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厚重文化5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503632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年古都厚重文化5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千年古都厚重文化5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千年古都厚重文化5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千年古都厚重文化5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千年古都厚重文化5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年古都厚重文化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年古都厚重文化5(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千年帝都,主 讲 李 芳,厚重文化,西安简介,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的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西安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 。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 近年来,西安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产

2、业和先导产业。西安市还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十三朝古都,在中国历史上,有20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但是目前被官方采用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主要还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种数量上不同的说法。10朝依照时间次序为: 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1朝在10朝的基础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12朝在11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晋13朝在12朝的基础上加上东汉(献帝6年),其中十三朝之说支持者最多。可以说是现在人们公认的建朝数。,西安著名旅游资源简介西安城墙,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

3、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 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山脚下。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秦

4、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兵马俑,铜车马,大雁塔,坐落于西安雁塔区的大慈恩寺内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砖塔。在武则天年间重建。后又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

5、题记。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是“4A”级旅游景点。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

6、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位之高、价值之广,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 319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 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它坐落于古城西安的三学街。几百年来,经历代征集,收藏,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

7、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其中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的书画墨宝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使碑林增辉添彩。,石台孝经,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东郊半坡村北,1957年在半坡遗址上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它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遗址面积达3000平方米。其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曲江新区的大

8、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唐式古建筑在建筑规模上全国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集中了唐时期的所有建筑形式。拥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集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之大成。位于紫云楼观澜台前的湖面,是大唐芙蓉园集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激光火焰为一体的世界级大型现代化水体景观。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水幕电影(宽120米高20米的水幕),以激光辅助,突出水幕上水的流动质感,利用激光表演组成火焰、水雷、水雾等感官刺激性效果设计,使游人们从视觉、听觉、触觉上感受到这一集声光电水火为一体的绝无仅有的、超震撼的水秀表演。,曲江繁华地 大唐不夜城,位于

9、曲江新区的大唐不夜城,是亚洲最大的文化商业步行街。主体由贞观文化广场,西安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曲江美术馆和曲江国际影城五组文化艺术性建筑组成。其中,中轴景观大道是一条长1500米的中央雕塑群,其上分布着盛世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经典艺术作品等九组主题群雕,立体展现大唐帝国在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至尊地位并彰显大国气象。贞观纪念碑是不夜城的地标性雕塑,由李世民骑马像组成及周围的附属雕塑组成。另外以历史人物、英雄故事为主题的大唐群英谱雕塑是九组雕塑群与现代化的水景、灯光系统、立体交通系统完美结合,多维再现盛唐风范。,曲江池遗址公园,曲江遗址公园,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

10、积1000多亩,水面面积700多亩、是西安市最大的游乐公园。它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设计规划,项目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 它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秦二世陵遗址、唐城墙遗址等,形成大型的城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华清池,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东的临潼骊山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旅游地。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史料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

11、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周幽王最早曾在这里修建离宫。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唐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塔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其正式称谓应为“荐福寺佛塔”,位于西安南门外的荐福寺内。属于保护比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是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建筑之一。 它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

12、教建筑艺术遗产。小雁塔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 小雁塔规模虽不及大雁塔宏大,但环境清幽,风景优美,“雁塔晨钟”是清代“长安八景”之一。如今的小雁塔也以其独特价值吸引诸多的中外游客。,钟楼,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是西安市著名旅游景点。,骊山,骊山是秦

13、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吸引着各代游人。更因秦始皇陵的修建而闻名。这里还有被称为长安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是集自然人文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咸阳武功县,东至陕西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

14、位于周至县境内,海拔2604米。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终南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仰天池,太乙池,太乙池,汉文帝灞陵,位于西安东郊灞河之原,咸阳乾陵,唐太宗昭陵六骏之一,霍去病墓前石雕马踏匈奴,华山,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 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

15、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长空栈道,雪中华山,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明宫往事 Scripts for History of Daming Palace 1、公元635年,大明宫开始建设,始称永安宫(宋吕大防石刻大明宫图) D

16、aming Palace began to be built in AD 635, and was firstly named Yongan Palace(Daming Palace StoneMap by Lv Dafang in Song Dynasty) 2、公元662年,时隔28年,大唐举全国之力再兴土木修建大明宫 28 years later in AD 662, Daming Palace was renovated completely in Tang dynasty. 3、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宫殿建筑群,曾经有17位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 Daming Palace is t

17、he most splendid ancient Chinese palace cluster, where 17 emperors had been dealing with the affairs of state. 4、公元904年,唐末战乱,大明宫毁于战火,都城迁往洛阳 In AD 904, war broke out in the last years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Daming Palace was destroyed in the war. After this, Luoyang became the new capital. 5、公元1907年

18、,日本游人留影于大明宫遗址 In AD 1907, a Japanese visitor took a picture at Daming Palace Relics Site. 6、公元1908年,日本人足立喜六拍摄太液池蓬莱岛遗址 In AD 1908, a Japanese named Adachi Kiroku took photos of Penglai Island site of Taiye Pool. 7、公元1990年,含元殿遗址黄土依旧在,只是变化了时空 In AD 1990, Hanyuan Palace Relics Site was still there after

19、 long history. 8、公元2006年,实施保护工程后的含元殿遗址现状鸟瞰图 In AD 2006, aerial view of Hanyuan Palace Relics Site after implementing the protection project. 9、大明宫出土的文物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excavated in Daming Palace. 10、公元2007年,雨后的大明宫遗址区,行路艰难。 In AD 2007, rough roads at Daming Palace Relics Site after rai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