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436022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9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3人教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3人教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3人教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3人教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周公建制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探究:西周分封制的演变过程怎样?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如果你是周王,你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

2、义务是什么?,1、目的:2、对象:3、内容:4、影响:5、破坏:,巩固统治,权利:,义务:,、受封土地和百姓、再分封; 、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镇守、作战、交赋、朝觐,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破坏,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一位诸侯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位诸侯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西周如何来保障王权及各诸侯的稳定了,请思考:宗法制是如何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共同维护周王室统治的?,2.宗法制 定义:是用父系血

3、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内容: 作用: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度,世卿世禄,“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年均以德”,“德均则卜”,探讨: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通过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的认识,谈一谈西周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小宗,小宗,小宗,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

4、子、庶子(妾生的儿子),天子,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宗法分封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定义 2、宗法制 定义目的 目的对象 核心内容 内容影响 作用破坏 分封与宗法,习 题,1、 “亲情是缘,

5、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3、“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鯨,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弟叔度于蔡。”据材料说明周初“封侯”的主要是 A、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B、仅限于周王室的“庶子”C、王族、功臣、先

6、代的贵族和一般国人 D、仅限于周王室的“庶子”,4、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对其所谓“大”的理解是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适诸侯曰巡猎,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材料三:正妻所生之子曰嫡子,其他妻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7、。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哪种制度?依据这两则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西周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宗法制度的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 、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8、:,想一想:,大宗与小宗的关系: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度的作用:、宗法制度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与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它们互为表里,紧密相连。,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呢?,解题思路: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指的是夏商周三代,他们都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西周的宗法制就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1、以宗法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2、等级森严 3、权利尚未高度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