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复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533599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复习(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萦纡 城阙 宫阙 阙如 上阕 旌旗 踌躇 衾寒 绰约 迤逦 凝睇 鼙鼓 崔嵬 潺湲 麋鹿 糜烂 奢靡 靡靡之音 靡日不思 望风披靡 蛟龙 华裔 拟人 酌酒 斟酌 勘探 不堪回首 踯躅(徘徊不前) 契机 锲而不舍 追溯 朔风凛凛 缄默 谛听 箴言 坐以待毙 祠堂 侍候 伺候 伺机而动 落寞 漠不关心 载重 千载难逢 堵塞 塞子 边塞 鬃毛 虬髯 渡口 渡过难关 欢度春节 忧心忡忡 斑驳陆离 班师回朝 明信片,名句积累 1回眸一笑百媚生,( )。 2 ,惊破霓裳羽衣曲。 3玉容寂寞泪阑干, 。 4 ,太液芙蓉未央柳。 5七月七日长生殿, 。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 6帝子降兮北渚,

2、 。 袅袅兮秋风, 。 7人生亦有命,( )。 8酌酒以自宽,( )。 9心非木石岂无感? 。 10映阶碧草自春色, 。,11 ,两朝开济老臣心。 12出师未捷身先死,( )。 13 ,中原北忘气如山。 14 ,铁马秋风大散关。 15出师一表真名世, 。 16小楼一夜听春雨,( )。 17矮纸斜行闲作草,( )。 18夜中不能寐, 。 19宫女如花满春殿, 。 20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云中谁寄锦书来? ,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鉴赏、阅读蜀相,完成4一5题。(6分 每小题3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

3、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1、对这首诗中的诗句的 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 . “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复兴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指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C,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B 颔联由远及

4、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 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 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B,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步骤3,步骤4,步骤1,步骤2,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

5、要分析。,1,解释字 2,解释话。3,答手法。4,答意境和思想感情,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尽”在句中意为全部。凯旋之后,士兵全部都穿着华丽的衣衫 。 “满”字意为布满、占满。像花一样的美人布满了整个宫殿。 “尽”字、“满”字,写出了凯旋之后越国从士兵到君王之间的奢侈享乐生活。,艺术手法鉴赏,1、对比手法。古越的热闹、繁华与现在 的荒凉、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一种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2、借古讽今。通过揭示越国由繁华至衰败的原因从下至上的奢侈,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3、虚实结合。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联想 和想象,写出越国的繁

6、华,虚实相生。,第二单元,纤尘 霰 黄浦江 黄埔军校 青枫浦 捣衣砧 娴熟 讣告 延宕 围歼 喧闹 寒暄 寂寥 应届 作坊 着陆 湮没 饮马 拾级而上 栋梁 黄粱美梦 贻误战机 贻笑大方 怡然自得 忽已瞑 殷红 殷岩泉 澹澹 天台山 金柝 拆开 天崩地坼 厮杀 苦心孤诣 编纂 绿草如茵 怙恶不悛 垆边 皓腕,名句默写,1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 2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 3 白云一片去悠悠, 。 ?何处相思明月楼? 4 斜月沉沉藏海雾, 。不知乘月几人归, 。 5 鹿门月照开烟树, _。_,惟有幽人自来去。 6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 。 7

7、,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 。 8 千岩万转路不定,_。,9 ,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 10、 ,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11、春水碧于天, 。垆边人似月, 。 12、 ,阴阴夏木啭黄鹂。 13、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 ,官应老病休。 14、自胡马窥江去, , 。 15、二十四桥仍在, , 。 ,年年知为谁生? 16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7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旅夜书怀 延伸: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

8、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月下,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叶孤舟竖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江流奔腾.如此开阔的环境,如此孤独的小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表现了诗人被贬后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之情.,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

9、诗人怎样的情感?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参考答案:(1)天地之大反衬出沙鸥之小,又是孤零零的一只,表达了诗人漂泊孤寂的痛苦之情。(2)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写出了景色雄浑阔大,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也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靠的凄怆心情。,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

10、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

11、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昔日的景象跟现在的景象一样吗?,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无声冷月 桥边红药,对比,昔盛今衰,昔日的富丽繁华成为今日荒凉萧索的有力反衬。,效果,如今的扬州城,一片荒凉破败,这是实景,昔日的扬州城呢?,虚景,存在于词人的想象中,现实中的景和想象中的景交织在一起,共同表达同一种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叫虚实结合。,小结:大家看这首词有哪几种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情景交融,除了这些表现手法,还有修辞手法吗?,“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拟人手法,“胡马窥江”借代、拟人手法,“清角吹寒”和“冷月无声”通感手法,这首

12、词用了这么多的艺术手段,但却表达了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 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感时伤乱,第三单元,将进酒 恣欢谑 虐杀 沽取 估量 钟鼓馔玉 编撰 编纂 千金裘 享受 短景 雪霁 渔樵 憔悴 谯楼 礁石 寂寥 寥廓 姓廖 寒宵 云霄笙箫 萧瑟 潇洒 睚眦必报 蔓草 藤蔓 谩骂 怆然泪下 缜密 慰藉 引吭高歌 亢奋 箜篌 颓废 瘦蛟 淫威 沉浸 颤栗 战栗 雕琢 恰似 雕栏玉砌 沏茶 凋残 稠密 风流倜傥 阑珊 押解 一筹莫展 燎沉香 燎原 火燎眉毛 溽暑 褥子 繁文缛节 舟楫 编辑 辑录 缉拿 芙蓉浦 清风浦 冠心病 星宿 干宿雨 住了一宿 部署 哈密瓜 樯橹 蔷薇 薜荔(常绿藤本植物),名句默写,,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钟鼓馔玉不足贵, 。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岁暮阴阳催短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 。,夷歌数处起渔樵。 ,人事音书漫寂寥。,芙蓉泣露香兰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