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52196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6.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教学目标与要求,1.熟悉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2.掌握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内容提要,引言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RPD的设计原则,引言,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RPD的基本要求,适当恢复咀嚼功能 保护口腔组织健康 良好的固位稳定性 美观舒适 坚固耐用 摘戴容易,涉及两个问题,设计,制作,RPD修复的 难点、重点,难中之难 重中之重,临床医生与 技师的分工与合作,医生 口腔检查设 计 口腔准备 模型取模 确定关系初 戴 复诊调改,技师 模型处理(划导线、填倒凹)蜡 型铸 造 完 成(人工牙排列、充胶、热处理、开

2、盒、打磨、抛光),设计图,第四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Design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内容提要,引言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RPD的设计原则,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重 要 性 复 杂 性 原 则 性 简捷性,重要性 是RPD成功与 否的关键,设计合理,制作精良,则义齿功能良好,美观自然,设计不合理,则义齿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如设计不良的卡环,犹如“开瓶器”,取决于 牙列缺损的复杂性 口腔条件的差异性 修复材料与方法等 其他因素,复 杂 性灵 活 性,缺牙情况 缺牙数目不同,设计不同缺牙部位不同,设计也不同,缺牙情况的复杂性使义齿的设

3、计更具复杂性,口腔条件 基牙健康 牙槽嵴、合关系等,临床常见:缺牙情况(包括数目、位置)相同的病人,设计却不一样,隐形义齿,材料方法不同 设计也不一样,其它因素,医生的知识结构 患者的意愿及承受力 技术水平,原 则 性,简单、明了,是否最简单设计?,简 捷 性,内容提要,引言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RPD的设计原则,RPD的设计原则,生物学和生物力学原则(自学) 固位设计原则(重点之重点) 稳定设计原则(重点) 咬合设计原则() 合学原则( ) 美学原则( ),RPD的设计原则,一、固位的设计及原则,1.义齿的固位 2.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 3.固位力的调节 4.固位设计原则,1.义齿的固位,固位

4、的概念指义齿在口腔内就位后,在行使功能时不会发生向合方或就位道相反方向脱位。 良好的固位是义齿行使功能的前提和基础,RPD良好的固位来源 足够的固位力固位力:摩擦力吸附力和大气压力重力,2.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弹性卡抱力() 制锁力 制约力,弹性卡抱力,摩擦力正压力摩擦系数,(1)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倒凹深度,固位力倒凹坡度,固位力,(1)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倒 凹 计,不同材料对倒凹的深度要求不同 铸造Co-Cr合金:0.25mm 铸造Au-合金: 0.5mm 铸造纯Ti: 0.75mm 锻造不锈钢丝: 0.75mm,(1)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临床要求: 深度20,脱位力:义齿沿he向

5、或就位道方向相反的力 脱位方向与牙面形成的角度越大,固位力越大,(2)脱位力,脱位方向,PD的固位力与 卡环的弹性:弹性越大,摩擦力越小卡环材料的刚度、弹性限度,(3)卡环臂的特性,制 锁 力,就位方向,脱位方向,义齿的制锁作用,制锁状态 制锁角 制锁力:进入制锁角内的义齿部件与阻止其脱位的牙体中间产生的摩擦力,制锁角, 制锁力。,制约力,多个固位体或多个缺牙间隙不同的脱位力-相互牵制,固位体的数目:24为宜基牙的固位形基牙的分布位置就位道,3.固位力的调节,RPD修复需要 牙体预备吗?,卡环材料的选择卡环类型其他方法 如制锁、弹性连接体、 吸附力、大气压力等,3.固位力的调节,4.固位设计原

6、则,基牙选择 就位道设计固位体设计,首选健康天然牙牙周健康、支持力大、 牙冠长短合适的后牙至于前牙?,基牙选择,患牙做基牙时应先行相应的治疗,基牙选择,基牙形态固位形好,具一定倒凹畸形牙、错位牙、过小牙 ( ),基牙选择,基牙数目与位置24个近缺隙分散,基牙选择,就位道的定义指可摘局部义齿在口腔内戴入的方向和角度。,就位道的设计,原则 便于摘戴 利于固位和稳定 美观,防止出现大间隙 复杂病例应先取研究模,就位道的选择,均凹法(垂直戴入法)调整模型使基牙均获得有效的固位倒凹,充分发挥各基牙的固位作用、各固位体之间的相互对抗作用、义齿的共稳定作用。适用于缺牙间隙多、倒凹大者。,确定就位道的方法和规

7、律,调凹法(旋转或斜向法)将模型向一侧倾斜,使倒凹集中于 基牙的有利位置,以利卡环的设计和义齿固位。多用,适用于单个前牙或后牙缺失、 或前后牙均有缺失、或后牙游离缺牙等。,就位道的一般规律,前牙缺失或前后牙同时有缺失者 模型向后倾斜,义齿由前向后就位。 单侧或双测游离缺失者 模型向前倾斜,义齿由后向前就位。 缺牙间隙多倒凹大者 模型平放,垂直向就位,不伤及基牙 固位体数目、分布同基牙 按导线设计卡环及类型 卡环臂进入倒凹的深度要合适,固位体设计原则,卡环应尽量减少组织的覆盖,且尽量美观 基牙条件差时,应在弱基牙侧增加基牙,固位体设计原则,卡环之间:相对、相反,固位体设计原则,二、义齿的稳定性,

