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评比 -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54638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课评比 -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两课评比 -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两课评比 -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两课评比 -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两课评比 -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课评比 -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课评比 -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细精致精准 省级“两课”评比说明,何 忠 单位:江苏省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电话:139 5237 3566 邮箱: QQ:840592988,要 点,一、教案:用设计取代备课 二、说课:用理性审视教学 二、答辩:用积淀应对提问,教案:用设计取代备课,教案:用设计取代备课,1.内容全面封面目录整体说明教案预习案、学案、教案、评价表,教案:用设计取代备课,2.整体设计不同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取舍?关联点?)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整体(含多个课时;总分)每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案例,教案:用设计取代备课,3.内容细致环节、内容、预设(内容、问题、点拨)、意图、学生活动教案样式,案例:林黛玉进贾府,问题1

2、: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林黛玉为什么一“惊”,而写宝玉却是一“笑”?,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引导对文本的关注。,点拨问题1:黛玉在见宝玉以前脑海中宝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那么在见到宝玉时,宝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现在黛玉面前的呢?,点拨问题3:看宝玉眼中的黛玉又是怎样的形象?,引导问题1: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问题,在黛玉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宝玉的穿着,那么宝玉眼中的黛玉是怎样的穿着呢?,引导学生阅读原文,案例:林黛玉进贾府,引导问题2:大家会发现没有,什么原因呢?是宝玉见到黛玉太激动,还是没留心看,还是其他原因?,问题推进,引导学生思考,引导问题3:第八回宝玉眼中的宝钗:对宝钗的穿戴描绘极其细

3、致,这就是宝玉眼中的宝钗形象,看来宝玉不是粗心没看到,那是什么原因呢?,案例:林黛玉进贾府,拓展问题1:宝玉询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怎样回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大家回想一下,贾母是不是也问过黛玉这个问题?黛玉怎样回答?,问题2:为什么回答宝玉却是不曾读呢?从黛玉前后回答问题不一致看出她什么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拓展问题: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文中还有一处表现,大家能找到吗?,问题3:宝玉摔玉:宝玉为什么在初次见到黛玉时就有这样一个举动呢?,教案:用设计取代备课,4.理念先进教学是师生对话中的动态生成学生自主建构任务驱动或问题引领培养语言文字应用能

4、力(力避“两段论”),甲:教材分析课文学习任务,说课:用理性审视教学,说课:用理性审视教学,关于比赛的几点说明:(1)着装:职业装(2)时间控制:15分钟12到13分钟为宜(3)课件文字精简、清楚 清爽 色彩柔和布局合理(疏密相间) 字体和标点(4)脱稿 (5)连贯,说课要素(评价要素),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说课”评级标准,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教学反思,目标确立 学情分析 教材处理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资源整合 教学反思 教师素养,标 准,呈 现,理论依据,1.标准大纲教学要求2. 教材3.设计目的、意图4.名人名言5. 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理念:高效教学之魂,一、体现学科特点语文:

5、工具性 人文性 核心: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方法: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教学理念:高效教学之魂,现象1:在文本外围打转,问题:语文被我们语文教师“异化”了。,原因: 1.追求人文教育目标的教学(自在、轻松、放得开、漫无边际) 2.割裂工具与人文的关系(背离了语文的本义),现象2:文本成为话题的生发点。,案例: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理念:高效教学之魂,二、体现课程改革精神中心:学生、情境、实践知识 依据:学习是学生的自我建构 表现:还课堂给学生,教学理念:高效教学之魂,1.成功有哪些要素? 2.抽取三个要素,用同样的句式说三句话 3.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4.分论点的表达 5.课堂训练:一组论点,逐

6、一分解 6.布置作业:分解论点、列写提纲,问题:教的不是学生需要的。,启示:立足学生实际的能力。,1.导入:分论点作用 2.概念 3.要求 4.分论点与结构 5.布置作业:写一篇议论文,作文教学:分论点与文章结构,学生需要什么?这些东西对学生有价值吗?,案例: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学习,适度拓展,设计作业,渐进深入式,教学目标:锁定远航的明灯,一、整体统筹安排形成训练链、训练网篇目 筛选方法 讲讲实事求是 主要观点、基本概念 内蒙访古 材料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关键句、材料 敬业与乐业 观点、材料,教学目标:锁定远航的明灯,二、说教学目标的思路教学目标来自哪

7、里?,目标,教材,大纲,学情,聚焦思维,教学目标:锁定远航的明灯,二、说教学目标的思路,教材可以训练学生 大纲要求如何训练 学生已经具备,还缺乏,因 为,所 以,教学目标是 教学重点是 教学难点是,案例: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单元训练重点:积累资料、筛选信息,观点鲜明,材料典型,结构井然 信息量大 结构具有一定迷惑性,学习艺术领域的议论文:“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 对周围的人和事缺少辩证的思维和眼光,2.领会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关系,把握文章中心。(教学重点),3.通过筛选信息,把握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4.指导学生运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规律,正确对

