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症八版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519269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病综合症八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肾病综合症八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肾病综合症八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肾病综合症八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肾病综合症八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病综合症八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综合症八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病综合征,一、概述 1、定义: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NS)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明显水肿为主要特征。“三高一低”。 2、分类 按病因: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3类。 按临床:原发性肾病分为单纯型和肾炎型。 按病理:微小病变性、系膜增殖性、膜性、膜增殖性及局灶硬化等。,3、发病情况: 年龄: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儿童,以35岁为发病 高峰; 性别:男多于女,比例为3.71。 预后:预后转归与其病理变化关系密切。微小病变 型预后最好,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和系膜毛细血 管性肾小球肾炎预后最差。,西医发病

2、机制,西医发病机制,病理,病理,正常肾小球结构模式图,本课件所用病理图片均摘自邹万忠主编.肾脏病病理图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病理,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模式图,病理(模型),正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左)正常,(右)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消失,正常,NS患儿,病理(光镜),PASM-HE400 正常肾小球,PAS400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病理(电镜),EM13000 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变平,这是该病的特征性病变,EM8400 正常肾小球 显示正常的肾小球基底膜(BM),内皮细胞(En),足细胞(P)及足突(FP),病生与临床,大量蛋白尿,正常尿中有少量蛋白质: 通常100mg/(

3、M2d); 200mg/d为异常 NS:定性+;定量50mg/(kgd),病生与临床,大量蛋白尿,病生与临床,大量蛋白尿,原因,病生与临床,大量蛋白尿,原因,病生与临床,大量蛋白尿,原因,病生与临床,对机体的影响,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尿中多种蛋白丢失的影响 血清转铁蛋白 铜蓝蛋白 锌结合蛋白 甲状腺结合蛋白 25-羟胆骨化醇结合蛋白 皮质醇结合蛋白 IgG、补体旁路B因子 脂蛋白酶:脂代谢改变、抗凝血酶、纤溶有关 因子,高凝状态大量蛋白尿尤其是持续者可致肾小管间质改变,病生与临床,血浆白蛋白 5.72mmol/L),主 要 危 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导致肾小球硬化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4、,高脂血症,三、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1)单纯型肾病:具备四大特征。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常在+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儿童30g/L ,婴儿25g/L)。高胆固醇血症(血浆胆固醇:儿童5.7 mmol/L,婴儿5.2 mmol/L)。其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 血症为必备条件。,(2)肾炎型肾病:除单纯型肾病四大特 征外,还具有以下四项中之一项或多项。 明显血尿:尿中红细胞10个/HP(见于 2周内3次离心尿标本)。高血压持续或 反复出现(学龄儿童血压13090 mmHg(17.3/12kPa),学龄前儿童血 压12080mmHg(16.0

5、/10.7 kPa),并 排除激素所致者。持续性氮质血症(血 尿素氮10.7mmol/L,并排除血容量不 足所致者。血总补体量(CH50)或血C3反复降低。,临床并发症,免疫功能低下 全身水肿和循环不良 蛋白质营养不良 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气管炎、肺炎、腹膜炎、皮肤感染,感染,临床并发症,低血容量和休克,原因,体液调节机制差,强利尿剂和大量放腹水 大量长期使用了激素降低了保钠作用 白蛋白20g/L难以维持正常血容量 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 长期免盐或低盐,临床并发症,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鉴别诊断: (1)急性肾小球肾炎 相同点:均以浮肿及尿改变为主要特征.不同点: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以蛋

6、白尿为主,浮肿多为指陷性。急性肾炎-浮肿、血尿、高血压。以血尿为主,浮肿多为非指陷性。,(2)营养性水肿:严重的营养不良与肾病均可见指凹性浮肿,小便短少,低蛋白血症。但肾病有大量蛋白尿,而营养性水肿无尿检异常,且有形体渐消瘦等营养不良病史。(3)心源性水肿:严重的心脏病也可出现浮肿,以下垂部位明显,但呈上行性加重,有心脏病史及心衰症状和体征而无大量蛋白尿。(4)肝性腹水:肾病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此时应与肝性腹水相鉴别。肝性腹水以腹部胀满有水,腹壁青筋暴露为特征,其他部位无明显浮肿或仅有轻度浮肿,有肝病史而无大量蛋白尿,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西医治疗,治疗要点,休息 营养 限盐 12g/d蛋白质

