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窒息性SCA的CPR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3481641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窒息性SCA的CPR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小儿窒息性SCA的CPR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小儿窒息性SCA的CPR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小儿窒息性SCA的CPR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小儿窒息性SCA的CPR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窒息性SCA的CP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窒息性SCA的CPR(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急诊科 叶霞,郫县第二人民医院,Page 2,遗落凡间的“天使”,一例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病例回顾,基本资料,患儿,男性,5/12岁。 查体:患儿面色发绀、无呼吸、无心跳,对光反射消失,口鼻有胃内容物。 主要措施: 1.立即清理呼吸道。 2.立即气管插管、皮囊 加压给氧。 3.CPR。 4.建立静脉通道: 肾上腺素、阿托品。,Page 4,一例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病例回顾,病情变化,20分钟后: 无自主R和H 但皮肤红润。 30分钟左右: 室性心律 听诊可闻及心音。 其他措施: 心律平10mgIV、纳洛酮 0.2mgIV ;转儿科ICU。,Page 5,一例小儿窒息性

2、心脏骤停病例回顾,小结,入院诊断: 呼吸道梗阻窒息 呼吸循环衰竭 入院病情追逐: 室性转为窦性,但仍无呼 吸。家属放弃救治,在抱 回家、途径急诊科的时候 患儿心跳停止。,Page 6,一例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病例回顾,疑问,1.患儿可以从没有心跳转 为室性心电,继而恢复窦 性,但为什么自主呼吸不 能恢复? 2.看似不太粘稠的奶液怎 么会导致死亡? 3.我们的抢救的每个环节 是否还有不完善地方等?,Page 7,窒息定义,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称为窒息。,Asphyxia sfiksi

3、,zh,Page 8,小儿窒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占了0-14岁儿童死亡率的首位,为26%,是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危险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则是意外窒息。每年有超过2500名的幼儿因意外窒息而夭折,而更多的幼儿因此而终生残疾。,Page 9,小儿窒息,2007年10月,安徽,吃完奶入睡的涵涵被蒙在被子下面,早晨,妈妈掀开被子时,双唇发青的涵涵已经没有发应了。经医院证实,出生仅79天的涵涵因窒息死亡。,2005年4月,上海有3名儿童因吸食果冻阻塞气管,送到儿科医院时已窒息而死。,2006年12月,因家人用一枚长约6厘米的小别针将护身符别在一名6个月大的婴儿的

4、外衣上,而发生婴儿吞下此别针,危及生命的事件。,Page 10,小儿容易发生窒息的解剖生理原因,小儿呼吸、消化等系统在解剖及生理上尚处于发育时期,与成人在解剖和生理方面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其中一些还成为小儿窒息的解剖生理基础。,Page 11,小儿容易发生窒息的解剖生理原因,咽鼓管,咽鼓管直而且短、呈水平位,易积液阻塞。,Page 12,小儿容易发生窒息的解剖生理原因,咽鼓管 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纤毛运动较差,不能很好的清除异物;细支气管无软骨,故容易受压而致通气障碍;右侧支气管比较垂直,因此异物容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肺:尚在发育过程中,其弹力组织较差,肺泡少,肺容量小;肺泡之间的肺泡壁通

5、道要到两岁以后才能出现,所以婴儿无侧枝通气。 呼吸肌:不发达,主要靠膈呼吸,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同时在已有的呼吸肌之中,耐疲劳的肌纤维只占少数,故小婴儿呼吸肌易于疲劳,成为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Page 13,小儿容易发生窒息的解剖生理原因,咽鼓管 呼吸系统 咳嗽反射,小儿对咳嗽反射不敏感,经常不会主动咳嗽,尤其不会咳痰并且咳嗽力度较弱。,Page 14,小儿容易发生窒息的解剖生理原因,咽鼓管 呼吸系统 咳嗽反射 消化系统,食道弹力组织和肌层发育不完善 胃呈水平位 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而幽门肌发育良好。,胃食管反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Page 15,

6、窒息的病理生理,机体只是产生氧气吸入的障碍,因机体内还有一些氧的残留,故短时间机体无症状。 此期一般持续仅0.51分钟,身体虚弱的人难以支持,而身健或训练有素的登山、潜水运动员,却可延长35分钟。,1 窒息前期,机体新陈代谢耗去体内的残余氧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储留,使体内缺氧加重,在二氧化碳的刺激下,呼吸加深加快,但以吸气过程最为明显,呼吸呈喘气状,此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此期持续约11.5分钟,2 吸气性呼吸困难期,ch,Page 16,窒息的病理生理,CO2持续增加,呼吸加剧,出现呼气强于吸气运动。 机体颜面青紫肿胀,颈静脉怒张,呈典型的窒息征象。 出现意识丧失、肌肉痉挛、甚至出现排尿排便

