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三要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418902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的三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议论文的三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议论文的三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议论文的三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议论文的三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的三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的三要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三要素,一、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2、论据,3、论证,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典范议论文的写作要突出体现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多个分论点。论点最好在文章的开头,用具体的一句话,用判断句式,将中心论点摆出来。,学会确立论点。,论 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的观点,至关重要的是要求正确。所谓论点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真理,所确立的思想应在作文设题的允许范围内,把握事物的本质,不偏题,不跑题。,正确,怎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论点呢?根本的解决之道,是丰富阅历,体验人生,

2、提高认识,拥有思想。,集中,议论文的论点还要求集中。所谓集中指的是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切不可旁逸斜出,中途偏离目的地或改换旗号。那样做,不是文章内容的丰富,而是把议论引入到岔路口,使行文脱离方向。,一篇800字的议论性,如果面面俱到地论述,就会思想混乱,论点不明,信马由缰下来,不知所云。,一道以“生命”为基本立意的作文,其立意是可有多个走向的。如“珍惜宝贵的生命”“爱护脆弱的生命”“敬畏崇高的生命”“尊重个性的生命”等等。考生有的往往在一篇文章中总和好几个论点来写;有的,虽然是以一个论点为重心,但却在中途易辙,讲另一个论点去了,结果成了东拉西扯,主旨不明。,设题,深刻,议论文的观点还要求深刻。深

3、刻的结果给中心思想以应有的高度。思想的深刻与否,当然要看扬善惩恶了没有,但说到底还是认识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深刻是一种洞察的力量。无论人情事理,总是比别人看得深,识得透,,想得远。而要做到这些,表现时代的精神,是行文走向深刻的必然选择。无论怎样表现思想,最终都要以现时的社会人生为归依。,论据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是一篇文章的血肉精华。,学会选用论据。,论 据,1.事实论据: 具体的事例(史实和现实); 概括的事实; 统计数字,图表; 亲身经历、感受。,2.理论论据: 前人的经典著作、名人名言; 民间的谚语、俗语; 科学上的公理、规律; 社会生活中的公理。,论据的类型,论证 论证的目的

4、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的是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学会进行论证。,论 证,论 证,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驳论从反面论述,立论从正面论述,论 证,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论,(是什么),解决问题,结论,本论,(怎么办),(为什么),论 证,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中心论点 六国

5、破灭,非兵不 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论点一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总分式,六国论,2007江西满分作文: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我读语文,我读边城。 一泓清泉萦绕心头,浮躁的心中感到清凉而惬意,心灵因净化而圣洁。而生命的剑又在清泉中淬火,变得刚毅而坚强。 我读语文,我读纪伯伦。 一泓清泉在心田回旋,语文让我读懂自信的力量,它是火炬,引领我走向远方。,并列 模式,本论部分先说“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再说“做一个老实人,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尊重”。最后说“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莫大贡献”。分别从对己、对人、对整个社

6、会三个角度加以论述,而这三个方面是层层深入的,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要做老实人,递进模式,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 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1)直面挫折的王勃;(2)笑对痛苦的李白 分论点: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刘备做出错误决定,造成“白 帝托孤”的悲剧 分论点: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总结归纳全文: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中心论点:,正面论据:,反面论据:,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提纲,(直面挫折与痛苦),(放大痛苦),参考: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提纲 中心论点:遇上任何困难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而应该坚持到底。 论证过程:正面论据(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1)映雪

7、夜读的孙康,坚持勤学苦读,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2)华罗庚终身残疾,但是凭借坚强的毅力,坚持钻研数学,终于在逆境中成才。 分论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坚持就是最大的胜利。 反面论据:项羽兵败,放弃了霸业,自刎乌江。 分论点:“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屈服于困难,半途而弃,最终也将被成功所弃。 总结:困难面前如果有一百个失败者,那我们就做第一百零一个挑战者: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参考: 不要一味地坚持 提纲 中心论点:不要一味地坚持,有时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下去。 论证过程:正面论据(适时放弃)(1)鲁迅弃医从文,以自己的笔为武器,从内心深处唤醒

8、沉睡的中国人。 (2)比尔盖茨放弃学业,创办微软,改变了世界 分论点: 有时放弃,并不是放弃追求,相反,我们在放弃的同时酝酿着精华,让我们更加有精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反面论据(固执地坚持)马谡固执己见,不听别人的劝谏,坚持只在山顶上屯兵,最终街亭失守。 分论点:错误的坚持不如放弃,有时放弃固执己见才能取得成功。 总结:有时,放弃不代表懦弱,不要一味地坚持,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参考: 人要有自知之明 提纲 中心论点:人要有自知之明 论证过程:反面论据狂妄自大的马谡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 分论点: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误国害己 正面论据勾践卧薪尝胆,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通过励精图

9、治,储藏实力,终于打败夫差,成就霸业。 分论点:自知才能自明,只有客观地省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弥补缺陷,臻于完美。 总结:自高必危,自满必溢,人必须要有自知之明。,小结:,1.运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能使文章观点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是通过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强化中心论点。,四、议论文的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要防止两种弊病:,1.生硬对比。有些同学在对比时只将两件事物照章写上,让人看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2.不加分析。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对照模式对照

10、式结构是指文章一般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分析议论,最后进行总结。运用对照式结构,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突出对比,来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例二: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总结: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勇气。,举例论证 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 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 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11、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 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引用论证 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因果论证 让人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有何因就有何果。 理论论证 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

12、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例】,何成方圆?答案好简单,君不闻先秦人已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古老的汉漠拉比法典开始了人类文明之光;秦王用法家严律治世,打下秦朝江山一统;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打下汉朝开国基石;诸葛丞相挥泪斩马谡,始令蜀国三军一心,敌于强魏。而项羽乱封诸候,天下叛之。古来兵法之首必须严明军纪,如周亚夫细柳治军,不难看出规则的重要。,常用的论证方法,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

13、”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常用的论证方法,c、对比论证,就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好处:是非曲直分明,给人印象深刻。,师 说,正面,古之圣人 爱其子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之众人 于其身 士大夫之族,反面,【例】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

14、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的反思,不停的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

15、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2000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内容:,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脸快乐状),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因此我选择前者。,常用的论证方法,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

16、,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即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好处:用权威性言论证明观点,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例】,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