。包囊内的虫体发育和繁殖慢,称慢殖子(缓殖子,包囊子)。,2. 包囊,包囊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5m-100m 有一层弹性坚韧囊壁,裂殖体:见于终末宿主肠上皮细胞内。 配子体:见于终末宿主肠上皮细胞内。 卵囊:在猫科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产生。呈卵圆、近圆或短椭圆形,无色或淡绿色,1114811m,平均1210m,卵囊壁光滑,二层,薄而透明。,3 卵囊,卵囊为圆形或椭圆形 大小为1012m 两层光滑透明的囊壁,内充满均匀小颗粒 成熟卵囊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4个新月形子孢子,弓形虫生活史,弓形虫

3、的发育分为肠内阶段和肠外阶段。肠内阶段只发生在终末宿主体内肠外阶段可见于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体内,猫,卵囊(粪),人,其他中间宿主,猫粪污染饮食经口感染,食动物肉、接触动物分泌排泄物经口感染,经胎盘感染,经破损皮肤粘膜、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感染,弓形虫生活史关系图,流行病学,感染来源:病畜禽和带虫者。其肉、内脏、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乳、流产胎儿体内、胎盘和其它流产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滋养体、慢、快殖子;终末宿主体内的卵囊可随粪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土壤,可保持数月的感染力。,传播途径:各种病料中的各阶段虫体滋养体、快、慢殖子、卵囊,经口吃入或通过损伤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及眼、鼻等途径侵入宿主

4、体均可造成感染;经胎盘感染胎儿普遍存在;污染的注射器、产科器械及其它用品可机械性传播;多种昆虫,如食粪甲虫、蟑螂、污蝇等和蚯蚓可机械性传播卵囊。人体感染主要是吃入含虫肉、乳、蛋及污染蔬菜的卵囊或玩猫时吃入卵囊。 易感动物:终末宿主为猫科(Felidla)的猫属(Felis)和山猫属(Lynx)如家猫、野猫、美洲豹、亚洲豹、猞猁等。中间宿主为200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和禽类。,猫的症状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高热(体温在40以下)、呼吸困难等。有些出现呕吐、腹泻、过敏、眼结膜充血、对光反应迟钝,甚至眼盲。有的出现轻度黄疸。怀孕母猫可出现流产,不流产者所产胎儿于产后数日死亡。

5、慢性时常复发,厌食,体温在39.741.1,发热期长短不等,可超过1周。有些猫腹泻,虹膜发炎,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表现为运动失调、惊厥、瞳孔不均、视觉丧失、抽搐及延髓麻痹等。 犬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眼和鼻流分泌物、呕吐、黏膜苍白,运动失调、早产和流产等。,对人的危害:,(1) 淋巴结肿大:患者淋巴结肿大,变硬,有橡皮样感,伴有长时间低热,疲倦,肌肉不适等。 (2) 脑炎、脑膜炎、癫痫和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3) 眼病,较先天性弓形虫病少见,有些先天性感染但到成年后发作所致。 (4)其它,如心肌炎、肺炎等。 (5)怀孕妇女流产,不孕等。,眼病-视网膜脉络

6、膜炎,眼病,较先天性弓形虫病少见,有些先天性感染但到成年后发作所致,脑炎 CT scan,脑炎、脑膜炎、癫痫和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人先天性弓形虫病,斜视,斜视、弱智,斜视、脑瘫,小头畸形,脑积水-大头畸形,诊 断,1、临床症状 2、流行病学 3、寄生虫学检查 (1)急性病例取肝、脾、肺、淋巴结和腹水作涂片镜检发现虫体可以确证。 (2)慢性病例可却脑组织作组织混悬液检查,发现虫体确诊。 (3)动物接种:取肝、脾、肺、淋巴结或脑组织等病料加10倍生理盐水研磨,然后再加青、链霉素各1万iu/ml,接种于小白鼠,腹腔注射0.20.5ml,如果不发病,可于第20天扑杀小鼠,按上述方法盲传三代,发

