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3432086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知识,定义:说明文是以解说事物或事理为内容,给人以知识为目的,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手段的文章。,说明文知识,说明文分类,对象,语言,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说明文知识,说明对象: 指的是说明文说明的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理。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这一对象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说明文知识,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古今、早晚、春夏 秋冬等。(事物的发展变化),空间顺序: 远近、里外、左右、前后、高低、整体局部。 (事物的结构、形状),逻辑顺序:总分、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现象本质、 性能功用、一般个别 (事物的内部联系),举例子、打比方、 列数字、列图表、 下定义、作诠释、 分

2、类别、作比较、 引用,说明文知识,说明方法,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定舫,体裁:,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3. 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正音正字,瞻仰,镏金,上溯,重 幔,庑殿,挑衅,逾越,天堑,zhn,li,s,chng mn,w,tio xn,y,qin,2.解释下列词语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遥遥相

3、对: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怒形于色:形,显示、显露。,正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 解:,1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2.揭示全文中心意思。,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题 解:,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整体感知课文(速读)后复述课文大意段落,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也可以具体一点)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初知本文说明顺序,1.了解课文思路,2 .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以及观察点

4、,课文思路,点题总 领正文,(1节),详写碑身浮雕,(210节),抒写瞻 仰感受,(11节),渗透着: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到我们面前来? (阅读2至5节,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回答。),思考:,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上石道,走到碑前,踏上台阶,到了平台,活动顺序:,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纪念碑,东,南,西,北,纪念碑台阶前,第二层平台,东长安街,政协礼堂,远,近,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课文分析(1节),1. 齐读课文第一小节,找出体现作者对纪念碑总印象、概括总特征的词。,3.“瞻仰纪念碑”既提示了本文述说的主要内容,也与本小节“ ”扣

5、合,体现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2.“落成”一词表明工程胜利结束,内含“ ”之意。,庄重、庆贺,巍峨,雄伟,庄严,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一、二层),第一层(2-3节):描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建筑物的特点,即给人的总体感觉),说明兴建经过和重大意义。 第二层(4-6节):介绍纪念碑的题词和碑文(主题,即纪念谁)、结构和造型,以及概述碑座四周的浮雕。 第三层(7-10节):具体介绍10幅浮雕。,课文分析(25),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由,到,的顺序。,远处,近处,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规模,质料,3.从近处

6、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结构,碑心石上题字,碑文,课文分析(25),4.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扣住纪念碑的哪一个总特征来说明的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打比方,巍峨,列数字,雄伟,作比较,列数字,庄严,课文分析(25),5、第四小节作者在说明近处纪念碑时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6.第五小节介绍碑身两侧

7、,小碑座和碑顶的 与造型,揭示它的 点明纪念碑造型体现的 和,装饰,象征意义,民族风格,时代精神,(1)先 后,(1)先 后,(1)先 后,四周,中间,台阶,碑身,正面,背面,正面,背面,四周:,双层汉白玉栏杆,中间:,碑 心 石,正面:,题 字,背面:,碑 文,说 明 顺 序,小碑座,碑顶,汉白玉栏杆,碑身,大碑座,碑侧,纪念碑结构图,课文分析(610节),.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分组讨论),东之南 2 1851年 金田起义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南之东 3 1911年 武昌起义 结束了封建帝制,南之中 4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

8、转折点,南之西 5 1925年 五卅运动 促使大革命风暴的爆发,西之南 6 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北之东 8 热烈支援前线,北之西 10 欢迎慰劳解放军,西之北 7 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者,北之中 9 胜利渡长江,虎门硝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欢迎解放军,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讨论: 1、根据上表你能说出作者介绍浮雕时用了什么顺序?2、第六节与7、8、9、10有什么关系?,空间顺序 与时间顺序相结合,总分,人民英雄纪念碑,销毁鸦片烟 1839年,金田起义 1851年,(东),武昌起义

9、1911年,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五卅运动 1925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西),南昌起义 1927年,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英雄纪念碑,(北),胜利渡长江 解放战争时期,热烈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武昌起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朗读课文第8节体会文章对浮雕介绍写法的不同,“武昌起义”:介绍画面点出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点明意义介绍画面。 “五卅运动”:简介经过揭示意义介绍画面。,课文介绍浮雕的文字,笔法灵活,有同有异,语言准确而富于变化,这样写,有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归纳全文介绍纪念碑的顺序:,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2) 南(3)西(1839年-1851年)(1911年-1925年)(1927年-(2)北(3)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课后学习与作业,1. 到网上搜索更多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小组交流,把收集的资料出一期板报,课后请收集为国捐躯的顺德烈士的事迹, 并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