7、现象。 此时为呼吸暂停期:呼吸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呼吸变浅、慢,甚至暂时停止,心跳微弱、血压下降,肌肉痉挛消失,状如假死。 此期持续约1分钟。,3 呼气性呼吸困难期,Page 17,窒息的病理生理,由于严重缺氧和过多的二氧化碳积蓄,呼吸中枢再度受刺激而兴奋,呼吸活动又暂时恢复,呈间歇性吸气状态,鼻翼扇动。 同时血压下降,瞳孔散大,肌肉松弛。此期持续一至数分钟。,4 终未呼吸期,此期呼吸停止,但尚有微弱的心跳,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最后心跳停止死亡。,5 呼吸停止期,在上述窒息过程的任何阶段,皆可因心跳停止而突然死亡。 在小儿中,由于窒息所致SCA占有很大比例。,Page 18,2010美国心

8、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Page 19,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Page 20,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小儿主要表现为心室停搏 其次为心动过缓和无脉性电活动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新生儿:1个月以内。 婴儿:1个月l岁。 小儿:18岁。,

9、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心肺复苏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Page 21,气道(Airway,A) 呼吸(Breathing,B) 循环(Circulation,C) 药物(Drugs,D) 电击除颤复律(Electricity,E),CPR,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A,B,C,D,E,Page 22,海姆立克(Heimlich)法是心肺复苏术的重要内容,是复苏中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也是家庭急救中的基本技术,最适合应用于气管异物(卡喉)的抢救,其简单易行,十分有效。 原理:膈肌下软组织,

10、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气道(Airway,A),查找原因 清除异物 解除梗阻,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Page 23,患者神志尚清醒能站立,常采用站或坐位法:,海姆立克(Heimlich)法,部位: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里向上挤压其腹部, 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病人应作配合,头部略低,嘴要张开,以便异物的吐出。,Page 24,患者如因缺氧而陷入昏迷不能站立,则应取仰卧位:,海姆立克(H

11、eimlich)法,部位: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叠放。方向: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挤压。,Page 25,自己是患者,孤立无援,紧急情况,则应采用自救法:,海姆立克(Heimlich)法,自己用拳头和另一只手掌冲击按压,或用椅背、桌边及任何可寻见的钝角硬物件顶住上腹部,下巴抬起打开气道,快速而猛烈地挤压。,Page 26,海姆立克(Heimlich)法合并症及注意事项,患者是妊娠终末期孕妇或过度肥胖者: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把上肢放在患者腋下,将胸部环绕起来。一只拳的拇指则放在胸骨中线,应注意避开剑突和肋骨下缘,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向后冲击,把异物冲击出

12、来。若已昏迷,则应置患者于仰卧位以胸部冲击法急救。,Page 27,患者是1岁以下的婴儿:,海姆立克(Heimlich)法,对神志不清、无呼吸的患儿施行拍背及胸部冲击前,应使患儿嘴张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其舌和下颌并将其提起,一方面可以使后坠的舌离开咽后壁,部分缓解阻塞,另一方面使异物容易排出。,托住头枕部,用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迅速轻柔地冲击压胸5次(深度23cm),重复拍背及压胸直至异物咳出。,Page 28,肋骨骨折 内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一般不要随便采用。 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只要有咳嗽,就应尽量鼓励患者用力咳嗽。 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咳嗽无效或呼吸道完全梗

13、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 在使用本法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事项,海姆立克(Heimlich)法合并症及注意事项,并发症,Page 29,气道(Airway,A),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仰头抬颏法适用于任何患儿,托颌法适用于颈椎损伤患儿,k,颏: 脸的最下部分,在两腮和嘴的下面。,h,颌: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Page 30,气道(Airway,A),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复苏时正确和不正确的头位,Page 31,气道(Airway,A) 呼吸(Breathing,B),小儿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口对口人工呼吸,适合于现场急救。即使操作正确,吸入氧浓度也较低(2%3%), 2000 AAP/AHA,Page 43,气道(Airway,A) 呼吸(Breathing,B) 循环(Circulation,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