8、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构建和谐班集体。,教学目标:锁定远航的明灯,三、说教学目标的结构框架说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人文+工具;紧扣目标) 2.学情分析(优势+不足;紧扣目标;力避套话)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案例:第六枚戒指,教材分析:第六枚戒指所在单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小说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阅读和欣赏小说,训练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本文情节短小却极具吸引力,结果出乎意料而又切合清理,人物语言精短却又意蕴丰富,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许多方面的深深思考。反复品读本文,分析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走进人物内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与欣赏

9、小说的能力。,案例:第六枚戒指,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经贸专业一年级的学生。第一,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是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尊,不能容忍他人,言语交谈中不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而作为本专业的学生,恰恰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尊重他人的意识,文本中流露出的善良与真诚是人性之美的体现,而最后戒指的失而复得又得益于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的品质。第二,他们喜欢阅读小说,但缺少阅读小说的良好习惯和正确方法,往往只停留和满足于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讨,不能有意识地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探求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目标:锁定远航的明灯,四、目标的述说1.

10、三维:三位一体,相互融合不要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集中:多目标即无目标3. 具体:可操作、可评价,教学目标:锁定远航的明灯,目标2: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说出论据是从哪些角度阐述论点的。,目标1:体会作者写景中抒发的感情,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中的景物,有意识地走进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体悟作者的感情。,目标2:理解论据的作用。,五、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必须围绕目标展开,重要的词语 作者信息 筛选文章谈及的艺术领域,表格一:各种艺术是怎样重复和变化的? 表格二:为什么既要重复又要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1.各种艺术是怎样重复和变化的?以及

11、为什么要重复和变化? 2.通过关键语句划分层次,完成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对文章观点的把握。 3. 为何却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创作谈起呢 ?,教学过程,语文能力:筛选信息,教法学法:学有所得的津梁,一、选择教法学法的原则 1. 课堂教学的总体方法23种 如:任务驱动贯穿始终自主、合作、互动,教法学法:学有所得的津梁,2. 符合教改方向学生中心:学生自主建构,学会学习情境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任务中学习 3. 选择依据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实践性)依据教学内容特点 4. 学法指导目的明确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教法学法:学有所得的津梁,二、如何说教法学法要素:名称何时使用怎样使用设计意图效果

12、如何,案例: 阅读,成长的阶梯影响我的5本书,教学流程程序一:徜徉书海中程序二:书香伴我行成果展示;好书推介会程序三:上下而求索专题讨论:在走向成功就业的路上我们应该读什么?程序四:风华正茂时程序五:尔知也无涯,案例: 阅读,成长的阶梯影响我的5本书,说教法1创设情境法:在导入新课时,我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配音乐伴奏,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在书的海洋中,并渲染浓厚的读书氛围。2讨论法:专题讨论时,我设计关于“在走向成功就业的路上我们应该读什么?”这一问题,引发学生讨论,目的是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走向成功的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专业结合起来。3. 活动法:(略),案例: 阅读,成

13、长的阶梯影响我的5本书,说学法1.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比如展示成果时要向全班学生介绍对小组影响最大的书籍,必须依靠小组全体成员的集体智慧。2.探究学习:专题讨论时,引导学生明确在走向成功就业的路上要有的知识储备,训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案例: 阅读,成长的阶梯影响我的5本书,分析:1.要素齐全2.教法与学法对接教法:创设情境、讨论、活动学习学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3.符合教学内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合理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序的关系繁简得宜,相得益彰,案例: 阅读,成长的阶梯影响我的5本书,专题讨论:在走向成功就业的路上我们应该读什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

14、出:“要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我希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因此我设计以“在走向成功就业的路上我们应该读什么?”为主题的专题讨论,这个题目不管是哪一位学生都能有话可说,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在专题讨论版块,我进行教学难点的突破,在成果展示和好书推介之后,学生之间相互感染,对于如何选择书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达成共识,因此,在专题讨论过程中,教师作适时点拨,不生硬,学生很容易接受,水到渠成,引导学生阅读与专业、行业、企业相关的书籍和专业文化

15、、企业文化类书籍,让学生能将课堂所学与以后就业紧密结合。,案例:第六枚戒指,案例:第六枚戒指,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教育者通过外力灌输获得的,而是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因此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本文教学中,我们预设以诵读法贯穿整堂课,辅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多向互动学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深度阅读,分析归纳,探讨求思,多元解读。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发展为中心,解放学生,从而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主要起组织、倾听、质疑、追问、监控的作用。,教学程序: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一、内容(注重整体设计)整体的教学重点、主要内容 各课时教学重点、主要内容分课时教学环节(主要)每个环节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学程序: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二、教学流程清楚建立整体感,2018/9/2,46,说教法,4.,2018/9/2,47,行为导向 教学法,课前准备,个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展示,小组展示,3.,说教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追求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