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急处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465212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急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急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急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急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急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急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急处理(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液反应的预防 及护理应急处理杭州虹桥医院 刘红菊,2,什么是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是临床、门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输液过程中除了带来治疗作用外,偶尔也会出现非原发病引起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统称为输液反应。,3,输液反应的种类 一:发热反应 二:循环负荷过重 三:局部反应:分静脉炎、药液外渗 四:空气栓塞 五:血栓栓塞,4,(一)发热反应发热是输液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的1、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质量;2、输液器具;,5,3、配药加液中的污染的程度与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针头大小、注射器使用时间有关,针头插入瓶塞次数

2、越多,产生的胶塞微粒就越多;针头越大,配液时液体中产生的胶屑就越大;,6,针头重复使用次数越多,流经针头后液体所含微粒的数量也越多,注射器使用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7,4、静脉穿刺针头斜面滞留微粒的污染;5、联合用药过多,几种药物配伍不当;6、输液速度过快;药品浓度过高。,8,7、环境空气的污染;8、配置的溶液放置3-5h,细菌可呈对数生长。9、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10、个体差异。,9,(二)、症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10,(三)、预防 1、加强责任心,严把药物

3、器具关: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 2、应用现代理论,把好药液配制关:(1)采用安瓿锯痕后用安尔碘或75%酒精棉签一次消毒后折断;,11,(2)向输液袋或瓶内加药时,要用消毒剂对输液袋或瓶胶塞进行消毒,方法用无菌棉签蘸取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以瓶塞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由内向外螺旋涂擦至胶塞或铝盖边缘。已消毒的部位,不可再用同一根棉签重复涂擦。,12,(3)加药时将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斜面向上与瓶塞成75度角刺入并轻轻向针头斜面的反方向用力; (4)插入瓶塞用一枚针头,抽吸药液时用另一枚针头;,13,(5)注射器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6)并选择18G(直径1.2mm)以下针头配置液

4、体。,14,(三)、预防 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禁忌 5、注射药液应现用现配。 6、肝素帽每次使用前应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如果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或完整性受损均应更换新的肝素帽。三通接口在不使用时须用无菌帽封住。,15,(四)、治疗1、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针剌合谷、内关;重者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输液用具作好去除热源的处理。,16,3、耳针治疗输液反应:输液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反应,可在肢体对侧耳上选神门、肾上腺穴进行针灸,作强刺激后留针至输液结束。 4、保留剩余的溶液和

5、输液胶管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17,循环负荷过重 (一)、原因 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 2.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机能差,特别是多数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脏器的慢性疾病,,18,单位时间内输入的液体和钠盐多了,就会发生滞留而使细胞外液容量发生扩张及向细胞内液中渗透,造成组织间水肿和细胞内水肿。组织间水肿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内水肿可影响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尤其是肺、脑等细胞水肿,威胁患者生命。,19,3.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输液过快,也容易使钠盐及水发生潴留而导致肺水肿。 4.外伤、恐惧、疼痛等均可使机体抗利尿激素分

6、泌增多及作用延长。此时,输入液体过多、过快也可能发生潴留导致肺水肿。,20,5.脑垂体后叶素能降低肺循环和门脉循环的压力,还能强烈收缩冠状动脉引起心绞痛及收缩其他小动脉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引起急性左心衰竭,导致水分在肺组织中停留时间延长引起肺水肿。,21,(二)、症状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出现大量湿性啰音。,22,(三)、预防 防大于治 1.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尤其对老年、小儿、心脏病患者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 2.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23,(四)、治疗应立即停止输液

7、,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1、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24,2、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同时氧气用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因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25,3.视病情给镇静剂、扩血管、强心剂及利尿等药物。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扎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5.无贫血者,可静脉放血200300ml,减少回心血量。,26,静脉炎 (一) 、原因、分类 静脉炎可分为以下三种: 1.机械性静脉炎:多由于将较粗的导管置入较细的静

8、脉时对血管壁和内膜的摩擦所造成的。置管技术不佳或选择不适当的置管部位,如选择关节部位,也都可以造成的。,27,还有其他因素如导管留置超出规定时间和导管固定松动时没有及时更换敷料,药液中微粒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2.化学性静脉炎:由于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输入速度过快,超过血管的应激能力或长时间滴入血管,持续刺激血管导致内皮细胞破坏所致。,28,3.细菌性静脉炎: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原则是造成感染的原因。最普遍的感染途径是穿刺点部位皮肤的病原菌定植在导管尖端并随之进入导管隧道。,29,(二) 、症状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

