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鼩(jiangjie)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527333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鼩(jiangjie)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树鼩(jiangjie)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树鼩(jiangjie)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树鼩(jiangjie)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树鼩(jiangjie)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鼩(jiangji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鼩(jiangjie)(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 鼩 (sh q),世界上最能喝酒的动物笔尾树鼩,contents,一、分类分布,1.分类:兽类树鼩目树鼩科树鼩属自1922年对树鼩研究以来,其分类学地位就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但是,目前普遍认为树鼩是在大约第三世纪,从食虫目向灵长目演变过程中,幸存保留至今的少数几个灵长目的原宗,属灵长目,原猴亚目,树鼩下目的树鼩科。,2.分布:树鼩科下分2亚科6属47个种和约100个亚种。主要存在于南亚及东南亚地区。我国的云南、贵州、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二、形态特征,外形似松鼠,体毛栗黄色,体小,吻细长,眼大,耳较短,头骨的眶后突发达,形成一骨质眼球,脑室较大。 成年体重120150g,身长192

2、0cm,尾长16cm,解剖学上特点是耻骨与坐骨左右形成1公分软骨接合部,鼓骨包已形成;犬齿细小,前臼齿宽大,齿式为2133/2133=36;眼窝与颞窝隔开。 前后肢明显可见五指(趾),且大拇指与其它四指略有分开、相对。,三、生活习性与生物学特点,杂食性动物 常以植物果实、种子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喜吃甜食如蜂蜜,有较强的肉食性。 昼行性,主要在晨昏活动 中午活动较少,一般单独活动 ;晚上卷缩在笼的一角,以尾裹颈而睡。 喜树栖 常在树上或土堆中筑巢。 胆小易惊 如长时间受惊,处于紧张状态时,体重下降,睾丸缩小,臭腺发育受阻,当臭腺缺乏时,母鼩产后吃仔生育力丧失。,树鼩把猪笼草当成“厕所”和“餐

3、厅”,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印尼婆罗洲岛观察猪笼草时,偶然发现了这种现象。并且树鼩在离开猪笼草之前,会用生殖器在叶边上磨擦,留下气味标记,之后便会经常光顾这个“植物厕所”,并且还舔食猪笼草的花蜜。,四、繁殖特点,季节性发情。每年47月为生殖季节,发情期8 39天,妊娠期4150天。 繁殖能力强,胎仔数为24只,产后即可发情。 初生树鼩全身无毛,皮肤粉红,眼闭,只会蠕动,56天开始长毛,1421天开眼,3周开始走动,4周可跳动,56周断奶而独立生活。,五、利用价值,(一)经济价值毛皮尚可利用,但价值不大,常作为“次松鼠皮”出售。 (二)科研价值我国对树鼩的研究较晚,从上世纪60 70 年代

4、开始,主要用于教研学和动物学的研究。1975年首次在医学上进行尝试。,睡眠机制的研究,脑缺血性病理模型,生殖生物学和免疫学,有关病理(特别是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树鼩在科研上的应用,进化学方面的研究树鼩是一种低等灵长类,在食虫类向灵长类进化中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它无疑是研究进化的好材料。主要从四肢结构及行走方式、骨骼结构、染色体特点这几个方面来研究,为研究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动物的社会行为学研究树鼩是一种典型的社群性动物,因此可以以树鼩社群为对象研究灵长类动物的父系行为意义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树鼩的大脑较发达,多用于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如对大脑皮质的定位,嗅神经、纹状体颞皮质,小脑核闭的

5、形态,小树鼩的小脑发育、视觉系统、神经血管的研究,神经节细胞识别能力,口腔粘膜感觉末稍研究,神经系统的多肽、应激等研究 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树鼩体型小、繁殖快、易驯养和饲育,新陈代谢比犬、鼠等动物更接近于人,解剖结构也更近似于人,医学生物学用途很高。,睡眠机制的研究 有关病理模型的建立 1)肝炎病毒模型的建立。目前已建立了HAV/HBV/HCV/HDV的树鼩感染模型。 2)轮状病毒、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等的树鼩感染模型。 3)化学的致癌,特别是黄曲霉毒素致肝癌的研究。 生殖生物学和免疫学 脑缺血性动物模型,科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树鼩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特别是病毒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但树鼩的实验动物化是制约其前进的一个重要障碍。,如何建立健康树鼩的质量标准,普通级树鼩繁殖种群建立,树鼩遗传稳定性,树鼩疾病动物模型检测新方法的技术储备,树鼩剖腹净化与清洁级种群的建立,HBV/HCV 体内外感染模型制作规范与评价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