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公开课教学课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3478126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公开课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公开课教学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高 杜甫,一、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杜甫(712770) 代诗人。字 。自称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 杜甫一生时刻不忘济世报国,然而他报国无门,满腹忧国忧民之情只能寄予诗歌。,作者介绍,唐,子美,“诗史”。,诗圣,,少陵野老,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壮游时期,2、困守长安时期,3

2、、陷贼与为官时期,4、漂泊西南时期,背景介绍,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独自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对国家的忧心,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

3、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疏通文意,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啸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坠,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饱尝艰难愁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日多,穷困潦倒,病体日衰才停了消愁的酒杯。,悲 伤,赏秋景,首联和颔联写了哪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又分别怎样体现秋景之悲的?前两联整体渲染了怎样的意境?,风急天高猿啸哀猿渚清沙白鸟飞回。,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的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使人听

4、到它的叫声感到悲凉。,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失群孤独痛苦的鸟。,首联,冷色调,使人感到凄冷,生命短暂,时光易逝,意境:凄凉冷寂,雄浑广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悲情,作者“悲”什么?因何而“悲”?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颈联,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离乡万里,思念家乡之愁时值深秋,常年羁旅之愁年老多病,孤苦无依之愁,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身世之悲,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诗人遗憾什么?,根本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遗憾国家仍然动荡不安,遗憾自己已经人

5、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遗憾自己壮志难酬!,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喜也喝酒,忧也喝酒,杜甫爱喝酒,品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借登高所见所闻的急风高天孤鸟白沙,无边的落叶,不尽的长江等意象,营造了凄凉冷寂而又雄浑壮阔的意境,抒发了身世之苦,以及对国事之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曾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无论穷达 都始终如一的兼济天下,但却一直无法兼济天下,这种愁苦,把他从一个 意气风发满怀报复的有志青年,折磨成了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步履蹒跚,跌跌撞撞,穷愁潦倒,满身疾病的老人,这位老人在作完 三年

6、之后孤独的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杜甫一生坎坷,他的悲痛我们已经无法感同身受 但让我们通过诵读他的诗缅怀这位老人,这位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 悲秋:时之凄惨。 常:久。 作客:客居他乡。 百年:年暮垂老。 多病: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此时却是异地独自登台。,颈联,尾联,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艰难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7、当然也忧身,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晚年),且浑身是病。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表现了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地痛恨,以致于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

8、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是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己。 杜甫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

9、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我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哀婉孤独,沉郁高昂,愁苦沉痛,忧愤无奈,情感蕴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景,抒情,结构图表,写 景,抒 情,首联,仰观 云天秋风,俯察 江水洲渚,颔联,仰观 无边的落木,

10、俯察 不尽的江水,颈联,尾联,悲秋作客,多病登台,苦恨霜鬓,新停酒杯,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艺术成就,2、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

11、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渚)。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六、当堂训练,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与

12、登高都是悲秋之作,二者有何异同?,共同点: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不同点: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

13、地阴”,但与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再见!,诗歌赏析,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 飞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

14、一连用六个特写镜头:,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 雄浑高远, 肃杀凄凉。,首联,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迅疾的秋风 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 “不尽长江”就指时间的无穷,是指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着写的,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沉郁而悲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5、,颔联,颔联,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韶光易逝,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长江不尽,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和我一样命运多舛壮志难酬?面对生命的短暂,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但虽凄苦冷落却并不消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图,“不尽长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体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

16、”“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也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所

17、以“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韶光易逝的感慨。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慨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处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怎样的愁苦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