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552539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发展历程【初步形成、正式建立、巩固、完善、新发展、顶峰(衰落)、结束】 2、评价,(中国古代政治),一.发展历程: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3.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4.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

2、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6.明清达到顶峰(衰落):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评价 (一)双重作用。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如:秦朝、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如秦朝

3、修筑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又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消极作用:专制容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如秦朝暴政。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如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文字狱”。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如明清时期。 (二)不同阶段作用不同: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是消极作用。,对国家统一的认识:,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潮流,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只是支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

4、因素。,合则利,分则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任何分裂势力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统一需要实力和政策,实力是基础,政策是关键。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然得到人民的拥护。,我国古代统一的典型朝代有:秦朝;两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和清朝。,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

5、增加学员,扩建学舍;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4、科举制度的废除:戊戌变法期间,取消了八股取士制度;1905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评价: 积极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科技和社会进

6、步。,三、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 经验:汉、唐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在政权建设中,都继承了前代的制度,并加以发展、完善,有利于王朝的巩固。 教训:秦、隋统治者都实行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被推翻。,秦始皇原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221年称始皇帝。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

7、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秦始皇的功过(评价秦始皇),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汉武帝在位时,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在经济上,收回盐铁经营权,统一 “五铢钱”。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军事上,派遣卫青、霍去病多次大败匈奴,巩固了边防。这些措施使西汉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出现了封建大

8、一统的鼎盛局面。,评价汉武帝,、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他的功劳很大,但是在贞观后期,太宗逐

9、渐意骄志,满,“不悦人谏”,言行不一,朝中大臣也多明哲保身。其时,朝廷连年用兵,又广建宫室,赋税日益加重,社会矛盾有所加剧。总之,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君主。,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过程) (1)原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统治者的重视。 (2)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10、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历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5)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西汉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 (4)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11、7)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8)南宋: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向北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9)元朝:棉花种植区域进一步推广到全国。 (10)明朝:政府推广种植棉花,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6)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思想)- 重农抑商,专题三 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形成发展、民族关系,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1 、形成和初步发展:2 、繁荣

12、:3 、新发展:4、 巩固:,公元前221年,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汉朝初步发展。,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发展时期。,元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了新发展。,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二、 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从方式上看: 1、和亲:西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战争:秦朝: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汉朝: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使西北边郡得到安定。 宋辽(澶州之战)、宋金(郾城大捷)之间的战争。 清朝时期,康熙平定准葛尔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3、册封

13、清朝: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4、设置机构(官职) 西汉末年,设置西域都护,管理今新疆地区 元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乾隆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维护了祖国统一。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从不同时期看: 1.秦汉时期: 秦朝: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两汉:“和亲”:昭

14、君出塞。 战争: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 友好往来: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 西域都护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3.唐朝:唐朝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亲: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到吐蕃,汉藏“和同为一家”。,4. 五代辽宋夏金元: 设置管理机构:元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友好往来:元朝时,边疆各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 5.明清: 册封: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

15、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平定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置管理机构: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维护了祖国统一。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从不同地区看: 、西藏 唐朝: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吐蕃采取和亲方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元朝: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

16、的正式行政区。 清朝:顺治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西藏,设立西藏自治区。),、新疆 西汉末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管理今新疆地区。 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清朝前期: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新疆自治区。),、台湾 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元朝设机构加强对琉球的管辖(澎湖巡检司) 清朝初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