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97806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进展,休克的定义,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造成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脑及全身重要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休克的分类,目前尚无普遍接受而又明确可行的分类方法。休克病因和临床症状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分类的多元性及分类相互交叉重叠性。传统休克的分类不能适应临床应用。,休克的分类,非感染性休克,1、心源性休克:重症急性心衰,心律失常,先心病,先心病术后,中毒,化疗药物,暴发性心肌炎 2、低血容量休克:肠炎伴重症脱水,失血性休克(消化道,颅内或手术部位出血等)、大面积烧伤,小婴儿高热伴吐泻,肾病综合症,过度限液利尿等 3、梗阻性休克:各种心内或心外梗阻,如心包填塞,瓣膜狭窄或梗阻,严重肺栓塞等,非感

2、染性休克,4、血流分布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5、混合性休克:中暑,胰腺炎,某些中毒,肾上腺危象等这些休克类型均可经肠道细菌毒素移位导致全身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引起细胞组织氧合代谢障碍和脏器功能的损害。,感染性休克的分期,休克的临床表现,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组织器官低血流灌注的表现:主要皮肤、脑、肾脏及心血管体征(主要是脉搏、心率、血压等) 1、皮肤:面色苍白或青灰,皮肤花纹、花斑,四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2、脑:烦躁或淡漠,反应迟钝,意识不清或昏迷,惊厥等。 3、肾:尿量减少,低于1ml/kg*h。正常1-2ml/kg*h。,休克的临床表现,4、脉搏:反应心排血量及血流

3、灌注的重要指标。表现为:脉搏快、弱,随休克的进展,脉搏逐渐减慢,甚至消失。 5、血压:早期可表现为血压正常,中晚期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由于组织缺氧可表现为呼吸急促,通气过度,晚期出现氧饱和度下降。,休克的临床表现,6、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衰,呼衰,甚至ARDS,肺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DIC,有人把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作为感染性休克早起特有的症状,早期仅在血气分析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重者表现为明显的呼吸急促,PaCO2可低于20mmHg,鼻导管吸氧下PaO2可达100mmHg,休克的诊断,休克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和经验判断。 边诊断边治疗,临床医师对高危休克病人的思维方式:1、此病人能

4、否排除休克2、此病人存在哪些休克的高危因素3、需进行那些观察和监测措施,休克的诊断,隐匿代偿性休克:指休克早起或心肺复苏治疗后,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恢复,但胃肠黏膜PH低于正常的休克状态 败血症综合症的概念,存在败血症伴脏器低灌注:1、非心肺疾患所致低氧血症,PaO260或PaO2/FiO23002、急性神志改变,持续1小时以上3、置导尿管监测尿量1ml/kg*h,持续12小时以上4、高乳酸血症,休克的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血流动力学、内环境、脏器灌注、脏器功能四方面。1、常规的监测:心脏搏动情况:心率和心律、脉搏;呼吸、血压、脉压差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至少15-30分钟测一次,直到病情稳定,

5、有监护设备的应持续监测,还应有心电、血氧饱和度,尤其在无有效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时,应经常听心音,触摸脉搏强弱,测定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及血压,休克的监测,2、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中心静脉压:反应右心前负荷的指标,也是判断休克时血容量不足及心功能不全的简单而有效的指标。,休克的监测,肺动脉楔压:反应在左心前负荷的指标:心排血量及外周循环阻力,休克的监测,3、血气分析:休克时代谢性酸中毒的轻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组织缺血缺氧的严重程度。 4、血乳酸,CRP,PCT,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测定是反映组织缺血,缺氧与器官损伤程度的指标。,休克的监测,5、尿量监测:尿量监测循环状态的

6、重要指标之一,反应休克时肾脏毛细血管的血流灌注,学龄期儿童少于400ml/d,学龄前期少于300ml/d,婴幼儿少于200ml/d,或少于1ml/kg*h 6、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血培养,以及CSF,血糖,电解质及各脏器功能检查指标。,感染性休克的概念,一、脓毒症的定义 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脓毒症出现循环功能障碍称感染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概念,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至少出现下列四项标准的两项,其中一项为体温或白细胞计数异常:1、中心温度38.5或36.02、心动过速,平均心率同年龄组两个标准差以上,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增快超过0

7、.5-4h,感染性休克的概念,3、或1岁出现心动过缓,平均心率同年龄组值第十百分位以下,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减缓超过0.5h4、平均呼吸频率各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因急性病程需机械通气5、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下降,或未成熟嗜中性粒细胞10%,感染性休克的概念,三、感染 存在任何病原体引起的可疑或已证实的感染或与感染高度相关的临床综合征 感染的证据包括临床体检、X线摄片或实验室的阳性结果(如正常无菌液体出现白细胞、内脏穿孔、胸片示持续性肺炎、淤斑或紫斑样皮疹、暴发型紫癜),感染性休克的分期,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 代偿期(早期):临床表现符合下列6项中3项 1、意识改变 烦躁不安或萎靡,表情

