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证综合素质完整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438560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232 大小:8.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 证综合素质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教师资格 证综合素质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教师资格 证综合素质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教师资格 证综合素质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教师资格 证综合素质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 证综合素质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 证综合素质完整版(2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一,综合素质,何谓综合素质?,试卷结构,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35道 2、材料分析题:2道 3、写作题:1道,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第一章:职业理念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义务,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师德 2、师范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科技发展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5、文学常识 6、艺术常识,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一、时间安排不当,“高考天问”

2、揭露的高考弊端,“难道想不出其他办法来,一定要让我们的未来,在这种一边是恐惧、绝望、残忍,一边是亢奋、迎合、连根拔起的状态下成长吗?”“只顾着招人收钱,流水线生产,什么热门、什么赚钱就开什么课程,老师什么的都是临时集结。这样的教育下出来的学生还有多大出息,还指望他们做出多大的研究成果”。,“决定一个大学优劣的不是历史、不是生源、不是资金投入、不是地理位置,甚至不是什么大师,而是管理制度和办学宗旨。” “不少大学现在就是官场。学术性会议也是官大的先说,然后是教授,真正有研究的小讲师排到了最后。分配办公室不是按实际需要,也不是按学术贡献,官阶大房间就大。”,意义,(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

3、”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刻不容缓,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三、幼儿园素质教育,1、重要性 智力开发的关键期 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性教育的关键期,2、幼儿教育的特点 生活化(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为了生活) 游戏化(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儿童特有的发展方式) 潜在性(潜移默化性),四、中小学素质教育,1、一

4、般性质 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 2、特殊性 小学阶段:身体素质、自我意识、道德信念 初中阶段: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健康的自我认知、个性发展 高中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五、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幼儿园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幼儿主体地位 保护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善待质疑 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2.中小学,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二、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1、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体育 智育 德育 美育,2、中小学的全面发展,(1)小学 心理发展的特征: 观察力(新鲜、有趣、活动) 注意力(无意注意占主导、集中时间短) 记忆力(年龄越小记忆越持

5、久,具体记忆) 思维能力(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情感(好孩子定向阶段)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淡薄),学习的特征: 难以理解学习的意义 外部直接的学习动机 学习形式感兴趣,结果和内容不感兴趣 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增加,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总任务:打基础 具体任务,2、初中阶段学生,年龄特征:危险期 心理断乳期 。摆脱依赖,追求独立 发展任务:身体保健、抽象思维概括能力、道德理想道德情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3、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征 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发展任务: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人为本”,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

6、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儿童观的发展演变,“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学生需要尊重 2、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有个性和差异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新课改的学生观,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2、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到的生活和人格养成 关注学习结果,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中的应用,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

7、本 2、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体谅和宽容给予多样发展机会 3、因材施教,幼儿:-儿童观,一、“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儿童观:自然人、社会人、完整的个体、自主建构的个体、发展初期的个体、巨大的学习潜能、以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动、独一无二的个体 育人为本:爱、尊重、相信、维护人格与权力、公正对待,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P14 保教活动:设计原则:教育性原则、思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全面渗透性原则内容设计:启蒙性、生活性、活动性、参与性、游戏性、情境性形式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P14 师生关

8、系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社会功能 师生关系的类型:放任型:无序、随意、放纵专制型:命令、权威、疏远民主型:开放、平等、互助,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 2、人格上的平等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 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要求: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三、教师观,“教师观”: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 职业角色特点:多样化传道者、授业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职业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幼儿园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对象的幼稚性 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教育过程的创造性 教育手段的示范性 教学行为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基本内容:

9、 具备职业道德 拓展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能力 建构专业人格 形成专业思想 发展专业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终身学习前提条件 2、行动研究基本途径 3、教学反思必经之路 4.同伴互助有效方法 5、专业引领重要条件 6、课题研究有效载体,1、终身学习,概念、特征 P18 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产生和发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闲暇教育)耶克斯利终身教育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加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学习与探索 完善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2、行动研究,概念 P19 行动、合作、反思相随 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

10、设解决问题反思总结,3、教学反思,意义 P20 策略:内省反思法交流反思法 4、同伴互助 磨课、沙龙、展示 磨课:是指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责任: P21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意义: 增强工作满意度 提高工作绩效 增强工作积极性,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德阳10岁小学生上游泳课不幸溺亡 原因正在调查 11日下午,德阳外国语小学部四年级八班学生上游泳课,下午2点50分左右,该班学生杨某,男,10岁,不幸溺水,经120全力紧急抢救无效身亡。目前,该生溺水身亡的原因正在调查中。,第一节: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1980

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实施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实施。)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实施)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通过施行,根本大法(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 19

12、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 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实施;2006年6月29日修订,2006年9月1日实施。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公益性: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统一性: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

13、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强制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谁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5号颁布,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教师法的部分内容,1、1985年制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3、正常晋级增薪制度。 4、教师不准体罚学生,违者究责。,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制定:1991

14、年9月4日七届人大21次会议通过,1992年1月1日执行。 修订:十届人大25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1、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 2、教师不能在校内吸烟 3、突发事件先救未成年人 4、父母不可偷看孩子日记 5、法院可剥夺父母监护权,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九届人大10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1、明确禁止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赌博等不良行为; 2、不得脱离监护; 3、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4、不良少年的工读制度,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002年3月26日经教育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

15、2002年9月1日起施行。,1、目的: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 2、适用范围: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破解城乡“入园难”; 2、缩小校际差距 解决择校难题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4、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 5、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6、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

16、7、高校分类入学考试 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8、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保障教师安心从教 9、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10、纠正对民办学校歧视 鼓励出资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的三大战略: 1、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3、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1、战略主题:以人为本; 2、战略任务:均衡发展; 3、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幼儿:-,八、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年3月9日颁布 1996年6月1日实施 国家教委制定,解读: 1、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2、适龄儿童:3-6(7)周岁 3、学制:3年;允许设1年或2年的学制 4、体制:全日制、半日制、定时制、季节制、寄宿制 5、入园严格体检、严禁测试;,九、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2006.6.30颁布 2006.9.1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