7、现虫体即可确诊。 4、血清学诊断:色素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球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法,治 疗,1、磺胺药有一定的疗效。磺胺类、乙胺嘧啶等药物。2、应早期治疗,否则临床症状虽已消失,但虫体进入脏器或已形成包囊,病畜就成了带虫者。 (氯林可霉素是犬、猫弓形虫病的首先药物),球虫病 犬猫球虫病主要是由等孢球虫属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寄生于犬、猫小肠、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内。主要危害幼犬、幼猫。,狗球虫病由艾美耳科等孢子球虫及二联等孢子球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大小肠和大肠粘出血性炎症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血便、贫血、全身衰弱、脱水为特征。,生活史该球虫寄生于狗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它以无性繁殖许

8、多代(裂体生殖),产生许多新裂体芽胞。经过若干裂体生殖后,进行有性繁殖,形成很多大孢子和小孢子,大、小孢子进入肠管内,并在肠管内结合,受精后的大孢子为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囊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1天或几天后即可完成孢子发育(孢子化)。此时卵囊内含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孢子化的卵囊具有感染性,当狗吞食孢子化卵囊后即可感染。 本病广泛传播于狗群中,1-6月龄的幼狗对球虫病特别易感。在环境卫生不好和饲养密度大的狗场可严重流行。病狗和带菌的成年狗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症状幼狗比成年狗易感且症状明显。幼狗发病多为急性,在狗场可很快大面积流行,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病狗轻度发热、食欲减退

9、、消化不良、腹泻、粪便稀薄混有粘液,重者血便,粪便褐色,进行性消瘦、贫血,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但经对症治疗2-3周后,临床症状消失,部分可康复。成年狗及老龄狗抵抗力强,感染球虫后,常以慢性经过。,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同时结合实验室诊断可确诊。 剖检:整个小肠发生出血性肠炎、肠粘膜肥厚、粘膜上皮剥蚀。取粘膜上皮压片镜检可见有卵囊。,治疗:,1.氨丙啉 2.磺胺二甲氧嘧啶 3.磺胺6甲氧嘧啶 预防:加强犬窝、猫舍的卫生,粪便无害化处理。,一、病 原 椭圆形,灰白色或灰黄色。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大小 0.20.5mm, 虫卵较大,0.150.30.10.14mm。,疥 螨 病,前后两对足之间的距

10、离远。前两对足大,超出虫体边缘,每个足的末端有两个爪和一个只有短柄的吸盘;后两对足较小,除有爪外,在雌虫足的末端只有刚毛,雄虫第3对足的末端为刚毛,第4对足的末端有吸盘。,虫体背面有细横纹、锥突、鳞片和刚毛。虫体腹面有4对粗短的足。,二、疥螨发育史,属不完全变态。雄螨1个若虫期;雌螨2个若虫期。疥螨无R.S.,靠体表吸收宿主组织中的氧。疥螨离开宿主后,适宜温湿度下可存活3周左右。虫卵离开宿主后1030天,仍保持其发育能力。38d 34d 34d 虫卵 幼虫 若虫(稚虫) 成虫蜕皮 蜕皮,三、流行病学 疥螨病的传染方式为接触传染,既可由病畜与健康畜直接接触感染;也可经由螨及其虫卵污染了的用具等间

11、接接触感染。另外也可经由饲养人员、兽医的衣服和手传播病原。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和春初寒冷季节,但临床上夏季也可见发病的。本病主要发生于幼龄动物,发病也较严重,随年龄的增长,抗螨力也随之增强。体质弱的易受感染。,四、症状,本病特征 剧痒,皮炎,脱毛,全身衰竭。,剧烈瘙痒,先发于头面部、肘部、耳部等,严重时常波及全身,寄生部位脱毛、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和皮肤增厚。有时继发细菌感染 。,五、诊 断,病史、症状建立初步诊断;检查病原,刮取病健交界处的皮肤或脓结内容物查虫体。透明皮屑法:把刮下的皮屑,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煤油(或甘油),盖上另一载玻片搓压使病料散开,再将载破片分开置显微镜下观察。温水检查法