8、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多见于失代偿休克); 2、皮肤改变 面色苍白发灰,唇周、指趾紫绀,皮肤花纹,四肢凉。如有面色潮红,四肢温暖,皮肤干燥为暖休克;,感染性休克的分期,3、外周动脉搏动细弱,心率、脉搏增快; 4、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3秒(除外环境温度影响); 5、尿量 1 ml / (kg . h) ; 6、代谢性酸中毒(除外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素)。,感染性休克的分期,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代偿期临床表现加重伴血压下降。 收缩压 该年龄组第5 百分位或5mEq/L; 2)动脉血乳酸增加:为正常上限2倍以上; 3)无尿:尿量 5 s; 5)中心和周围温差 3。,休克的治疗

9、,休克治疗目标: a、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s b、心率、脉搏有力 c、四肢温暖 d、意识状态良好,休克的治疗,e、血压正常 f、尿量超过1ml/kg*h 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cmH2O,平均动脉压为65mm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超过70%,心脏指数3.3-6.0 L/min*m2,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1、液体复苏 2、血管活性药物的运用 3、控制感染 4、维护重要器官功能 5、纠正酸中毒 6、纠正凝血障碍 7、其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一、液体复苏:充分液体复苏是逆转病情,降低病死率最关键的措施。需迅速建立2条静脉或骨髓输液通道。条件允许应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1、第1小时快速输液

10、 常用0.9%氯化钠,首剂20ml / kg,1020min推注。然后根据体循环灌注情况(心率、血压、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评估。若循环无明显改善,可再予第2剂、第3剂,每剂均为1020 ml / kg。总量最多可达4060 ml / kg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第1 小时输液既要重视液量不足,又要注意心肺功能(如肺部罗音、奔马律、肝大、呼吸做功增加等)。条件允许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第1 小时液体复苏不用含糖液,血糖应控制在正常范围,若有低血糖可用葡萄糖0.51 g / kg 纠正;当血糖大于200mg/dl时,用胰岛素0.05u/(kg.h),称强化胰岛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2、

11、继续和维持输液 由于血液重新分配及毛细血管渗漏等,感染性休克的液体丢失和持续低血容量可能要持续数日。因此要继续和维持输液。继续输液可用1/22/3张液体,可根据血电解质测定结果进行调整,68 h内输液速度510 ml / (kg.h)。维持输液用1/3张液体,24 h内输液速度24 ml / (kg.h),24 h后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在保证通气前提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碳酸氢钠,使pH达7.25即可。可适当补充胶体液,如血浆等。一般不输血,若HCT10g/dl。继续及维持输液阶段也要动态观察循环状态,评估液体量是否恰当,随时调整输液方案。,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二、血管活性药

12、物 在液体复苏基础上休克难以纠正,血压仍低或仍有明显灌注不良表现,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血压、改善脏器灌注。提高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流灌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目的。,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多巴胺 5g10g / (kg.min) 持续静脉泵注,根据血压监测调整剂量,最大不宜超过20g / (kg.min); 肾上腺素 0.052g / (kg.min) 持续静脉泵注,冷休克有多巴胺抵抗时首选; 去甲肾上腺素 0.050.3g / (kg.min) 持续静脉泵注,暖休克时选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一直是儿童休克的重要药物 对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无反应是,考虑存在多巴

13、胺抵抗。可选择肾上腺素(冷休克)或去甲肾上腺素(暖休克)。若对肾上腺素无反应则可能有感染相关的对-受体不敏感的情况,称为儿茶酚胺抵抗性休克,可应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米力农 氨力农 1-20ug/kg*min 米力农 负荷量50-75ug/kg,标准量 0.5-0.75ug/kg*min,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莨菪类药物 可调节微循环紊乱,必要时可考虑应用。主要有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东莨菪碱; 山莨菪碱(654-2):1-3mg/kg*次,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三、控制感染 运用降阶梯治疗或重拳出击原则,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主张联合用药。,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四、纠正酸中毒休克时绝大多

14、数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可影响组织细胞代谢及器官功能,是反应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在血气分析指导下进行纠正酸中毒。 5%NaHCO3(ml)=-BE x W x 0.5 先用计算量的1/2-2/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五、维护重要器官功能 维护心脑肺肝肾功能,防止DIC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六、纠正凝血障碍: 早期可给予小剂量肝素5-10 IU/kg 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注意肝素钠不能皮下注射),每6 h 1次。若已明确有DIC,则应按DIC常规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七、其他治疗: 保证氧供及通气,充分发挥呼吸代偿作用。应用NCPAP,小婴儿更需积极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儿童肺

15、保护策略与成人相似。 注意各脏器功能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 保证能量营养供给,注意监测血糖、血电解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目标,效果评价 维持正常心肺功能,恢复正常灌注及血压 1)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1 ml / (kg . h)。,肾上腺皮质激素说明,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重症休克疑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如流脑)、ARDS、长期使用激素或出现儿茶酚胺抵抗性休克时可以使用。目前主张小剂量、中疗程。氢化可的松35mg / (kg.d) 或甲基强的松龙 23 mg / (kg.d) ,分23次给予。 不主张大剂量冲击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说明,严重感染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可能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有报道发生率甚至高达50%60%,不经治疗比死率升高,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合理的。 大剂量甲强龙不能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生存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