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427928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45.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常见颅脑疾病的MR诊断,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王光彬,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 R I,NMRI,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 共 振 成 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机器构造,磁 体:永磁、常导、超导产生静磁场 梯度线圈:产生梯度磁场 射频线圈:发生射频脉冲 接收线圈:体线圈、表面线圈)接收MR信号 操 作 台:完成各种操作 计 算 机:计算数据、成像、存储,相控阵线圈,超声、X线、CT、MRI成像原理比较,超声 超声波 X 线

2、 电离射线,穿透人体 CT X 线CT MR 核子、质子(H1成像)(C, P, Na等奇数质子亦可成像,但需注明),产生磁场的磁体性质的不同: 永磁型:铁磁性物质阻抗型(常导型) :常温、有电阻超导型:无电阻,MR成像仪的分类,磁场强度:低场磁共振中场磁共振高场磁共振,MR扫描仪的分类,超高场:4.0 7.0 T (特斯拉) 高 场:1.5 3.0 T 中 场:0.5 1.4 T 低 场:0.2 0.4 T 超低场:小于 0.2 T,目前FDA规定只有3.0 T及以下MR可行临床检查,开放式MR:MR介入避免幽闭恐怖综合症,MR扫描仪的分类,MRI优势,无电离辐射、无创、无害 空间分辨力高相

3、对(冠脉较CTA差) 组织分辨力高(脊髓、软骨、心肌) 多参数成像信息来源多 多方位切层定位准确 流空效应(血管血栓,黑血、亮血)、MRA 无骨性伪影后颅窝、脑干 功能成像(PWI、DWI、MRS、fMRI等),亮血技术,黑血技术 (流空) (反转技术),MRI的局限性,空间分辨力相对较低(明显改善) 成像速度相对慢(明显改善) 禁忌症 对不含或含少量H的组织显像差(如钙化、肺、空腔脏器) MRA对小血管显示有一定限制 磁共振伪影 相对昂贵 幽闭恐怖综合症,适 应 症,中枢神经:脑脊髓血管病、肿瘤、炎症、畸形 骨骼肌肉:肿瘤、炎症、坏死、关节软骨病变 头颈五官:肿瘤(黑色素瘤)、肉芽肿等 消化

4、系统:肝(胆管)癌、血管瘤、FNH、MRCP 泌尿生殖:前列腺、子宫 心脏大血管: 乳腺:肺部、空腔脏器差,禁忌症,绝对禁忌症:心脏起搏器携带者 相对禁忌症:眼球内金属异物、颅内 动脉瘤金属夹夹毕术后、心脏(金属)瓣膜置换术后、电子耳蜗、 体内金属滞留,危重病人(参阅器械说明书),高热患儿慎行或禁行3.0T及以上MR检查,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询问有无禁忌症 去除体内可去除的金属异物(义齿)、电子 物品、通讯工具、手表、磁卡、存折等一 切有磁损害可能的物品 无需空腹,但MRU、MRCP空腹更佳 盆腔扫描只可中度充盈膀胱 适当的解释工作,争取患者配合 增强扫描无需过敏试验,钆的螯合物(Gd-DTP

5、A) 心电门控、呼吸门控 患儿镇静,慎用 CT!,2012年Lancet及2013年BMJ,分析(350000/680000人)结果显示:青少年接受CT扫描可能会增加10年内患癌风险(血液病、脑肿瘤!)(儿童更应慎重!) 应慎重选择CT检查。保证只在必要时使用,并将辐射 量控制到最低!( 遮挡重要器官!),临床应用,T1WI T1加权像(观察解剖结构为主) T2WI T2加权像(显示水肿、病变为主) PD 质子密度像 T2FLAIR 液体抑制翻转恢复T2WI T1FLAIR 液体抑制翻转恢复T1WI FST1WI 脂肪抑制T1加权像 FST2WI 脂肪抑制T2加权像 DWI 扩散加权像 ADC