9、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具体临床表现与分级如下:,30,级别 临床表现 0 没有症状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31,(三)、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操作前、后要实行合格的手部清洁,并要提高穿刺技术 2、输液时最好选用上肢静脉,穿刺手部血管比腕部和上臂血管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32,3、

10、严格按药物的浓度、剂量、性质调节滴速,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大的药物要尽量选粗血管,要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液。 4、定期更换血管内导管。使用长期留置的输液工具时,要记录使用起始时间等相关内容,以保证及时更换。置管时间不超过72H是比较,33,(三)、预防安全的。并且每天对穿刺部位进行监测,若发现静脉炎表现,应立即拔除。儿童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可以直到血管内治疗结束时,除非有并发症发生。 5、如果输入有利于细菌增值的液体(乳液或血制品),则建议增加更换套管针的频率。,34,6、严格按照消毒规范的要求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外周静脉穿刺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由内向外螺旋涂擦,头皮钢针消毒面积不小

11、于5cmx5cm;留置套管针消毒面积不小于8cmx8cm,如用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其消毒面积应大于无菌透明敷料面积。,35,(四) 、治疗1.外周静脉置管部位一旦出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除。2.血栓性静脉炎必要时遵医嘱进行溶栓。3.如有脓性分泌物,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36,4.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严重者遵医嘱局部用中药如意金黄散或消炎止痛软膏外敷。 5.抬高发生静脉炎的肢体,避免剧烈运动。,37,药液外渗性损伤 (一)、原因 1.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I型变态反应有关。 2.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

12、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态是否相符,38,针头对血管壁的刺激,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 3. 血管因素: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态。如休克时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滴入多巴胺后,静脉壁的营养血管发生痉挛,静脉壁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增加致药液渗漏,39,4.感染因素与静脉炎:微生物侵袭引起的静脉炎以及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静脉炎都可以使血管通透性增高。 5.由于穿刺不当,致穿破血管,而使药液漏出血管外,病人躁动,针头固定不牢,致药液外渗,,40,(二)、症状 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局部肿胀,皮肤发白发凉,疼痛或起水泡。 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不同出现不同症状:,41,(1)、临

13、床用的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等如外渗可引起毛细血管平滑肌收缩,致药液不能向近心端流入,而逆流至毛细血管,从而引起毛细血管床强烈收缩,局部表现肿胀、苍白、缺血缺氧。,42,(2)、高渗药液外渗,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高渗溶液进入皮下间隙后,使细胞膜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细胞外渗透压高将细胞内水分吸出,使细胞严重脱水而死亡。,43,(3)、抗肿瘤药物外渗,局部疼痛、肿胀,如氨甲蝶呤可使细胞中毒而死亡,导致组织坏死。 (4)、阳离子溶液外渗,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外渗后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产生剧痛。,44,(三)、预防 1.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认真选择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穿刺。

14、2.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针头无倒钩。 3.在针头穿入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0.5cm,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45,(三)、预防 4.注射时加强观察,加强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5.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有阻力,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发生药液外渗,应中止注射。,46,(四)、治疗 1.化疗药或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宜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加强热敷、理疗,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 2.血管收缩药外渗,可采用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51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以扩张血管;,47,更换输液部位,同时

15、给3%醋酸铅局部温热敷。因醋酸铅系金属性收敛药,低浓度时能使上皮细胞吸收水分,皮下组织致密,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通透性减弱,从而减少渗出,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缺氧,增加组织营养,而促进其恢复。,48,3.高渗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输液,并用0.25%普鲁卡因520ml溶解透明质酸酶50250u,注射于渗液局部周围,因透明质酸酶有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作用。药物外渗超过24h多不能恢复,局部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49,对已产生的局部缺血,不能使用热敷,因局部热敷温度增高,代谢加速,耗氧增加,加速坏死。 4. 抗肿瘤药物外渗者,应尽早抬高患肢,局部冰敷,使血管收缩并减少药物吸收。 5

16、. 阳离子溶液外渗可用0.25%普鲁卡因510ml作局部浸润注射,可减少药物刺激,减轻疼痛。,50,空气栓塞,51,(一)、原因空气栓塞是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进入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52,如空气量大,随着心脏的跳动,使空气与血液混合成泡沫状,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如进入肺动脉,可阻塞其分支,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而造成机体死亡;如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可阻塞冠脉循环,引起严重的心功能障碍,造成机体死亡。,53,(二)、症状病人突发性胸部异常不适,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地、持续的“水泡声”。如空气量少,到达毛细血管时发生堵塞,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