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检课1-3学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464744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检课1-3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文检课1-3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文检课1-3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文检课1-3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文检课1-3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检课1-3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检课1-3学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信息检索 图书馆 杜明 E-mail: QQ:1392373817,文献信息检索课概说,1.该课程的概念文献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所谓文献信息检索(狭义)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检索的过程具体包含两个方面:1)检索的意识选择采用什么类型的检索工具(含网络)2)检索方法如何快捷查到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2.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20 世纪之后,海量的知识突然决堤一般向人们袭来,成为工业时代之后最宏伟的

2、人文景观。据美国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达 1.5 万篇,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每 5 年就可以翻一番。 纽约时报一周刊登的信息量,相当于 17 世纪一个专业学者穷极一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据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统计, 19 世纪,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为 50 年; 20 世纪前半叶,缩短为 10 年; 70 年代,再次缩短为 5 年; 80 年代之后,几乎每 3 年人类知识的总量就翻一番。最近 20 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总量,已经超过自人类产生以来 100 万年生产的信息总和 。,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1)学会获取各类信息的方法,减少大脑记忆的负担。2)科学研究的向导(避免重复研

3、究,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和精力)3) 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捷径4)促进智力发展和专业学习5)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3.为什么学习该课程? 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运用 1)自学能力 2)研究能力 3)思维能力 4)表达能力 5)组织管理能力6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习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中外文文献的检索 网络和数据库信息的检索,2.)要求: 信息意识 计算机操作能力 一定的外文水平 会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教程,一.文献信息存储发展史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1.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我国古代的

4、藏书机构统称为藏书楼。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封建藏书楼”时期,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字起源很早,,清代的四库七阁,清代,民间的藏书活动日益普遍,皇室藏书则有著名的七个藏书阁。乾隆时,又组织编纂了四库全书,反映了皇室藏书的丰富情况,被总称为“四库七阁”。,清代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清代的“七阁”,清代,

5、民间的藏书活动日益普遍,皇室藏书则有著名的七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源阁”、“文溯阁”(北方四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江南三阁)。,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私人藏书楼,明代以后出现了私人藏书楼,于是藏书楼体制就开始改变了。提起明清时期的藏书楼,就不能不提到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也是古代藏书楼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天一阁,古越藏书楼 1904年正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开放。在管理方法上除继承封建藏书楼的传统外 ,又吸取外国先进经验 。 编有 古越藏书楼书目,其著录与分类都有创新,能

6、够揭示馆藏。古越藏书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私人藏书楼向公共图书馆的过渡 ,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传统的图书目录检索,2.现代图书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规模、数量和重要性都大大增加。2007年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可藏书2000万册。设有46个各种阅览室,日平均可接待读者7-8千人。,中国国家图书馆,我国图书馆之最:国家图书馆,藏书2700万册。世界高校图书馆之最:美国的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书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中国高校图书馆之最: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量650万册。,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图

7、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1638年,学校校务委员约翰哈佛病逝,他把一半遗产和私人藏书捐献给学校。学校就以哈佛命名,哈佛的捐献成为当时图书馆的主要财产和资料。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达1300多万件,设有100多个分馆。不仅学校的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还有各类专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学校达到“教育的珠穆朗玛峰”,占据世界第一流的位置。和国内外100多家的计算机数据库建立了联系,热情周到地为师生提供各种资料。,哈佛先生的雕像,哈佛大学的校门,看似小了点。,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图书馆内,校园内,竖立着一块龟背驮着

8、的高 大石碑,是中国哈佛同学会1936年在 哈佛大学三百年校庆时赠送的礼物。,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和博雅塔,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1998年建成),3.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简介,1) 馆藏概况:河南农业大学原系河南大学农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独立建校并同时建立图书馆。1985年建成现在的近万平方米的馆舍。设有6层书库和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16个。我馆具有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形成 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兼有 经济、理工、人文、社科等多类型、 多载体

9、的馆藏体系。在1991年全国 文献资源布局调查中,我馆农业科 学类图书收藏量排名全国第五、生 物科学类排名第十。,近几年来,在加强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图书馆更注重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购置了多种大型中外文数据库和光盘视听资料。目前,馆藏文献纸质 文献158万册, 电子图书106T。,2.本馆文献资源布局,1)借书处:一楼大厅(还书);二楼大厅(借书);第二借阅处 (二楼)阅览室(本校区): 电子阅览室(二楼);科技图书阅览室;社科图书阅览室(三楼);中文现刊阅览室;中文过刊阅览室(四楼);研究生外文阅览 室;赠书展阅室(四楼); 2)桃李园分馆: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桃李园

10、三楼);电子阅览室(桃李园四楼)。 3) 新校区分馆:综合阅览室(电子;图书;期刊),2. 文献信息检索,1)检索语言:检索语言就是检索文献所使用 的语言。 2)检索语言的类型:描写文献外表特征:书名语言;著者语言;号码语言描写文献内容特征:分类语言;主题语言,3)分类检索分类检索是从文献内容所属的学科类别出发来检索文献,它依据的是一个可参照的分类体系。 分类体系按文献内容特征的相互关系加以组织,并以一定的标记(类号)作排序工具,它能反映类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从属、并列、交替、相关等。不同检索工具使用各自规定的分类表。 按分类途径检索文献便于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获得较系统的文献线索,即具有族性检

11、索功能。较权威的图书分类法有, 如: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杜威十进分类法,3.分类语言与分类法,1)分类语言:是以号码为基本字符,用分类号表达文献概念的检索语言。例如: H31;G35;16.26 2)分类法的类型: 体系分类法:用将事物概念进行层层划分、层层隶属的方法来形成一系列专指的分类标识,按照科学体系将分类标识组织成具有隶属、并列关系的概念等级标识系统。 组配分类法:构成原理是概念的可分析和可综合性。,4.主要分类法简介,1)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辑,1958年出版。由25个一级类目,标识为阿拉伯数字。该法以自然科学见长。2)

12、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简称人大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辑。1953年9月第一版,1985年第五版。由17个一级类目,标识符为阿拉伯数字,对两位数后加“.”。如:13.生物科学,16.农业科学。,人大法的一级类目:,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 哲学 3 社会科学、政治 4 经济 5 军事 6 法律 7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8 艺术 9 语言、文字 10 文学 11. 历史 12 . 地理,13.自然科学 14. 医药卫生 15. 工程技术 16. 农业科学技术 17. 综合参考 注:两位数的分类号后要加“ . ” 。 如: 16.26 作物栽培16. 2652 可可16. 26514.热带作物,3)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图书馆组织全国力量编辑,1975年第1版;1982年第2版;1990年第3版;1999年第4版;2010年9月第5版。是我国图书信息界为实现全国文献资料统一分编而编制的一部大型文献分类法。22个一级类目。标识符一级类目为大写英文字母, 二级类目以后为阿拉伯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