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418550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17届高三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17届高三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2017届高三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2017届高三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化常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对于建设新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概述,中 国 古 代 文 化,(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朝廷中的各级官

2、员”错,“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官吏,不是单指“朝廷中的”。,(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在台阶下的护卫,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

3、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A.土地、户籍由户部掌管。,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

4、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D,2015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y 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一、天文地理,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的坐标,并划分若干

5、区域来识别它们。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古

6、诗与星宿,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景之句,以星衬月。,2、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咏物之句,以星衬物。,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天文地理之 天文,华盖 文曲星 月亮 太阳,返回,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时迷信,文曲星是主观文运的星座,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别称:银钩、玉钩、玉弓、弓月、金轮、玉轮、

7、银盘、玉盘、金镜、玉镜、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嫦娥、婵娟等,古代神话说太阳神叫羲x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九州:冀州、青州、兖(yn)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禹贡九州图,五湖 近代称 华中 、华东五大著名湖泊。 即 洞庭湖 、 鄱阳湖 、巢湖、 洪 泽湖 和 太湖 。,中国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分别是

8、东岳泰山(海拔1532.7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山西恒山位于大同市浑源县海拔2016.1米;河北恒山位于保定市阜平县海拔1898米)、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河内:黄河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9、过秦论),山东:指崤山以东。,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 (山南水北为阳),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明确:把实行仁德政治的君主比作北极星(北辰),居其中而众星拱卫。古人认为北极星在整个天体的中心位置。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明确:感叹昼夜不停流去的河水,痛惜时光的易逝。,谈谈

10、下面几个句子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句子中的含义。,3、子曰:“知者乐(yo)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明确:以水比况聪明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人。这句话的下文为: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明确:以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失:错了也错在明处,改了众人照样敬仰他。,二、纪年纪时,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的轨迹,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表盘,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有生活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春秋战国,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

11、)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3)帝王年号纪年法(始于汉武帝,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古人纪年,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壬辰年,1911年,辛亥年,2010年,庚寅年,2011年,2012年,辛卯年,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年,历61年;

12、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史称“开元盛世”。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在位半天,1234年)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在位半天,1234年),关于中国古代纪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当然,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革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古人

13、纪月,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纪日,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古人纪时,1、天色纪时法 2、地支纪时法 3、五更报夜,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例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即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

14、现代的两小时。小时的本意就是小时辰。,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古人还把一夜分成五段,这就是流传至今五更。因为打更时击鼓报更次,所以几更又称为几鼓,如与妻书“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更定:“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张岱湖心亭看雪),关于古诗文与纪时,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

15、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关于古诗文与节日,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

16、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节日,元日,桃符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满井游记,花朝,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上元,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陆游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社日祭神的鼓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