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道德与法规试题王老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01971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道德与法规试题王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闻道德与法规试题王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闻道德与法规试题王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闻道德与法规试题王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闻道德与法规试题王老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道德与法规试题王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道德与法规试题王老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多选题1. 新闻道德是指()A 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事件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B 内化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品格、习性和意向。C 通过言行表现出来,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的推翻性调节体系D 与其他职业道德形态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对新闻报道行为特殊的规范意义。2. 新闻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为()A 新闻道德对社会道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B 新闻道德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调节作用C 新闻道德是调节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行为准则的总和。D 新闻道德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工作行为起指向作用。E 新闻道德对新闻工作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3. 近代中国新闻道德规范A 记者的“品性”最为重

2、要B 报道务求客观、真实、公正、全面。C 报纸文风要“直抒胸臆”、通俗易懂。D 健全舆论要素4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道德观包括()A 办报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是新闻道德规范的核心。B 人民的报刊和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C 真正的 “好的” 人民报刊, 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D 敢于宣传真理、坚持真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毫不动摇、绝不屈服、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品质。5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界的伦理建设发展A 第一阶段是在20 世纪 80 年代新闻界以维护新闻真实性为主要内容的活动。B

3、 第二阶段是在20 世纪 90 年代开展的以反对有偿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活动。C 第三阶段是进入21 世纪,新闻传媒伦理建设呈现一个全新发展的态势。D 第三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展的以反对有偿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活动。6. 诚实是()A 动机在于传达真信息的行为。B 是自己以为真的也让别人信其为真、自己以为假也让别人信其为假的行为。C 是动机在在于传达假信息的行为D 是自己以为真却让别人信其为假、自己以为假却让别人信以为真的行为。7 诚实的道德价值A 一切诚实的行为,都有利他人、有利于自己、更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发展B 都符合道德目的,边都是道德的、善的、应该的。C 一切欺骗的行为,都有害于他人,也有害于

4、自己,更有害于社会的存在发展D 都不符合道德目的,便都是不道德的,不应该的,恶的。8 良心与名誉的真假对错表现在认知上的矛盾是A 外界与内在的矛盾B 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矛盾C 主观认知与客观效果的矛盾D 主观评价与社会效果的矛盾9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 实事求是C 坚持三贴近D 坚持新闻真实性10 社会主义道德的实事求是要求A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B 坚持新闻真理性原则C 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D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1 新闻媒体格调不高,品味低下主要表现在A 渲染淫秽色情B 传播封建迷信C 炒作以追逐“轰动”效应。D 题材媚俗,远离大众。12 新闻传播

5、内部腐败现象表现为A 有偿新闻B 与权力部门勾结获取政治资本与经济收益C 贪图享乐D 恶性竞争二 名词解释1 公正2 中庸价值3 必要恶4 善恶5 诚实三 简答1 中国近代报人对新闻道德的认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 新闻传播活动中不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的区别?3 采访报道中如何体现“人道主义”原则?4 隐性采访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5 什么是动机效果统一论?四、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1 分,共 22 分) 21 、在以下的案例中,有人认为“华夏时报无德记者骗取坠崖北大女隐私!”请谈谈你的看法。2006 年 4 月 30 日,云南省敌情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发生一起重大车祸,造成6 人

6、死亡、 4 人受伤。死者之一叶坚颖,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其男友、清华大学数学系大四学生朱丽平受伤。当叶坚颖的室友还没有得到这一消息时,华夏时报的一位记者自称是叶坚颖以前的同学,从哈尔滨坐了九小时的车,来北京找叶坚颖玩。叶坚颖的室友接待了她,她和叶坚颖的同学聊了很多关于叶坚颖的私人话题,并拿出相机来拍,鉴于是叶坚颖饿同学,室友们没有拒绝她。后该记者在华夏时报上发表了她同宿舍其他人的谈话,并将谈话中了解到的叶坚颖的一些隐私内容公开发表,还刊登了叶坚颖生前所在的宿舍的照片。后叶坚颖的室友们认为,记者以“叶坚颖的朋友”的名义骗取信息,实属无德。 22 、从新闻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分析以下案例中记者及

7、媒介的行为。2006 年 5 月 15 日新华社发出通告报道:中国食品质量报记者站记者王启明私自聘请朱 XX 、王 XX等人为四川记者站临时工作人员,, 由朱、王等人自己购买生猪并注入后销往肉联厂,同时,将整个过程拍摄成录像带交给汪。汪获取录像带后,于2006 年 1 月 9日要求该厂立即派人到成都核实情况,观看录像带。10 日,汪在给企业人员的电话中称关于该厂收购、 加工注水猪的稿件已经出来了,中央及几家媒体欲报道此事,但自己有能力摆平,不过要花费现金50 万元。后经协商称30 万, 11 日,汪再次打电话到企业,称这件事最迟 14 日便会报道出来。 谎称中央等几家新闻媒体至少要20 万才不

8、会报道, 并要求企业先给 2 万元差旅费以便到北京协调此事。企业“迫于无奈”向汪的私人账户汇入2 万元。 1 月19 日,汪又打电话称,如果企业确定困难,可以先汇10 万元。 1 月 20 日,汪又以记者站的名义,发函到乐山市委、市政府施加压力。1 月 23 日,汪在成都岷山饭店向企业人员再次索要 10 万现金以换回录像带时被抓获。有报道称:因为媒体也要生存,汪启明所为正是某些记者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操作办法首先是获得企业的违法违规证据,然后告知企业, 进而视其情况通告企业的地方行政领导和行业主管领导,在新闻曝光的压力下,企业一般会“主动”提出“辛苦费”或“广告支持”的试探,有时一般是“晓以大义”

