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551891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研读 魏晋南北朝作品,戴新安,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一、时代特征、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 (一)时代特点:1、社会动荡2、门阀制度 3、思想活跃,各种思潮纷纷兴起。4、儒学衰微,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魏晋南北朝文学约四百年,其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安文学、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及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1、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的疾苦,抒发个人理想与情感。2、主要成就在于诗歌。3、境界开阔,自由洒脱

2、。,蒿里行 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见古文学29页,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曹植 曹操之子,曹丕之弟。被称为“建安之杰”,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余一斗,天下人共一斗”。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东晋田园山水诗,陶渊明 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的一生,简单地说,

3、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 陶渊明的思想的特点是“自然”。,陶渊明的作品,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一百二十五首,文七篇,辞赋二篇。他的辞赋与散文均写得很出色,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均是其中的代表作。,江西九江陶渊明读书台,例陶渊明饮酒 中的名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 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 印入眼帘。写出南山的 美好景色和诗人从中 获得的无限乐趣。,陶渊明移居,移居(第二首)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描绘了

4、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村民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的图画。诗人以自在之笔抒自得之乐,将情趣与理趣相结合,达到从容自然的境界。 见古文学33页,陶渊明的诗歌以田园、咏史咏怀两类作为代表,其中,田园诗的价值最大。陶诗的艺术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平淡自然与诗意淳美的统一苏轼说他是“不见斧凿之痕。”朱熹说他的诗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2、情、景、理的统一 3、豪迈雄健,南朝乐府民歌,南朝和汉代一样设有乐府机关,负责采集民歌配乐演唱。南朝乐府民歌约五百首,其中吴歌三百二十六首。,吴歌产生的地点在长江下游,吴歌的特点是艳丽柔弱,多表现羞涩缠绵之情。如子夜歌共四十二首,其中:春歌(选一) 春林花多媚,

5、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夏歌(选一)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 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见古文学145页,南朝民歌的特点: 南朝民歌大都是情歌,且多作女子口吻。 一、从形式上,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 二、语言清新自然。 三、双关语的广泛运用。如子夜曲“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如残机,何悟不成匹。” 丝:谐“思”音。译文:我们刚刚相识得时候,两颗心都是一样的渴望彼此。把丝线放入织机,哪里还愁织不出布匹呢要点见教材34页,魏晋南北朝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创作小说成为一种风气,作品的数量增加,据统计,现所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约有五十余本,而且形成了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两大类别。,在志人小说中,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最重要的一部。主要记述东汉至东晋时期文人名士的言行。 刘伶病酒虽短,却将刘伶及其妻子的性格特征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体现了世说新语语言简洁的特点。见古文学3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