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复习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537127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复习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 2发展:全国各地学生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3高潮: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3)口号: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 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我们要,(5)五四

2、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五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 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 艘游船上),(3)参加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中共一大的内容: 1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 2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3、(5)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1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3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第11课 北伐战争 1、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1)时间:1924年5月 (2)地点:广州黄埔。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宗

4、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 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2、北伐战争: 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主战场:湖南、湖北。经过: 1: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浮主力。 2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3福建战场:攻入浙江,上海。 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 1927年初,国

5、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建立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 2国共合作,成功有力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 3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在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 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6、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 (1)背景:“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地点:湘赣边界。 (3)经过: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开始攻占县城,损失严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 (4)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5)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 1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2是中国革

7、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 红军长征的开始: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2)出发地: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3)结果;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革命处于生死关头, 毛泽东有了一个重大决策;放弃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2、遵义会议: (1)内容:解决了取消了肯定了确定了确立了 (2)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长征的胜利: (1)

8、经过:江西瑞金渡过湘江强度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经甘肃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 1、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加剧:(1)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 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

9、营,占领沈阳城。 影响: a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b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 (2)伪满洲国建立。 (3)华北局势危急。2、西安事变: (1)背景: A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B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C张,杨出于爱国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要蒋联共抗日。 D蒋拒不接受,并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A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10、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第十五课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1、宁为战死鬼: (1)卢沟桥事变:A时间: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 B卢沟桥战略位置: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方的唯一通道, 成为中日必争之地。 C事变影响: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见书第77页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D英雄壮举: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背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 (3)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占

11、南京之前,为逼国民政府投降, 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2、不作亡国奴: (1)时间:1937年12月。 (2)概况:1屠杀方式残忍: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 有的被当作拼刺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2屠杀人数多:30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给人类怎样的启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真相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珍惜生命,反对战争;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罪恶,而且企图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他们

12、这种歪曲,否定历史的行经,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感情, 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应引起我们对军国主义复活的高度警惕。,第十六课 血肉筑长城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三次重要战役: (1)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中,山西平型关, 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中,山东台儿庄,李宗仁指挥。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最重大的胜利。 (3)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 A原因: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B简单经过: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 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 C意

13、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2、中共“七大”的召开: (1)主要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A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B明确抗战胜利后中国走向何处等问题。 (2)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3、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A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团结抗战。 B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中共领导的八路军,等抗日武装, 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对抗战胜利起了决定

14、性作用。 C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方针,牵制日军起了作用。 D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E 得到了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援助。,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牵制了日军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 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的压力, 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

15、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十七课 内战烽火 1、重庆谈判:(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目的: A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为了欺骗人民。 (2)毛泽东谈判的目的: A为了争取国内和平。 B也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又称会谈纪要。 2、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央在毛泽东, 周恩来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 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取得了清化砭等战役的胜利, 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3、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意义: A揭开了

16、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第十八课 战略大决战1、三大战役的胜利: 影响:A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B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占锦州,截断敌人向关内的退路。 作用:解放了东北全境。(2)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率领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 作用: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3)平津战役:华北和东北人民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作用: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1)意义:A埋藏了。B它捍卫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