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95257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章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课 程 内 容,第一节 患者入院的护理 第二节 患者的卧位 第三节 运送患者法 第四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3,患者入院的护理,一、入院程序 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 四、分级护理,4,患者入院的护理,患者入院护理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士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5,患者入院的护理,入院护理的目的 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使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

2、的积极性 做好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6,一、入院程序,办理入院手续,7,一、入院程序,入院程序是指门诊或急诊患者根据医生签发的住院证,自办理入院手续至进入病区的过程办理入院手续 实施卫生处置 护送患者进入病室,8,一、入院程序,卫生处置,9,一、入院程序,送患者入病区,10,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一)门诊患者的入院护理 1、迎接新患者 2、通知负责医生诊查患者 3、协助患者佩戴腕带标识,进行 入院护理评估。 4、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 5、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6、介绍与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等 7、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11,二

3、、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1.准备床单位,备齐用物,2),2.迎接新病人,核对、安置(自我介绍、 介绍病友),12,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3.通知医生, 协助检查治疗。4.测量病人的 生命体征,体重, 并记录。,13,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5、填写有关护理表格、住院病历,6、介绍与指导,14,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用蓝水钢笔逐项填写住院病历眉栏项目及各种表格 用红水钢笔将患者入院时间纵行填写在当日体温单相应时间的4042横线之间 记录首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和身高值 诊断卡(一览表)、床头(尾)卡、书写交班本、手腕带。,15,填写住

4、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填写眉栏项目,惠民县直机关,张三,内科,5床,2005-12-28,687536,2005-12-28,29,30,31,2006-1-1,2,(用蓝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16,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7.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护理措施。,17,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急诊患者的入院护理 通知医生 准备急救药物和急救设备 安置病人 入院护理评估 配合抢救,18,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患者床单位 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与设备 患者单位的设备及管理要以患者的舒适、安全和有利于患者康复为前提 患者单位的固定设备有:床、床垫、床褥、枕芯、棉胎或毛毯、大单、被套

5、、枕套、橡胶单和中单(需要时)、床旁桌、床旁椅、过床桌(需要时)、墙上有照明灯、呼叫装置、供氧和负压吸引管道等设施,19,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铺床法 的基本要求是舒适、平整、紧扎、安全、实用。 备用床 目的: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受新患者。 注意事项: 1、符合铺床的实用、耐用、舒适、安全的原则。 2、床单中缝与床中线对齐,四角平整、紧扎。 3、被头充实,盖被平整、两边内折对称。 4、枕头平整、充实,开口被门。 5、注意省时、节力。 6、病室及患者床单位环境整洁、美观。,20,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备用床,目的: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患者。,21,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暂空床,目的:保持病室

6、整洁。供新入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22,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麻醉床 目的:便于接受和护理手术后的病人。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23,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麻醉护理盘,无菌巾内:张口器、舌钳、压舌板、牙垫、通气导管、治疗碗、氧气导管、吸痰导管、镊子、棉签、纱布数块,无菌巾外: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治疗巾、弯盘、胶布、别针、护理记录单和笔,24,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25,四、分级护理,分级护理就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26,四、分级护理,标

7、识:一级及特级护理-红色二级护理-黄色三级护理-绿色,27,四、分级护理,28,四、分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重 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使用呼吸机 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 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 者;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内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专人24h护理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正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 护理,实施安全措施,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29,四、

8、分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 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 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 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内容: 1、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 护理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30,四、分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的患者。 护理内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3

9、1,四、分级护理,适用对象: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 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护理内容: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满足病人身 心需要。,32,第二节患者的卧位,卧位:即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所采取的卧位。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1、卧床姿势 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2、体位变换 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2小时变换一次3、身体活动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患者身体各部分每天均应活

