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74688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组员:王吉娥 梁未雯 王天虹 王鹏飞 徐萌,组员:王吉娥 梁未雯 王天虹 王鹏飞 徐萌,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也可位于食管下段、空肠和回肠。溃疡的形成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故称消化性溃疡。95%的溃疡位于胃和十二指肠。,2,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1. 粘膜局部损伤胃酸增多、胃蛋白酶活性增强、幽门螺杆菌的侵袭。 2. 保护性机制减弱粘液屏障作用减弱,粘膜修复功能减弱。,3,临床症状 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临床常用的Hp检查方法,血清抗体 检测法,14C-尿素呼 气试验,组织切 片

2、染色,快速尿素酶法,Hp培养,Bleeding,Pyloric obstruction,Cancerization,Perforate,治 疗,治疗目的: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1. 减少胃酸分泌 2. 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胃酸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胃酸分泌受三种激动剂控制。,10,组胺 H2受体 乙酰胆碱 + 胃壁细胞 M1受体 胃泌素 胃泌素受体第二信使(CAMP) + H+,K+ATP酶胃酸分泌,11,常用药物,一、抗酸药 二、H2受体阻断药 三、M1胆碱受体阻断药 四、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五、粘膜保护药 六、抗幽门螺杆菌药,12,一、抗酸药,是无

3、机弱碱类物质,可中和胃酸,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减弱对粘膜的腐蚀消化和刺激作用,促进溃疡愈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 餐后服用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现已少用。,13,常用的抗酸药,碳酸氢钠 ( Sodium Bicarbonate ) 氢氧化镁 (MagnesiumHydroxide) 三硅酸镁 (Magnesium Trisilicate) 氢氧化铝 (Aluminum Hydroxide) 碳酸钙 (Calcium Carbonate) 铝碳酸镁(Hydrotalcite),14,抗酸药作用比较,15,常用的抗酸药:,铝碳酸镁(Hydrotalcite)抗酸作用温和持久,含有镁、铝两

4、钟离子,不会引起便秘和腹泻。 复方抗酸药 达到作用迅速持久、少吸收、少产气、不引起便秘或腹泻、保护胃肠粘膜效果。,16,二、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尼扎替丁,17, 药理作用:选择性阻断组胺与组胺H2受体结合抑制胃酸分泌, 临床应用:1.消化性溃疡 吻合口溃疡2.反流性食管炎3.上消化道出血4.卓-艾综合征。,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1.消化道反应:以腹泻、恶心呕吐为多见,也可出现口苦、口干及腹胀。2.神经精神症状:如头晕、嗜睡和精神障碍,尤以老年人多见。3.肝肾损害:可出现一过性血清ALP、Cr。也可使血清淀粉酶。,4.骨髓可逆性抑制:出现粒细胞及血小板5.突然停药所致的高

5、酸度偶可致溃疡穿孔6.治疗前应排除恶性溃疡7.孕妇慎用(通过血脑屏)8.慎与抗凝剂合用,因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导致或加重出血。,药 名 生物利用度 血浓峰值 半衰期 有效血浓度 相对抑酸 用 法 时间 维持时间 强度 西咪替丁 60%70% 0.751.5h 2h 5h 1.0 0.2g,TID饭后服,睡前再服0.4g或0.4g,BID或0.8g,临睡前一次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 0.2g +生理盐水20ml/iv,QID或500ml/iv drip, BID。 雷尼替丁 50%60% 12h 23h 812h 5.0 0.15g,BID或0.3g,睡前顿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0.05g

6、+生理盐水20ml/iv,QID或0.05g+5%G.S250ml/iv drip,BID。 法莫替丁 43% 13.5h 2.54h 12h 40.0 20mg,BID或40mg睡前顿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20mg +生理盐水20ml/iv,QID或20mg+5%G.S250ml/iv drip,BID。 尼扎替丁 90% 13h 2h 8h 5.0 0.15g,BID或0.3g,睡前顿服罗沙替丁 85% 13h 4h 812h 6.0 75mg,BID,三、M1胆碱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 ( Pirenzepine ) 为选择性M1 胆碱受体阻断药。与非选择性M胆碱受体阻断药相比,在治疗剂

