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深化改革后的社会行业变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50590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深化改革后的社会行业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谈深化改革后的社会行业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谈深化改革后的社会行业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谈深化改革后的社会行业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谈深化改革后的社会行业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深化改革后的社会行业变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谈深化改革后的社会行业变化摘要:新一轮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早已进入深水区,纵观自十八届三中全以来的种种改革措施,我国社会各个行业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改革也将会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色调。关键词:深化改革;体制转型; 新型工业化道路 ;自 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新一轮“改革”浪潮正在席卷着中华大地这片古老而又焕发着生机的热土上。对于这场在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所进行的“改革” ,所有的爱国志士无不发表热议给和给与精神与行动上的支持。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出“改革”一直都是党和国家的主色调,然而在以习近平主席为中心的新一届

2、中央领导集体对待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又给出了怎样的一副“良药”呢,这将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所需要关注的焦点。在对和李总理所进行的改革议论之前,我们有义务来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位中国领导人所进行改革的措施与其成果。从中国成立以来的领导人的行为风格中找寻,作为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所应具有的品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领导集体面对侵华战争和国共内战所造成的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团结各党派各民族,集全体中华民族的力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错误,但在

3、当时世界上没有成熟的社会主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现错误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到 20 世纪 70 年代,以邓小平为中心的领导集体开始了中国的第二轮改革,也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经济从此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到后来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现如今的“群众路线”中国的改革之路从未中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改革则兴,固守则殆。在中国, “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以往的改革把肥肉都吃掉了,现在只剩下骨头可以啃了。骨头虽然难啃,但政府有决心也有毅力去啃硬骨头,现如今的改革早已进入了深水区,党和国家不会走老路也不会走邪路

4、,摸着石头过河,必然是一场壮士断腕的改革之路。农业第一产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农业大国,以农立本,例数各朝各代无不把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我国自 78 年小岗村“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拥有使用权,这一土地政策实施以来,在以往的 30 多年里确确实实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成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连年持续增长,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如今经济发展到现在的中国,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小农性质的土地政策早已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经济了,农业的发展进程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明显的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步调也仅仅是能够保持一致罢了。集约化、

5、产业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已经对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构成了威胁,这对农业的产能结构而言是威胁,但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对我们每一位农民来讲确是一件福音。在不久的将来大型的产业化的农业遍地开花,将会最大程度上的解放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性收入,也将从根本上解决现如今让人人自危的“食品安全”问题。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从源头到生产加工到市场,它的每一步都是可溯源的,都可以查到食品的每一生产环节,把食品生产置于阳光下,从根本上挽救已经因“安全问题”而困扰的农业发展。而这一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的行业在如今的中国是大有可为的一片广阔天地,热议的“就业难”问题也会随着农业新的领

6、域的开发而有所缓解。工业第二产业。在中国到底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还是“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直是一个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疾。我国政府早早的就以明确而坚决的姿态告知全国各工业行业,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必然在中国没有发展前途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是唯一也是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道路。然而理想总是很美好的,但现实却很骨感。在中国的很多大中小城市和企业把中央的明令要求弃若罔闻,只求“面子工程” “在任功绩” ,千方百计拉投资拉赞助,把利益放在首位,不管不顾只为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只为个别领导官员的“平步青云” ,事实是当地的环境污染了,民众怨声哀悼。为一时的眼前利

7、益而放弃了长远利益,这种“塞源而欲流之长,伐木而求木之长”的掩耳盗铃式做法,最终还是人民群众为之买单。为此,党和政府此次的“深水区改革”必然也定会首先拿这些领域横刀立马,责令相关城市和企业关闭落后产能,国家财政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扶植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高效节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劈荆斩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将会出现新的历史局面。以往“电力、航空、银行、铁路、能源”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对非公有制经济有着严格的进入门槛,而现在的中国则急迫的需要一只新鲜的血液的注入。自此后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也将可以和公有制

8、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进一步减弱“行政计划”在经济中的指导地位,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有效的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描绘了一张清晰的蓝图。届时,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会更多的活跃在各个经济领域,为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提供补课替代的坚实堡垒。 “小而美”的中小型企业也必将会在中国各地开花结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服务业第三产业。新的中国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其在第三产业中所产生的涟漪无疑是各个产业中最为有效度的领域。对传统的落后服务业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要求,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将会在这里被

9、彰显的淋漓尽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信息产业应景而生,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固守传统的企业而言是一场痛彻心扉的浴火更是一次中小企业对自身命运的洗礼,不成功便会被市场经济所无情的淘汰。 “线上+线下 ”的商业模式在一步步的市场危机的逼迫下,已经被各个中小型企业所接受,在专心做好传统“实体店”产业的同时,争取“网络市场”上的经济利润份额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家所达成的共识, “万达地产与阿里巴巴”的结合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传统产业搭乘现代网络顺风车的成功案例。在广阔的服务产业中,最为吸引人目光的领域便是“转型” ,如何从落后的传统经济体制中脱身而出,华丽转身以“创新、特色、环保、高效益”铸就自身的品牌效

10、应,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在为国家的经济做贡献的同时也进一步的走出企业自身的转型之路,这也将是改革的必经之路。服务产业中,如何最大效度的整合零散的市场资源,如做强做大,企业在借助政府财政扶持的同时也要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用两条腿走路,这样才会更快更稳健。一面要努力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另一面更需要适度积极地兼并其它中小企业,与行业中的同类企业强强联合,更好更快的做强做大。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改革”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亘古不变的主旋律,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唯一出路,在改革路上我们不走老路更不走邪路,我们要拿出肯打硬仗,肯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决心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