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威失败案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3555106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瀛海威失败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瀛海威失败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瀛海威失败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瀛海威失败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瀛海威失败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瀛海威失败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瀛海威失败案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五组,Page 2,1、公司名片,瀛海威的前身为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公司总经理为张树新,出资人为张树新和他的丈夫姜作贤。公司最初的业务是代销美国PC机,张树新到美国考察时接触到互联网,回国后即着手从事互联网业务;瀛海威由此而诞生。曾经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跑者,后因企业经营策略等问题而逐渐衰落。,Page 3,2、“启蒙者”的角色,1996年早春的一天,北京中关村南大门零公里处竖起了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网络业的一个纪念日。33岁的东北女子张树新扛起了北京瀛海威信息通讯公司的招牌。 张树新与丈夫一起

2、设计出的“瀛海威时空”网络是挂在中科院之下的全中文界面的交互网络,是当时国内惟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进入瀛海威时空,你可以阅读电子报纸,到网络咖啡屋同不见面的朋友交谈,到网络论坛中畅所欲言,还可以随时到国际网络上漫步”登陆瀛海威的用户必须登记在册,并需缴纳一笔入网费。这基本上是“美国在线”早期模式的翻版。,Page 4,张树新很快让瀛海威获得了惊人的知名度,她在北京魏公村开办了中国首家民营科教馆,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使用瀛海威网络,免费学习网络知识,她还开发出一套全中文多媒体网络系统,以低廉价格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一扇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门。她在各大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在

3、普及网络知识、传播网络文化的同时一遍遍告诉公众:信息产业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一个重要机会。她向中国科技馆无偿提供“中国大众化信息高速公路”展区;同北京图书馆合作,在“瀛海威时空”网上提供北图书目查询;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又为新闻单位开通亚特兰大到北京的新闻信息通道 瀛海威就这样“启蒙”了中国公民的网络意识。许多中国百姓是伴随着瀛海威走进因特网世界的。,Page 5,1996年9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决定投资瀛海威,总股本扩充为8000万股。兴发集团与北京信托投资公司控股60%,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600万股。张树新的天树公司与姜作贤的卧云公司的股价溢增,无形资产1360万元,加上其它

4、股权,比例下调为26%,股值2120万元,张树新身价上千万。全国大大小小的媒体每天都在鼓吹瀛海威的大手笔“正书写着中国ISP传奇”理想。1997年初,瀛海威结盟微软。春节,全国大网开通,3个月内,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分站开设,其线上用户收入达110万元,公司在媒体上宣布未来3年总投资额将达到5个亿。,Page 6,3、大败笔,书写神话,如日中天的张树新就这样在网络业的神话中风光了两年。她绝对不会想到两年后会发出如此感慨,“走入IT是一种不幸”。 张树新始终没有明白的是,老百姓究竟需要一张什么样的网。她是把一种启蒙者的错觉当成了一种神圣的信念加以布道,她和网民们并没有闹懂这样一些问题:网站该

5、发布什么信息?网民究竟需要什么?瀛海威应该培育怎样的网站特征?网站的技术支撑点是什么?,Page 7,最荒唐的是大败笔“网上延安”。出于爱国主义考虑,为迎接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和三峡工程开工,她采纳一个策划人的建议,把延安的历史、现实、人物故事都放在了网上,企图组织全国中小学生观看,以此来增加收入。她指示要有“海量”,用最好的技术,从“网上延安”做到“网络中国”,做成瀛海威的经典产品。于是决定投资千万,耗时三年,推出“网上延安”、“网上中国”。不到一个月,200个网页,500幅图片,10多万字的“网上延安”上网了。遗憾的是,点击率之低,令瀛海威一下子傻了眼。 瀛海威还着力开发当时在国际上也十分

6、超前的“网上缴费系统”。她花巨资让一批精英埋头苦干8个月,做成后,投进网络也如泥牛入海。,Page 8,堪称张树新另一大败笔的是瀛海威实行联机服务收费,让网站成为一座上岸票价昂贵的孤岛。面对开放自由的信息大海,只能望洋兴叹。瀛海威还使用了一套与互联网TCPIP不同的通信规程,网民熟知也容易找到的标准游览器NETCAPE和IE,在号称“纵横时空”的瀛海威竟然不能使用。这又无异于孤立无援地挑战整个世界网络标准,给广大用户带来不便。 进入误区的瀛海威失去了“向雅虎式门户类网站转型“的机会。,Page 9,4、“死亡陷阱”,用一家媒体的描述是,张树新是“在大雾中领跑”,她不对失败进行及时的系统研究,不

7、懂得企业必须千方百计地满足市场,而不能自以为是地在那里虚张声势地创造或者误导市场。 张树新不是一个称职的企业管理者,三联生活周刊1998年15期“封面专题”这样谈到她:“对于做过记者、做过策划的张树新来说,形象宣传、操纵媒体游刃有余,但当企业转入实质性经营之后,她明显后劲不足。”,Page 10,我们在企业的资源组合、资本结构、价值链设计等三个问题上有失误。我们没有掌握相关资源。瀛海威是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凭空建立起来的。 为此,我们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巨大的代价。其次,依赖银行贷款是死路一条。因为整个行业还远未成熟,全年的收入远不够支付银行利息,怎么可能活下去呢?再次,我们对企业价值链的设计有

8、误,对这个行业的成熟期估计得过于乐观,对环境的残酷性估计不足当重新设计出价值链时,已经没有任何资金进行启动了。张树新,Page 11,瀛海威失败原因,其次,发展战略有问题。做信息服务要求在信息资源方 面有一定的基础,有自己的优势,而不管是为瀛海威也 好,其他isp也好,在这方面并没有自己的传统根基和独 特优势。,最后,行为超前,张树新做了许多本来不该由她做的市 场和环境的培育工作,但由于市场在客观上没有发育到 那一步,因此,作为一家经营信息服务的isp,瀛海威要 取得马上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定位不准,张树新说,瀛海威的定位是信息服务业,而 事实上是互联网的接入服务。因为在资产的构成和经营活动中, 信息资源还不是占大头,还不是公司业务的主体 。,五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