6、map 表观扩散系数图 STIR 短T1翻转恢复 增强扫描:各种T1WI (不再行T2WI),如何区分图像,T1WI T2WI PDTR 1000 1000 TE 40 40,方法1:根据成像参数,仅适合于SE序列,T2WI,T1WI,方法2:看水和脂肪,T1WI: 水呈低信号(黑)如脑脊液、胃液、肠液、尿液 脂肪呈高信号(很白) T2WI: 水呈很高信号(很白) 脂肪信号有所降低(灰白),T2WI,T1WI,方法3:看其他结构,脑组织: T1WI:白质比灰质信号高 T2WI:白质比灰质信号低 腹部: T1WI:肝脏比脾脏信号高 T2WI:肝脏比脾脏信号低,T2WI,T1WI,T1WI,T2W

7、I,FLAIR 水抑制,T2 Contrast with Free Water ( CSF ) Suppression,注明确切部位,脊柱注明哪一段或 哪一个椎体为中心; MRI,MRA 病史、体征,注明早产、足月 校正胎龄,儿童正常脑髓鞘发育的MR评价,(髓鞘化) T1WI T2WI 原 因皮质 等信号 略高信号 水 髓质 高信号 低信号 磷 脂,脑组织水含量:成人80%;新生儿90%(且灰质白质) 髓鞘化过程:成人髓鞘形成;儿童随时间不断髓鞘化髓鞘形成后白质水分减少,灰质水分比白质相对较多 灰质含水约83%,白质含水约70%-75%,新生儿,成 人,利用MR观察儿童时期脑组织成熟过程应注意

8、:1、脑回、脑沟的发育2、脑灰白质分辨的演变3、脑髓鞘化的进程4、脑室大小及蛛网膜下腔宽窄5、脑铁质沉着,CRITICAL ANATOMIC STRUCTURES,Initially smooth, agyric(Sulci and gyri develop as development proceeds) Sylvian fissure: 16 weeks Parieto-occipital sulcus: 23 weeks Calcarine sulcus: 24 weeks Cingulate sulcus: 24 weeks Marginal sulcus: 27 weeks Coll

9、ateral sulcus: 26 weeks Occipito-temporal sulcus: 33 weeks Central sulcus: 25 weeks Precentral sulcus: 27 weeks Postcentral sulcus: 28 weeks Superior frontal sulcus: 27-28 weeks Inferior frontal sulcus: 29 weeks Interparietal sulcus: 27 weeks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27 weeks,孕133W,孕181W,孕273W,脑灰白质

10、的分辨及分期,脑灰白质的分辨主要在T2WI上观察 将大脑分为3个区:中央区:大脑脚、脑干、基底节、丘脑、小脑蚓部外围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中间区: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大脑深部白质 各区信号随月龄增长而变化,根据信号变化特点分为五期,各期无截然分界,逐渐过渡,儿童大脑分区,根据对缺氧缺血的敏感和耐受程度,把小儿脑分成三个部分来观察,即:中央部、中间部、周围部:,中央部:大脑脚 脑干 基底节 丘脑 小脑蚓部等,中间部: 二者之间 为深部白质,外围部:皮质 及皮质下白质,大脑 “矢状旁区” 大脑前、中、后 动脉灌注的边缘带,期:(新生儿期):新生儿 100% 属此期 期:1-6个月,88%属于此期 期:6

11、-9个月属此期 期:9个月-12个月属此期,也称等信号期V期:12个月-18个月,94% 属此期 18个月-2岁,100% 属此期(灰白质倒转期),正常发育儿童脑灰白质分期(T2WI),期(新生儿期):新生儿 100% 属此期 出生时灰白质含水量相同,均为90%左右 中间区、外围区:高信号,两者信号区别不大(灰质为线样等略低信号) 中央区:低信号,期:1-6个月者88%属于此期 皮层内有成熟的髓鞘形成,白质内水分仍然很高 外围区:低信号 中间区:高信号,呈树枝状分布 中央区:低信号,期:6-9个月属此期 白质内髓鞘形成水分下降,髓鞘化从后向前发展 枕叶的中间区与外围区:等信号 额、颞叶的中间区

