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430598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为了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与学目标达成情况而做的文书。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欢迎大家阅读!篇【1】: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我认为本次考试的试卷是一份比较好的试卷,涉及到本册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难易适中。具有如下特点:一、试题分析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有万以内数的认识;估算;认识时间;长度单位的运用;周长的计算;混合运算;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共八个方面的知识。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2、取材比

2、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一列火车应在 11:20 到达济宁站,途中晚点 25分钟,火车现在到站。解决问题中的第 2、3 题。 “二年级有学生 425 人参加郊游活动,租 8 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一、二年级同学去剧院看表演,剧院还有多少个空座位?”以上题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和物,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 。3、试卷总的“形式”上与平时做的试卷相比,在题目类型上没有明显变化

3、。由填空、判断、连线、计算、统计及解决问题组成。在“难易程度”上来说,有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不过总体情况难度适当。在“题量”上来看,我认为有点大,少数学生有完不成的现象。二、答卷分析在试卷的批改和统计过程中,我们认真、仔细,尽量避免在批改中出现错误。从最后的结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填空题正确率大约 95%判断题正确率大约 92%连线题正确率大约 97%算一算正确率大约 99%统计正确率大约%解决问题正确率大约%1、取得成绩:学生书写整体不错,大部分试卷,试卷清晰,书写规范。学生的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计算题得分率较高,可以看出计算能力较强。多数学生能按题目要求正确答题。2、存

4、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计算中粗心,导致错误,尤其在解决问题中体现:有的在列横式时就把题目中的数抄错;有的算式正确,但横式上得数错误。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理解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错误。第一大题中的 6小题,画“O”和“” 。第六大题中的解决问题。三、改进措施1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2、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3、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5、,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4、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5、要抓好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待差生的转化工作。6、努力培养学生细心做题,认真检查题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及培养学生读题习惯。狠抓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及计算速度。篇【2】: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解析1 指导思想:本次命题虽然都是以单选的形式出现,但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数学课程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渗透新理念。坚持人文数学、生活数学、学校数学相互结合,把“双基”的考查与数学思想及综合运用的考查有机融汇,使师生从中体验到数学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感悟到数学

6、的魅力和真谛,努力让测试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2 命题原则:基础性原则。注重基础,把握知识点。测试卷中,基础题依然占据 70%的分值,综合性试题不偏离知识点,能够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及应用情况。大众化原则。试题面向全体,贴近大众“口味”不是精英选拔式的,没有偏题怪题,力求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答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得到相对比较满意的成绩。创新性的原则。这些题是我全力打造的一道丰盛的数学大餐,在竭诚调剂众口的同时,那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试题更是盛宴中的亮点,能够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广开思路,着力体现测试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回顾和检验,更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拓展延伸

7、和创新生成的过程。人文性原则。为了消除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感和紧张心理,临场发挥自如,在试卷中,选项中加入了一些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答案,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顺利作答。应用性原则。试题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导向性原则。因为试卷所蕴涵的思想理念,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试题中点点的变化都会在师生的心中掀起涟漪,甚至引起他们的感叹;原来数学知识这样富于千变万化而又万变不离其中,从而对他们日后的教与学更有兴趣、有信心,特别是更具有灵活性做很好的引领。因此本次试题昭示了

8、小学阶段的数学教与学不能模式化,更不只是简单的选则而已,它是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情感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3 命题说明:命题以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为准则,以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范围,做到“三重”: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者比例为 7:2:1。同时题目内容力求做到全、新、活。二、质量诊析1 主要成绩“双基”这一传统强项优势明显,地位比较稳固。主要表现在概念理解准确到位。试卷中关于利用概念解决问题的题,学生理解和答题情况都比较好,正确率 88%以上。学生对于各种计量单位之

9、间进率及其换算掌握和运用比较准确,有关单位换算一题的正确率很高。题中设有带多余条件的问题,学生能认真分析找出有用条件,正确解决问题。解题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有所增强,学生对解决一些开放性题目的能力有很大提高,正确率比上学期明显上扬,特别是一些书中题稍微变形后,难度有所增加,思维要求也相应的高了,可喜的是,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 90 以上。常规应用题的解答能力较强,对应用题的解答的共同点是与教材提供的题目基本一致的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过一定加工变动的,可见学生对传统意义的“类型题”掌握较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对于这一问题是课改新加的内容,教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认真,所以正确率较高。学生对数