10、动4、受压部位 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5、保护隐私 当患者卧床或护士对其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患者身体,促进患者身心舒适,33,第二节患者的卧位,卧位的分类: 根据卧位的平衡性根据卧位的自主性,稳定性卧位,不稳定卧位,主动卧位 :即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 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被迫卧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 ,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 卧位,称被迫卧位,34,第二节患者的卧位,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昏迷

11、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 后的患者。 2、中凹卧位 适用范围:休克病人。,35,第二节患者的卧位,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 会阴冲洗等(二)侧卧位 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配合 胃镜,肠镜检查等。预防压疮臀部肌肉注射,36,第二节患者的卧位,(三)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摇床法 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 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靠背架法,37,第二节患者的卧位,(四)端坐位 适用范围:左心衰竭、心包积液、 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五)俯卧位 适用范围: 腰、背部

12、检查或配合胰、胆管 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 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患者。,38,第二节患者的卧位,(六)头低足高位 适用范围: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 重力作为反牵引力,防止下滑。 (七)头高足低位 适用范围: 颈椎骨折患者做颅骨牵引时,用作反 牵引力。 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颅脑手术后的患者,39,第二节患者的卧位,(八)膝胸卧位 适用范围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九)截石位 适用

13、范围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产妇分娩。,40,第二节患者的卧位,变换卧位法 (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目的:协助滑向床尾而不能 自行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恢复 舒适而安全的卧位。 (二)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目的:1、协助不能起床的患者更 换卧位,使患者感觉舒适。 2、满足检查、治疗、护理的需要。 3、预防并发症。,41,第二节患者的卧位,变换卧位法的注意事项: 翻身时,护士应注意节力原则。 移动患者时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 翻身时应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 根据患者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 若患者身上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时,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

14、身 仔细检查导管是否有脱落、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导管通畅。 为手术患者翻身前应先检查伤口辅料是否潮湿或脱落;颈椎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颅骨手术者,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脑疝,导致患者突然死亡,故应卧于健侧或平卧;石膏固定者,应注意翻身后患处位置及局部肢体的血运情况,防止受压。,42,第三节运送患者法,一、轮椅运送法 目的:1、护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患者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或室外活动。 2、帮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力恢复。,43,第三节运送患者法,轮椅运送法的注意事项: 操作前,要检查轮椅的性

15、能,要确保安全。 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 推轮椅时要保持速度适宜,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上线坡时,固定好患者,保证患者安全。,44,第三节运送患者法,二、平车运送法 目的: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 做各项特殊检查、治疗、手术或 转运。 一人搬运法二人搬运法 三人搬运法,45,第三节运送患者法,平车运送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搬运时尽量使患者靠近搬运者,已达到节力原则。 患者头部卧于大轮端,以减轻颠簸与不适。护士站在患者头侧,便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车速适宜。 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高处,以免引起不适。 对骨折患者,根据病

16、情情况在平车上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在搬运。 在搬运过程中,保证输液及引流通畅。,46,第四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患者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出院或需转院(科),或不愿接受医生的建议而自动离院时,护理人员均应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工作。 患者出院前的护理 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将出院日期通知病人及家属,协助其做好出院准备。 2、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慰与鼓励。 3、 针对病人现状,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4、征求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意见,以便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47,二、患者出院当日的护理,一、医疗护理文件的处理 执行出院医嘱 停止一切医嘱,用红笔在各种执行卡片或有关表格单上填写“出院”字样,注明日期并签名,并在长期及临时医嘱单出院医嘱下划红色横线。 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出院日期和时间栏内,用红笔纵行填写出院时间。 撤去“患者一览表”上的诊断卡及床头(尾)卡。 填写出院患者登记本。 患者出院后需继续服药时,应给予用药知识指导。 填写患者出院护理记录(交班本) 按要求整理病历,交病案室保存。 协助患者清理用物,归还寄存的物品,收回患者住院期间所借物品,并消毒处理 协助患者或家属办完出院手续,护理人员收到住院收费处签写的出院通知单后,根据患者病情,步行护送或用平车、轮椅推送患者出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