7、 2g/(kgd) 抗感染 利尿 降压或对症处理(包括严重病例处理),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要点,短疗程 812周目前国内通行长程治疗9月1年以上 中、长疗程 针对肾炎性NS复发性单纯性NS难治性肾病,激素疗效判定,治疗,以泼尼松1.52mg/(kgd)(最大量60mg/d)治疗8w判断:激素完全效应(敏感型)激素部分效应(部分敏感型)激素无效应(耐药型),完全效应:对激素敏感,水肿消退,尿蛋白转阴; 部分效应:对激素敏感,水肿消退,尿蛋白+; 无效应:对激素耐药,尿血白+;,远期疗效反应: 基本痊愈:尿蛋白持续阴性,停药已达3年以上。 完全缓解:尿蛋白持续阴性,停药未足3年。 部分缓解:尿蛋白

8、持续+。 未缓解: 尿蛋白持续+以上。 复发及反复:复发指完全缓解后7天内至少三次尿蛋白定性+;反复指在治疗过程中,尿蛋白转阴后出现以上同样变化。 频繁复发:指短疗程结束后,半年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以上者。 激素依赖:对激素敏感,用药后缓解,但减量或停药4周内复发,除外感染或其他因素,恢复用量或再次用药仍然有效,并重复3次以上。,常见的副作用有以下几种: (1) 类似肾上腺糖皮质功能亢进症: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呈向心型肥胖,四肢相对瘦小,全身出现多毛、痤疮样皮疹、四肢乏力、消肿、低血钾、尿糖等症状。 (2) 感染:长期大量使用可以降低机体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加了细菌和真菌的感染机会,并

9、能使原有结核病灶发生活动和扩散 (3) 诱发或加重溃疡:激素有刺激胃酸分泌,减少黏液分泌,降低胃黏膜抵抗力,可诱发胃溃疡或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急性胃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 骨质疏松:长期大量激素治疗可增加钙的排泄量,抑制维生素D的作用及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骨折。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治疗的病人应同时补充足够的钙剂和维生素D。 (5) 精神症状: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可出现兴奋、失眠、易激动甚者出现轻度精神病症状。 (6) 反跳现象:有些疾病在应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得以控制或缓解后,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出现原有病情的皮损复发和加重的就叫反跳现象。 (7) 易复发:局部外用激

10、素治疗亦有疗效快的特点,但复发率高,缓解期短。,免疫抑制剂:用于难治性肾病与激素毒、副作用显著者。 (1)环磷酰胺,23mg/kgd,口服疗程812周,总量不超过200250mg/kg。 近期毒副作用有WBC秃头,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出血性膀胱炎;远期毒副作用:性腺损害致不育(主要见于男孩)。 (2)苯丁酸氮芥0.2mg/kgd,疗程6周,总量不超过10mg/kg。 近期副作用有WBC,远期毒副作用有性腺损害致不育,肾Ca,白血病。,抗凝疗法:酌情使用潘生丁,阿司匹林,肝素,尿激酶等。,难治性肾病的治疗 难治性肾病包括激素治疗8周无效应者,以及勤复发及激素依赖者而言。 对激素耐药者可采用以

11、下几种方案: 1. 8周无效则应将激素改为12mg/kg隔日服(每次不超过60mg)而逐渐减量长期维持,可持续数年。 2.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剂量1530mg/kg最大不超过1克。溶于葡萄糖液内30分钟滴入,每日或隔日一次,三次为一疗程。用药前要血压正常,无水和电解质紊乱。冲击前停服泼尼松,冲击后48小时再用,并缓慢减量、方法同前。 3.加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勤复发病例的治疗 1.更长疗程的小剂量隔日用药,用量参考复发时的用量。 2.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其它药物治疗:1.左旋咪唑:原用于抗蠕虫。作为一免疫调节剂自1980年后用于肾病治疗。目前常用于激素的辅助治疗,用于勤复发或依赖的病例

12、,尤当临床常发生感染的病例。剂量2.5mg/kg隔日用药可用药数月,此药副作用轻微,可表现为胃肠不适、流感样症状、皮疹、中性粒细胞下降,停药即可恢复。,2.血管紧张素II转换酶抑制剂:鉴于此类药物有助于缓解肾小球内高血压和缓解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的问题,卡托普利用于蛋白尿的报告日益增多。用中应注意其毒副作用:高钾血症、白细胞减少、皮疹、发热、间质性肾炎等。,一、预防 1尽量寻找病因,若有皮肤疮疖痒疹、龋齿或扁桃体炎等病灶应及时处理。 2注意接触日光,呼吸新鲜空气,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皮肤及外阴、尿道口清洁,防止皮肤及尿道感染。,预防与调护,二、调护 1水肿明显者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 2显著水肿期和严重高血压时应短期限制水钠的摄入,病情缓解后不必继续限盐。活动期供盐12g天。 3水肿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1.52.0gkg,避免过高或过低。 4水肿期,每日应准确记录病儿的出入量、体重变化及电解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