12、:高信号 中央区:低信号,期(等信号期):9个月-12个月属此期白质内髓鞘化逐渐成熟,水分的下降 中间区:信号下降,与外围区相似,均呈等信号 中央区:稍低信号,V期:12个月-18个月94% 属此期 18个月-2岁100% 属此期(灰白质倒转期)大脑深部白质内水分降低,水分比灰质少, 外围区皮质逐渐变薄,白质信号区逐渐扩大 中间区(白质):低信号 外围区(灰质)与中央区:中等信号,灰、白质逐渐演变,对比逐渐明显、清晰白质信号由高逐渐降低中央区信号由低到等信号代表脑成熟的进程 诊断疾病时:了解患儿的确切月龄(早产儿的校正胎龄)先观察灰、白质分辨属于哪一期(与月龄是否相符?是否落后及落后程度?)然

13、后仔细观察各部位髓鞘形成情况,正常发育儿童脑灰白质分期(T2WI),髓鞘的组成及MR表现,髓鞘是一种复合的细胞膜,由双层类脂质构成,其主 要成分是脂质,具有较短的T1和较长T2弛豫时间 MR信号的变化由髓鞘的组成成分和脑水分的丢失决定 髓鞘化的脑组织T1WI呈高信号,T2WI低信号,但两者并不同步;显示髓鞘形成,T2WI略晚于T1WI T1WI反映髓鞘的形成 T2WI反映了髓鞘成熟和脑内水分含量的降低,脑髓鞘化的过程包括髓鞘的形成、成熟两个阶段 髓鞘形成但尚未成熟的白质呈短T1(高)和长T2(高) 髓鞘成熟的脑白质与成人相同呈短T1(高)和短T2(低),T1WI上, 髓鞘形成后均呈高信号,未成

14、熟与成熟的髓鞘不易区别,11个月,9个月,T1WI上, 髓鞘形成后均呈高信号,未成熟与成熟的髓鞘不易区别 T2WI可鉴别形成的髓鞘是否成熟,髓鞘形成的MR表现,出生时由于脑组织水分过多,T2WI信号很高,掩盖低信号的髓鞘化白质,而髓鞘化的脑组织T1WI呈高信号,宜于观察;因此,T1WI观察髓鞘形成的时间早于T2WI 未成熟的髓鞘细胞膜其外层50%为胆固醇,余大部分为糖脂、磷脂,少量蛋白;随着髓鞘的成熟,胆固醇的含量降低,磷脂增多,最终成熟的髓鞘其脂质由25%的胆固醇、29%的半乳糖脂、46%的磷脂构成,磷脂成分含量增多,疏水性增加,水分下降;同时脑组织含水量逐渐减少,都导致了T2弛豫时间缩短,

15、故成熟与未成熟的髓鞘在T2WI上易于区别所以,6个月以前主要观察T1WI,6个月后观察T2WI,髓鞘形成的MR表现,髓鞘形成顺序:从尾端向头侧、从背侧至腹侧、从中央至外周,皮质先于白质。感觉神经束先于运动神经束;白质的放射神经束先于连合神经束 髓鞘形成始于胚胎第5、6月。90%的脑髓鞘化发生在2岁以内。侧脑室三角区背侧及上部白质直至1530岁才形成髓鞘(生发基质),髓鞘形成的MRI表现,出生时:T1WI:放射冠中央、大脑脚、视束、桥脑、内囊 后肢(后部)、丘脑腹外侧、小脑上蚓部、 小脑上脚及下脚T2WI: 内囊后肢、丘脑腹外侧、大脑脚、桥脑背侧、小脑上蚓部、小脑上下脚,足月新生儿 T1WI小脑上下脚、延髓桥脑背侧、丘脑腹外侧核和内囊后肢后部出生时就呈高信号,一周内,一二周,二三周,三四周,髓鞘形成的MRI表现,生后1-2个月:T1WI:由放射冠向中央前后回扩展,视放射呈高信号,小脑中脚及深部白质开始出现 高信号,持续到4个月, 桥脑背侧高信号向腹侧扩展T2WI:生后2个月时小脑白质、小脑中脚出现低信号,基底节、丘脑的低信号仍同出生时,大脑白质仍为高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