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85714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患者静脉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标准,用药指征适宜; 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使用及价格对患者适宜; 剂量、用法、疗程妥当; 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少); 药物正确无误; 药品调配及提供的药品信息无误; 患者依从性好。WHO 和MSH1997 年制定,给药途径,经胃肠道给药 非胃肠道给药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 呼吸道给药 皮肤给药 粘膜给药 腔道给药,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无吸收过程,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奏效迅速、血药浓度和治疗效果稳定的特点。静脉注射(iv):迅速达到血药浓度 静脉滴注(ivgtt):维持血药浓度在较高浓度一段时间恒速:控制滴

2、速 微量注射泵:少量、均匀、持续、定量,静脉给药的用途,不能口服或胃肠不能吸收的病人的用药; 危重病人抢救时的给药; 某些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药物的给药; 有刺激性药物的给药; 需要补液、补充电解质、输血的患者; 为了减少血药浓度波动,维持恒定治疗效果。,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的脱水,包括:禁食、呕吐、腹泻、手术后;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常用于治疗休克、出血; 补充营养、供给热能,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胃肠吸收障碍、禁食等;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常用于脑水肿、中毒、各种感染。,静脉输注,药物对皮肤、皮下组织的刺激

3、性强,漏出静脉外,可引起静脉炎和周围组织坏死; 异物分子颗粒或空气注入引起栓塞,药物污染引起感染; 药物快速直接进入血液,易发生各种副反应:过敏、中毒; 速度过快使循环超载,出现急性心衰、肺水肿等危重症状; 不当静脉给药使病情加重。,静脉给药的缺点,静脉输液的分类,电解质类输液:氯化钠、平衡液酸碱平衡类输液:碳酸氢钠、乳酸钠、氯化铵营养型类输液糖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木糖醇 氨基酸输液:平衡型、疾病适用型 静脉用脂肪乳剂血容量扩张剂类输液: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改性明胶含药小容量输液:安全性、经济性,老年人概况,全球186个国家有68个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预计2020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

4、达10亿;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34亿,占世界的21.34%; 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2/3的人正在服药; 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及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必需。,老年患者静脉用药的几个具体问题,药动学的特点 用药的基本原则 注意滴速的药物 不合理医嘱 静脉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药动学特点,吸收 胃运动机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弱,血流量减少。 分布:总水量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代谢 肝血流量减少,肝微粒体酶的活性降低和肝血流量减少,使代谢能力下降,t1/2延长。 排泄 40岁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排泄能力按每年1的速度减少;

5、药物排泄减少, t1/2延长。,老年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1、选药合理 了解其疾病史,用药史及目前用药情况,做出正确诊断,选择疗效肯定、能缓解症状、纠正病理过程或消除病因的药物,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好,应用最小有效剂量,一般不超过34种药物的伍用。,老年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2、恰当的剂量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个体最合适的获得满意疗效的治疗剂量,我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应用成人剂量的34,但一般来说,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质情况,以成人用量的15、14、l2、23、34顺序用药,即使采用此法也因老年人个体差异很大,而最好是监测血药浓度与肾功能降低的情况调整剂量实行剂量个体化,,老

6、年患者注意滴速的药物,脂肪乳 急性反应症状有: 发热、发冷、恶心、心悸、呼吸困难、休克等 长时间大量输注可引起循环超负荷综合征。 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的高脂血患者用特别注意。,老年患者静脉不合理医嘱,溶媒选择错误 药物浓度不适宜 超剂量用药 药物用量不适宜,溶媒选择错误,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注射液40mg 纠正为: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地塞米松注射液40mg,溶媒选择错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mg 纠正为:氯化钠注射液100ml+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mg,药物浓度不适宜,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依托泊苷100mg 依托泊苷输

7、液成品最大浓度为0.25mg/ml 纠正为: 溶媒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超剂量用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酚磺乙胺6ml 纠正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酚磺乙胺3ml,药物用量不适宜,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甘露聚糖肽注射液20mg纠正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mg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最大剂量为20mg。,静脉用药的常见ADR,发热反应:致热原或输液用品被污染 血栓性静脉炎:静脉内膜炎与静脉管腔内血栓。 急性肺水肿:输液过量或过快,尤其是含钠液体过多 过敏反应:药物性过敏,过敏性休克 空气栓塞 疼痛,静脉用药ADR的预防,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与注射部位 正确选择药品与用法用量 静脉化疗药物局部ADR的预防 中药注射剂ADR的预防:联合用药,患者用药史,药物的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