9、,并再三声明不会以私人的名义收钱,收钱则开局广告、赞助或发行发票。事实上,这样往往能准确地向收取“发行费”、 “广告费”或者“赞助费”的效果。而像汪启明这样的记者站负责人,对报社有承包广告发行任务,经济收入是硬指标。一多选1. 提高品德的基本方法A 发展经济B 政治清明C 优良道德D 繁荣科教2. 中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工作道德的失衡与错位A 媒介因逐利而堕落;B 社会公器变成私人表达空间;C 新闻传媒报道中的歧视现象突出;D 同情心的普遍缺失;E 新闻传媒内部腐败现象3 新闻媒介格调不高、品位低下主要表现A 渲染淫秽色情;B 传播封建迷信;C 炒作以追逐 “ 轰动 ” 效应4 当前媒体存在的问

10、题A 题材媚俗,远离大众B 语言粗俗,文风欠佳;C 不负责任,信口开河D 平庸轻浮、矫揉造作5 新闻政策与新闻法律的区别A 制定的组织不同;B 实施的方式不同;C 表现形式不同;D 二者调整的范围不同。6 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家确定的新闻自由内容A 采访自由B 刊播自由C 传递自由D 出版与言论自由7 表达自由的 “ 自我统治 ” 理论所涉及的问题A 民主体制中表现的作用。B 社会稳定论。 C 保障信息流通。D 权力监督论。8 清末各报律立法条款的变化及特点A 清末报律关于公民办报条款呈宽松趋势B 报纸发印前须呈送官署的表述,由“ 查核 ” 到“ 存查C 增加了新闻从业者及媒介的义务条款,如不得损

11、人名誉、涉及阴私、有错误须更正等,使报律在内容上更趋完整D 惩处条款刑罚的量刑程度不断减轻,民事化色彩渐浓9 清末报律在实施方面的特点A 清末报律从总体上说还是被接受认可;B 对因报道内容违法者尚能依报律惩处,且处罚渐趋轻缓10 国民党政府时期颁布的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A 出版法; B 修正出版法C新闻记者法D出版法施行细则11 新闻从业者的职务犯罪A 受贿行贿B 非法出版C 敲诈勒索12 我国刑法规定的违反保密法的犯罪A 泄露国家秘密罪B 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 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二名词解释1、新闻工作者品德2、清末报律三简答1 新闻道德的失衡与错位2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的

12、基本要素3 影响新闻道德品德的外部因素4 新闻传播法体系特点5 新闻媒介禁止传播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内容四论述题诚实和欺骗是基本的道德规则而不是道德原则。五应用题1.某电视台在一个名为“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我们在行动 ” 的栏目中,搞了一次暗访 亲历盗墓。为了让观众了解盗墓者究竟是怎样盗墓的,记者竟“ 乔装打扮,打入盗墓者内部” ,与盗墓者一起从西汉古墓“ 取出 ”13 件西汉文物。之后,又将这些文物买下“ 捐给 ” 陕西省文物局,而盗墓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几乎悉数逃脱了公安机关的抓捕。2.人民日报的开头引用了江苏教育电视台暗拍的一组镜头:一个 5 岁的儿童在南京新街口闹市区迷路了。他哭着央求行人送他

13、回家,可是,有的推说忙,有的讲没时间,有的让孩子去找民警,有的则一声不吭扬长而去。面对成年人的冷漠面孔,孩子哭得更厉害了。新闻伦理法规2009 年 10 月份考试题1、 新闻道德概念(识记)新闻道德就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新闻道德内化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 又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的规范性调节体系。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新闻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形态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对新闻报道行为特殊的规范意义。2、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有道德,为什么新闻从业人员在道德方面尤其受到关注和重视。(识记)首先,这是由

14、新闻工作者诉诸舆论而参与国家治理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所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神圣使命所决定的。第三,这是由新闻工作者所具有的公众道德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所决定的。第四,这是由新闻媒介在社会中巨大的影响力决定的。3、 公正的概念:与分配公正一起当做公正的两大类型;如果一个人损害社会和别人,那么,他也会受到同等的损害,他便不会轻易损害社会和别人了;等害交换能够使人们避免相互伤害,赋予社会和人们以安全;亚里士多德等哲人认为是极为重要的道德4、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基本要素(识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两点,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实事求是。5、 影响新闻

15、道德品德的外部因素(识记)品德与财富分配- 经济发展越快,财富分配越公平,人们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充分,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品德与政治环境- 政治越清明,德福便越一致,有德便越有福,无德便越无福;政治越腐败,德福便越背离,有德便越无福, 无德便越有福。记者的品德高尚与否,与媒介和从业者的活动环境有很大关系。作为记者努力地写出百姓喜爱读的作品是他的美德,也是他的幸福, 但如果他因此而不幸,他便会放弃对这种美德的追求。品德与道德优良- 人们的品德高低还取决于社会所奉行的道德之优劣。品德与科教发展- 科教事业越发达,人们的认识水平便越高,人们的道德认识水平便越高。6

16、、 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新闻记者法:1932 年 7 月 1 日实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专门的关于新闻记者的法律。7、 有关规章赋予报刊的主办单位重要的职责和权限:在报刊内容方面,在经济责任方面,在人事制度方面。8、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 ( 2)不得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 3)不得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4)不得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5)不得出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9、 法国大革命前,“ 言论自由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的必由之路” :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弥尔顿、卢克兰原题中出现的所有名字,但是书上只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不确定弥尔顿是否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