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共41张)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3537463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共41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共41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共41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共41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共41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共41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共41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邓小平,邓小平理论,20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三次巨变,孕育了三位伟人,形成了三大理论:,导语分析:,孙中山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专题主旨: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11年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9时30

2、分),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孙中山”惯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在北京逝世,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一看三民主义】了解三民主义的概念及背景,1、三民主义的概念:是孙中山倡导的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

3、需要的救济方法。胡适,2、三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905年,思考:从时局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概况(1895-1911)年均投资:687万;年均办厂:17家,材料二:,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经济上: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材料三:,思考: 1900年后中国思想界有什么新的变化?,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兄弟(孙中山)把它译作“民有”、“民治”、“民享”。这就是兄弟(孙

4、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The gove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and for the people。,林肯,材料四:,未实践 西学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1)鸦片战争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提出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了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洪仁玕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 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 (4)19世纪60年代产生

5、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结果如何?,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材料五:,由“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1894年,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

6、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上李傅相书1894年6月),1896年断发后的孙中山,(1)政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 (以华制华的政策),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要求反帝,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等救亡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2)历史教训,三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905年,(3)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主观上: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和丰富的革命实践,(3)思想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三民主义产生的 时代背景:1905年,【二看三民

7、主义】深刻领会三民主义的精髓和意义,1、三民主义的提出:,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实现民族独立,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定地价,原价归主、涨价归国,逐步实现国民共享,(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核心,前提,补充和发展,2、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材料一: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同盟会宣言(1905),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8、孙中山(1906),2.局限性:,1.实质:,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认为推翻清政府就能起到反帝的作用。),民权主义,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1905年),材料二: 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1906),1.实质:,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民主共和制,2.局限性:,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民生主义,材料一: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

9、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同盟会宣言(1905),(“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1.实质:,3.后果:,2.局限:,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固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

10、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不必管他兄弟最信仰的是定地价的办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人民也渐富足 了。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据材料分析孙中山要解决什么社会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要解决什么矛盾?在解决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反对什么?民生主义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 中共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耕者

11、有其田。,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夺富人之田为己有”。通过核定地价,逐步限制和削弱地主阶级,逐步实现土地国有,以实现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请思考:三民主义有何局限性?,民族主义: 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民权主义: 没有规定民众的基本权利 民生主义: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暴力推翻清王朝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国民主权,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2、三民主义的内容,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是抽象的民权,不可操作,解决土地问题反映孙中山

12、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平分土地,革命对象,革命目标,巩固政权,3.评价,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积极 它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 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即反映了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局限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主张。 没有废除封建

13、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是由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决定的),第一组历史图片,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 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20世纪初到20年代,世界和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成立,第二组历史图片,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

14、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变,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1.背景:,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要求改变斗争策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使孙看到了新 的斗争方向,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接受中共的主张,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三看三民主义】感悟三民主义的与时俱进,(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准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代表中,共产党员占14%,2.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孙中山制定全新政策:,3.内容:,明确反帝,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

15、,更关注农工,两个三民主义相同点有哪些?新三民主义怎样才能实现?,(1)相同: 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作用: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怎样才能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 大 政 策,新 三 民 主 义,民族,民权,民生,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普遍的民权,建立各革命阶级联盟,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4.评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发展。,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

16、大的转变,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2)局限性,(1)进步性,1.孙中山在1906年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 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