10、学的兴趣有所增强,我们必须承认在数学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极容易形成比较悬殊的差距,即所说的两极分化,而从今年的试卷来看,这个差距在趋于缩小。更让人欣喜的是我看到分数较低的学生试卷中,即使是不会的题,他也会按自己的思路把结果写出来,没有空白,这种不言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这份执着告诉我们每个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在逐渐增强。多数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知识面有所拓宽,促进了数学学习和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如 23 题:要求粉刷教室用去大多少千克,要先,多数学生解答的都很好,说明数学教学已逐渐与生活有机结合。2、问题剖析试卷反馈的信息也暴露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理念、方法、情感、态度、价

11、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从试卷中我看到粗心大意仍是数学学习的一大杀手,学生因计算马虎,运算顺序颠倒,符号看错,导致数据随之而错,看了这样的失误,让人不解,不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能在答题时更细心一些,如果他们能在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如果他们能对每一个结果的责任感更强些哪怕有一个如果成立,他们的分数将会被改写,他们的未来或许也会被改写,当然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很多,不排除考场紧张,一时成笔下误,但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孩子身上都是这样的失误,就不能不令人深思,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这样马虎大意,是否与我们平时练习中常用的题山题海战术有关?是否由于所做

12、练习乏味,无新鲜感、挑战性有关?也许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我是会的,偶尔失手无所谓,然而长此姑息将形成顽疾。对待问题认真思考、不求甚解。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方面丢分皆由于他们解决问题只凭感觉,不做深层思考。第 27 小题:苹果每千克元,买了千克,应付()元,学生作答时忽略了钱应保留两位小数这个生活实际凭感觉认为计算结果元是对的;第 33 题:长方体是无盖的,长乘宽不应乘 2,学生凭感觉认为都应乘 2,选择了 A;对这样的结果我只能表示遗憾。类似这样的无谓的错误其根源都在于思考不周密,不求甚解。对学生寄予厚望的家长和老师们看到这样的结构不知作何感想,也许会说:“你没长脑袋吗?

13、”我的回答是:长了,没用它去思考!这种现象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其实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反复的“不会的错、会的也错”中被消磨殆尽。解题计算技能、技巧和估算能力有待提高试卷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明确要求简算的题目正确率很高,而在其他计算和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即使很明显可以简算的数据,学生也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演算,缺乏应有的数感和技能技巧的灵活运用意识。知识上仍存有盲点或误区有些学生出现的错误反映出他们对某些知识上理解上不透彻或存在偏差、部分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由于数量关系不清出错。第 34 题:56 千米是前 3 小时平均行走的路程,97 千米是后 2 小时共行走的路程

14、,由于数量不清有%的同学选择了 A。第 15 题:比 1/8 大,比 5/8 小的分母是 8 的最简分数有个,由于学生对最简分数没理解,有%选择 C,有%选择 A,这说明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上需要加强。各部分知识点如果在学生头脑中打下了深刻烙印,就不会在这解决问题时犯这样原则性的错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运用仍有较大差距。试卷中统计图绘制,图形平移,图形的构成等问题暴露出目前我们的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学数学,体验、理解、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淡薄,对学好数学的理解比较狭碍,重计算,轻操作、体验,机械学习、记忆的痕迹太重,不仅人为地为师生增添了很多负担、很大压力,而且长此以往会将无数的学生

15、拒之于数学王国之外,再也领略不到这一学科领域的奇妙和乐趣。教与学的双边都存在保守观念和应试心理教与学基本停留在运用知识能解决教材提供的问题这一层面,而关于这些问题可解有那些变异,滋生什么样的新问题以及它还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等等,我们考虑的太少,甚至认为这种必要的拓展是“越位” ,觉得只要教材内容轻车熟路考试便胜券在握,从而导致数学的学习缺少思考、缺少方法,一直徘徊在记忆,模仿或凭经验炮制的阶段。面对以上问题,我想我们每位教师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应该做的是:1、加强知识和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这一提法听似老生常谈,但在今天重新强调仍十分必要。新教材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并且与时代同发展。它不仅在知识

16、的呈现形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等方面作了调整,在知识面上也有所拓展,新增了有关概率、视图、平移、旋转等知识,教者不加强学习,今后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不仅是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甚至会有教不准确的现象。诚然,自课改启动以来,我们每学期都组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确实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理解、落实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通过深入透彻的学习来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否则教学中就会表现出忽左忽右的倾向,有的是穿新鞋走老路死教教材,有的虽把课堂弄的热热闹闹,但活中缺实,龙画的不错但缺少点睛之笔,这样的龙还是难以腾飞。2、宏扬敬业精神,增强责任与忧患意识学生的责任意识来源于教师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着意的培养,所以教师自身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作好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我们从事了这份育人的工作,就应该对自己所上的每一节课负责、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家长那份厚重的信任与期望负责、对我们肩负的沉甸甸的使命负责,归根结底都是对自己负责。近几年中考高考移民、小学幼儿园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