12、:将病料浸入40-45度的温水中,置恒温箱内1-2小时,用解剖镜 观察,活螨在温热作用下,由皮屑内爬出,集结成团,沉于水底部。,六、治 疗,用温肥皂水刷洗患部,除去污垢和痂皮,再施用药物治疗 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2mg,1次皮下注射,间隔710天左右,再注射1次。或用阿维菌素涂擦剂。 硫磺擦剂 5溴氰菊酯 配成0.0050.008溶液,局部涂擦,间隔710天,再用1次。 12.5%双甲脒乳剂配成0.05%溶液药浴或涂擦。,七、预 防,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畜舍干燥,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密度适宜; 2、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梳洗被毛,圈舍、用具定期消毒或暴晒,以消灭环境中的螨; 3、新进的动物要

13、隔离检疫,无螨者方可合群; 4、平时注意观察动物有无脱毛、啃咬、搔痒等情况,对可疑者应作进一步诊断,患病的及时隔离治疗。,蠕形螨 一、病原,虫体细长,呈蠕虫状,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口器位于前部,中部有四对很短的足,后部细长,上有横纹密布。雄虫的生殖孔开口于背面,雌虫的生殖孔在腹面。,虱 病,致病作用与症状 毛虱以毛和皮屑为食,采食时引起动物皮肤瘙痒和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因啃咬而损伤皮肤,可引起湿疹、丘疹、水疱和脓疱等,严重时,导致犬、猫脱毛、食欲不振、消瘦。幼犬、猫发育不良。 吸血虱在吸血时,分泌含有毒素的唾液,刺激宿主皮肤上的神经末梢,产生痒感,引起犬起卧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导致患犬消

14、瘦,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吸血虱密集时可引起化脓性皮炎,出现脱毛、脱皮现象。,治疗,1. 西维因 5%涂擦患部。 2.林丹 0.1%涂擦患部。 3.伊维菌素 0.05MG/KG体重,皮下注射。 预防:加强平时饲养管理卫生,保持清洁干燥,光照充足,饲养密度适宜。,蚤病,犬、猫常见的蚤有犬节首蚤、猫节首蚤只寄生于犬及野生犬科动物身上;猫节首蚤主要寄生于犬、猫,有时也可寄生于其他多种温血动物。寄生时,常引起犬、猫皮炎。也是犬绦虫的传播者。,治疗,临床上许多有机磷酸盐制剂、氨基甲酸酯类制剂对蚤都非常有效,但有一定的毒性,特别是对猫很敏感。 除虫菊酯类毒性较小,可用于幼犬、幼猫,蜱 病,硬蜱、软蜱均是吸

15、血动物,当他们寄生在动物体表时,损伤皮肤、病犬出现痒痛、烦躁不安,经常摩擦、抓挠或啃咬皮肤,导致寄生部位出血、水肿、发炎和角质增生,或继发伤口感染蛆病。 由于大量吸血,引起患犬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等。如大量寄生于犬后肢时,可引起后肢麻痹;如寄生在趾间,可引起跛性行。蜱在寄生过程中,还能传播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和某些原虫病,如出血热、布氏杆菌病、巴贝斯虫病等,可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动物死亡。,蜱螨的区别,蜱 螨 体 形 大、肉眼可见 0.5mm,肉眼不易看到 体 壁 皮革状,体表有短毛或无毛 薄,膜状,体表有长毛 口下板 显露、有齿 隐入,无齿或无口下板 须 肢 显明、分节 有的几乎不分节 鳌 肢 角质化、末端有齿 发育不充分,呈叶状或杆状 气 门 在第3或4对足附近 在头胸部或无气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