8、指义齿在行使功能时不发生下沉、旋转、翘起、摆动等现象。 RPD的稳定性与其固位不同,但又密切相关。,1.稳定的概念,2.义齿稳定的意义,有利于义齿固位及义齿发挥咀嚼功能保护口腔组织,预防支持组织创伤,3.不稳定现象的临床表现,下沉:指义齿受到合力作用时基托向组织方移位,多发生在粘膜支持式义齿和混合支持式义齿。,3.不稳定现象的临床表现,旋转:指义齿绕支点线转动。,3.不稳定现象的临床表现,翘起:指义齿受粘着力或其他力作用时基托向合方脱位但不脱落,多发生在游离端义齿。,3.不稳定现象的临床表现,摆动:指义齿受到侧向合力时发生向颊舌向的摆动。游离端义齿易发生。,4.RPD不稳定的原因,支持组织的可

9、让性 支持组织之间可让性的差异,4.RPD不稳定的原因,支点或转动轴的存在,下沉性不稳定转动性不稳定,5.不稳定的形式及消除办法,原因:无支持 影响:相对较小,但长期作用可导致牙槽嵴吸收,义齿均匀下沉,咀嚼效率降低 措施:分散合力、减数 减径,压力印模等,下沉性不稳定,粘膜支持式义齿,原因:支点、转动轴 影响:较大,由于杠杆作用导致作用力方向改变,使基牙及支持组织受压不均匀而受到损伤,转动性不稳定,措施 平衡法:根据平衡力*平衡距合力*游离距 对抗法,转动性不稳定,消除支点法组织缓冲:修复前外科处理恰当的设计:避免卡环或he支托形成支点,转动性不稳定,临床应用:多采用间接固位体 如各类支托(合

10、支托,切支托、隆突支托),各类卡环(连续卡环、隙卡等),邻间沟,基托,腭板,舌板等,转动性不稳定,选择牙尖斜度较小的人工牙或通过调整咬合,以减小侧向力减少义齿摆动 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加宽合支托,缩短合力距预防义齿的旋转 另外,可利用制锁、分臂卡、卡环体部等预防义齿的不稳定发生,三、咬合设计原则,(三)咬合力设计,牙列缺损修复的目的主要是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减轻余留牙的咬合负担。,咬合力设计,数目(多少) 大小(径) 形态(牙尖高度) 材质等,恢复合力的大小取决于人工牙,1.人工牙的设计,人工牙的种类 按材质分塑料牙金属合面牙全金属牙瓷牙,-解剖式牙-半解剖式牙-非解剖

11、式牙,30or 33,20,0,人工牙的设计,按牙合面形态分,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前牙:色形协调性避免形成深覆合,人工牙的设计,后牙:硬度大、耐磨的硬质材的人工牙功能尖在牙槽嵴 顶上,良好的咬合接触关系,人工牙的设计,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牙支持式 粘膜支持式 混合支持式,2.根据义齿的支持形式设计牙合力,牙支持式义齿,缺牙少、基牙健康能承受较大合力,可恢复较高咀嚼功能,粘膜支持式义齿,缺牙多、基牙健康差不能承受额外的咬合力,义齿的合力由粘膜和牙槽嵴承担 合力设计:减小合力人工牙减数、减径、降低牙尖斜度、均匀分布合力,混合支持式义齿,义齿的合力由天然牙、粘膜、牙槽嵴共同承担,各类牙列缺损、尤其是

12、游离缺失,临床多用 合力设计:根据支持组织的健康状况而有所侧重。基牙好重点在基牙牙槽嵴好重点在牙槽嵴两者均差减小牙合力,四、牙合学原则,形态恢复牙合(咬合)功能恢复口颌系统功能协调重建(牙合、肌肉、颞下颌关节),RPD要求达到,原则 不改变原有的口腔环境 尽量模拟原来的牙合型和咬合类型 这在口腔余留牙保存牙合接触时尤为重要,1.RPD应与余留牙的牙合关系相协调,即前磨牙和磨牙在正中牙合位时建立稳定的尖窝锁结关系,2.恢复的合力方向应接近轴向,3.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保持尽可能多的咬合接触,4.恢复正确的垂直距离和适当的息止合间隙,消除合干扰,5.恢复的合力大小尽量控制在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生理耐受范围内6.纠正不良口腔习惯如下和前伸、偏侧咀嚼等,社会美 自然美 艺术美 科学美,五、美学原则,赏心悦目?,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谢 谢!,思考题,1.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固位和稳定的原则。2.临床上消除不稳定的措施,举例说明。,游离端义齿应考虑固位臂方向对基牙的作用固位臂方向永远应位于支点线游离端一侧或靠近支点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