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478854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一轮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7届高三一轮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7届高三一轮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7届高三一轮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7届高三一轮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一轮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一轮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者,第一轮复习,考点考向概览,(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一个区别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两个意义 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意义 三个因素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经营战略、技术与管理、创新) 四个观念 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五个途径 劳动者维权途径(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 仲裁、向法院起诉),高考复习策略,名师点睛:,高频考点: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

2、业,核心考点突破, 近三年有11次在此处命题,属高频考点。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加大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力度,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备考。,命题揭密,复习要求,了解企业、公司的含义及其关系,比较公司的类型,分析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意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 经济组织,1、企业的含义,理解企业含义:目的、性质 目的:营利性。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营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慈善机构等都不是企业。 注意: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营利,但企业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需承担相关社会责任。 性质:企业

3、是一种经济组织。,考点一、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2、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 注意: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市场主体 (政府宏观 个人消费者 投资者 劳动者)。,3、企业的类型: (1)按所有制性质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中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考点一、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2)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 公司制企业。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特别提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组织形

4、式之一;但不是唯一形式。,注意:从出资者承担责任来看,他们的区别在于: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出资额或股份),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承担无限责任(企业的责任与投资人的责任连为一体), 合伙企业投资者承担无限(对外)连带责任(投资人之间)。,P39,注: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关键在于:法人是社会组织,不以生命为存在特征。,1.公司的概念:,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性质),注:法人是社会组织,但社会组织不一定是法人。只有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才是法人。比如合伙企业、分公司是社会组织,但不是法人。,注:法人可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企业法人以盈

5、利为目的,非企业法人为公益而设。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妇联、工会等都是非企业法人。,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注:企业不一定就是企业法人。比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分公司都不是企业法人。,注:法人与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仍然是自然人。比如公司的法人代表通常是董事长。,法人、自然人与企业法人的区别:,法人(社会组织),自然人 (生命为特征的个人),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股东是公司的出资者,股东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比如一个公司向另一公司投资而成为其股东)。,2.股东:,股东不能抽回出资(不能退股),若想收回出资,或转售股票,或等待破产清盘。,股东权利:参加股东大会

6、、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投票表决)、资产收益(股息或红利)。,股东责任: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是由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3、公司的分类:,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 由一定人数的股东 发起成立,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

7、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1、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2、发行股票筹资,资本必须是货币 3、股东人数有最低限制,没有最高限制 4、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5、设立程序复杂 6、适应于大中型企业,1、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 2、出资不一定是货币,可以为技 术、厂房、土地等 3、股东人数限制为1-50个 4、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 5、设立程序简单 6、适应于中小型企业,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3、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4、公司的组织机构相同 5、公司均有名称、章程,共同特征:“有限”和“合股”:“有限”是指

8、股东仅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合股”是指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一个公司,这笔资金被分成股份。,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是否发行股票。,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等额股份,不发行股票,股份不可以随便转让。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可以转让和流通。,【特别提示】 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发行股票,但并非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都能上市。 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其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

9、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的区别:,【特别提示】 1.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 2.能发行股票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 3.能上市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4、公司的组织机构 (也叫科学结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公司的执行机构: 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办公室,财务部,信息部,审计部,后勤部,其他部门,优点:权责明确、互相制衡,提高公司的运

10、作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注意: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共同构成公司的权力机构,但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5、公司制的优点及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1)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2)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直接目的:利润 (利润 = 经营收入经营成本)注意:追求利润不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意义: 只有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公司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6、公司经营的目的及其意义,7、公司

11、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重点),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经营航标,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根本方法,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重点),公司经营中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手段,形成自己公司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科技与管理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

12、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重要因素,【特别提示】 (1)企业经营,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尽管企业短期内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又会向社会证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长远看,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社会责任。,考点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当然,搞

13、好企业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以上措施外,还必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公司制; 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 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其他因素:,【拓展思维】全面认识企业(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结论:它们都是价值观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作用在于: 1)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2)对于国家,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 3)对于劳动者,促使其提高素质,维护其长远利益。,(对企业)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对社会)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

14、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对企业)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其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国家)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8.企业的兼并、联合(强强联合)和破产,【特别提示】 企业兼并和联合不一定就能经营成功,企业兼并和联合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发挥企业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企业是否经营成功,关键看其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正确的经营策略、良好形象等。,【高考警示钟】如何解答有关企业经营的试题 (1)首先应该考虑企业的具体经营措施。 (2)其次依据价值规律来调节生产。 (3)再次立足生产的参与主体来分析,即从企业与消费者和国家的

15、关系。从消费者角度看,必须立足消费需求。从国家角度看,必须依据宏观政策。 (4)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领域来分析,国内主要强调企业经营措施,国外重点强调“引进来”与“走出去”。,二、新时代的劳动者,了解就业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分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必要性,懂得劳动者应如何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知道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近三年有6次在此处命题,属低频考点。就业问题一直是高考的核心考点,但每年考查的角度又不尽相同,所以,考生在复习本考点时应该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是高考的长效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也可结合就业问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命题揭密

16、,复习要求,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三、劳动与就业,1、劳动和劳动者,含义: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态度:在社会主义国家,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使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蔚然成风,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国家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2)劳动者,(1)劳动,地位: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光荣属于劳动者。,2、就业的重要性(为什么扩大就业?),(1)社会意义,(2)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点三、劳动与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