7、量下很少产生口干、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比H2受体阻断药弱很多,现已少用。,22,四、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组胺 H2受体 乙酰胆碱 + 胃壁细胞 M1受体 胃泌素 胃泌素受体第二信使(CAMP) + H+,K+ATP酶(H+泵)胃酸分泌,23,四、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H+,K+ATP酶 (H+泵) 位于壁细胞的管状囊泡和分泌管上,将H+ 从壁细胞内转运到胃腔中,将K+ 从胃腔中转运到壁细胞内,进行H+_K+ 交换。抑制 H+,K+ ATP酶,就能抑制胃酸形成的最后环节。,24,奥美拉唑 ( 洛赛克,Omeprazole )为H+,K+ ATP 酶抑制剂。由一个砜根联接苯咪唑

8、和吡啶环构成。1982年试用于临床。,25,奥美拉唑,治疗: 1)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连续治疗4周8周,愈合率达90左右。对H2受体阻断药无效的病例仍有效。2) 反流性食管炎 较高剂量长期治疗,有较好疗效。 3) 卓艾综合征 高剂量,可使症状明显改善。,26,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约1.53。恶心、腹泻、腹痛、头痛、头昏和失眠。偶有皮疹和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有肝药酶抑制作用,可抑制苯妥英钠、安地西泮和华法林的代谢。,27,其他H+,K+ ATP 酶抑制剂: 兰索拉唑 ( Lansoprazole )作用、临床应用与奥美拉唑相同。泮托拉唑(Pantoprazole) 雷贝拉唑 ( R

9、abeprazole ),28,药 名 生物利用度 血浓度峰值 半衰期 对肝药酶 有效抑酸 用 法 (%) 时间(h) (h) 影响 时间(h) 奥美拉唑 3040 0.5 0.51.5 + 1224 20mg,QD。胃 (洛赛克) 泌素瘤:60120mg /d,BID。急性上消化道出时:2040mg +生理盐水20ml/iv,Q12h 兰索拉唑 85(个体差异大 1.5 1.31.7 + 24 30mg,QD潘托拉唑 7080 1.0 1.3 24 40mg,QD,五、粘膜保护药,米索前列醇(Misoprotol)为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对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各种化学刺激物引起的胃肠出

10、血和溃疡形成。抑制胃酸分泌。,30,米索前列醇(Misoprotol),临床应用 1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比西米替丁稍差。 2 、防治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肠出血和溃疡形成 不良反应恶心、上腹痛、皮疹等。,31,米索前列醇(Misoprotol),注意: 1 、孕妇及前列腺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 、脑血管和冠状动脉疾患者慎用。 3 、低血压患者慎用。,32,硫糖铝 ( 胃溃宁,Sucralfate,Ulcerlmine )是蔗糖硫酸酯的碱式铝盐。 PH4时,聚合成胶冻,粘附于胃肠粘膜和溃疡表面,避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有利于粘膜再生和溃疡愈合。可与胆汁酸盐结合,减少其对粘膜的损伤。,33,

11、硫糖铝,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酸性环境中起效,不能与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合用。长期服用可产生便秘。,34,六、抗幽门螺杆菌药,幽门螺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可生长在胃、十二指肠的粘液层与粘膜细胞之间,产生的酶和细胞毒素可损伤粘膜,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腺癌的发病有关。,35,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 主要发病机制:粘膜屏障损害,根除HP可以治疗溃疡并防止复发。,粘液中有大量HP,粘膜上皮层,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 基础治疗,庆大霉素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四环素 甲硝唑单用疗效较差。,37,细胞H+泵抑胃壁制药 抗生素 联合应用 甲硝唑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38,胶体次枸橼酸铋

12、商品名:De-Nol,德诺,得乐,铋诺,迪乐 药理作用:1 杀灭Hp,清菌率约为20%30%;2 与黏液结合形成糖蛋白铋复合物保护屏障,抵御胃酸和蛋白酶消化作用,使溃疡愈合,3 改变胃黏液成分,促进胃黏液的分泌,改善胃黏膜局部的微循环,促进上皮修复4 防止氢离子逆弥散5 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6 刺激内源性PG的释放,提高胃及十二指肠黏膜中PGE2浓度,保护胃黏膜, 用法:片剂或胶囊110mg/次,QID,餐前半小时与睡前用温开水送服;合剂510ml/次,TIDQID ,用14倍水稀释后于餐前或睡前服用;颗粒剂1包/次,TIDQID ,饭前半小时和睡前化水冲服。疗程24周。 不良反应:口腔中带有氨味,偶见恶心、便秘。舌苔及大便被染成黑色;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