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545384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分析(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表卷物理试题卷和卷,卷 区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山西 陕西 江西 山东 广东 安徽 福建 -粤 闽 湘 鄂 赣 鲁 豫 冀 晋 陕 皖卷区 云南 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宁夏 新疆 重庆 四川-滇 黔 陇 青 黑 吉 辽 蒙 藏 疆 渝 桂 川 宁,2015年新课标1卷试题结构,新课标卷的主要变化,选择题:数量(78),分值(4248),不定项选择题单选+多选(5:3),突出基础性,体现覆盖面,降低得分难度,力电基本均衡,加大对必修2的考查力度 实验题:分值(1815),一力(6)一电(9)突出创新性和探究性,体现课改特色,不拘泥于大纲要求,力学实验仪器的考查范围拓宽

2、,电学实验的分值及难度略高 计算题:分值(3832),一力一电,力学计算侧重于必修1匀变速运动规律或牛顿运动定律,考点相对固定,电磁学计算侧重于组合场(磁场)或复合场,变数增大(考点、次序、难度、分值);对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要求较高 选考题:分值(1215=6+9),填空或选择性填空(5选3)+计算,要求提高,难度加大,延续抓主干带细节的考查风格。,命题指导思想,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

3、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新课标卷考点分布,选择题部分:物理学常识或物理学史知识、运动图像、力与运动的关系、曲线运动、天体运动、功能关系、电场磁场的性质、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交流电与变压器 实验题部分:力学探究类实验,电学拓展类、设计类实验 计算题部分: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带电粒子在电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综合问题 选考题部分:33模块: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气体实验定律;34模块:振动图像、波动图像与波动方程、光的折射与全反射;35模块:原子物理、核物理、波粒二象性、动量守恒定律,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新课标I卷

4、,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新课标I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5年选择题分析_全国I卷(江西、湖北等地用卷),小结:,连续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II (估算能力的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II

5、静电场及其性质物理学史、物理方法 考查4次: 电磁感应 理想变压器、交变电流 考查3次: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II 平抛或圆周运动动能定理、功能关系II 考查2次: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磁感应强度、安培力II,5年实验题分析_全国新课标I卷,等效替代法测微安表内阻 (5分),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5分),测量动摩擦因数(光电门) (7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6分),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的速度 (6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光电门+测加速度) (10分),测定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10分),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档内电阻 (8分),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安箱法) (9

6、分),改装、校准毫安表+电路故障 (9分),考查重点:仪器仪表的读数与使用、实验原理与设计方案(一般提供原理图)、器材的选择、操作步骤、数据的记录表格、数据的处理技巧(图线法),误差的分析与控制方法、实验的改进、故障的分析判断等。,5年计算题与选做题分析_全国新课标I卷,多阶段匀变速运动组合问题 (13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组合场) (19分),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 (14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电场中的运动 (18分),两体牵连运动问题 (13分),力与运动(联系实际)(12分),(类)平抛+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20分),电磁感应(动力学)(19分),安培力+力的平衡

7、+胡克定律(12分),两体、多阶段匀变速运动组合问题 (20分),力学计算侧重于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图像、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多体多态问题,考查范围未突破必修1内容;电磁学计算侧重于电磁场单一场、组合场、交变场、复合场,也可能涉及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考查重点在选修31。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从能力、规范、策略、技巧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特别要重视对信息加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二、能力要求,物理学科的能力要求: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

8、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能力要求在不同题型中的体现,能力,选择题(理解、推理),实验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计算题(建模、综合分析、应用数学知识),10-13年 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双向细目表.xls,1、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 几何作图能力 图像分析能力 应用函数方程的能力临界、极值、通项,252012课标全国卷如

9、图,一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在柱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图中直线在圆上的a点射入柱形区域,在圆上的b点离开该区域,离开时速度方向与直线垂直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3R/5.现将磁场换为平行于纸面且垂直于直线的匀强电场,同一粒子以同样速度沿直线在a点射入柱形区域,也在b点离开该区域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1)几何作图能力,物理知识的应用,数学知识的应用,2014新课标全国卷 21,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处

10、的电势分别用M、N、P、F表示,已知MN,FP,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 A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 B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 DP大于M,解析 本题考查了电场问题根据题意,点电荷Q必在MN的中垂线和PF的中垂线的交点处,过F作MN的垂直平分线交MP于O点,由几何关系可知ON恰好垂直平分PF,故点电荷Q一定位于O点,A项正确,由正点电荷的等势面分布特点可知B项错误;因为是正电荷形成的电场,将正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C项错误;因为是正电荷形成的电场,越靠近场源电荷的等势面电势越高,D项正确,(2)图像分析

11、能力获取信息、表述规律、处理数据,13年,(2)图像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表述规律、处理数据,14年,(2)图像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表述规律、处理数据,15年,(3)应用函数方程的能力,12年新课标卷24.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已知存在一临界角0,若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

12、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0。,2、分析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物理学科解题的一般思路与步骤:前提(状态、过程、情景)、模型(语文物理)、依据(规律或结论)、甄别、方程

13、(物理数学)、推理或计算、结论、完善,一个良好的思维程序应该是:,逐字逐句 细致审题,将“文字表述” 转化成“物理情景”,确定研究对象 建立模型,分析过程 画出草图物体受力图运动示意图,找到特征 挖掘出隐蔽条件,寻找规律 列出方程,推得结果 讨论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考解题时的得分率,近年命题双向细目表,知识背景频繁变化的真正用意是敦促高中教学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对独立分析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求。,2013年新课标卷25,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4、,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知识的系统性、方法的灵活性、思维的逻辑性,2014年新课标卷25,2015年新课标卷25,3、实 验 探 究 能 力,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

15、进行分析和评价; 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五“能”三“会”六“能”三“会”两“提高” 高考考的是实验与探究能力,而不是考实验本身!,以课标为准,不局限于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高考对实验能力的具体要求,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的能力知道实验的基本事实(目的、装置、过程及结论),理解实验原理、制定主要实验步骤的依据及实验结果的意义,能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等。 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妥善安装装置,知道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能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选择仪器,知道中学物理实

16、验常规,懂得安全规则,了解操作规程,能按照设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有序操作,并能妥善处理实验中的偶然事故等。 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会合理设计数据记录表,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分析比较复杂的实验,将其操作过程分解为几组简单的操作过程,会应用函数式、图像法等数学手段,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实验结论,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会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和常见故障,能对实验方案和结果进行评估反思,具有对结果进行质疑、改进实验方案的意识,能发现、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等。 运用已学知识,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掌握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比较法、替代法、补偿法、微小量积累法、物理量的变换、各种近似处理等),掌握通用的操作技能、方法,具有从事实验研究的一般素质,能按要求设计新实验或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某种设想,进行科学探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