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卷、辽宁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417499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卷、辽宁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卷、辽宁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卷、辽宁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卷、辽宁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卷、辽宁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卷、辽宁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卷、辽宁卷)(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作文分析,新课标全国卷、 辽宁卷,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刻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

2、抖。”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解读,1、就题型来说,材料与以往比有连续性、稳定性,不易跑题,难度稍有降低。(最后老切割师的一句话基本就是材料的主旨) 2、就材料内容来说,来源生活、贴近生活、思考现实、关注人生、关注自身成长,有强烈的现实色彩。对现实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刻地思考。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有魄力有锐气有勇气,坚定目标,不患得患失,专心致志,集中国力,抛弃杂念,排除顾虑,敢闯敢拼,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联系现实,感悟人生,引发了年轻一代的深深思考,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总之,20

3、13年高考作文材料既考查了写作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能力。,材料分析,材料涉及到五类人:商人、专家、很多切割师、老切割师、徒弟。 其中专家鉴定不是核心,商人慧眼识宝,不怕损坏,坚持找人切割,对他本人来说这也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商人不怕损失(反复坚持寻找切割师)最终收获大利。 很多切割师具有代表性,他们患得患失,没有勇气,顾虑重重,不敢冒险,担心害怕,代表了一种保守倾向,固执拘泥,推而广之,阻碍了社会发展。 老切割师,知识丰富,经验充分,准备到位,考虑周到,方案设计周密详尽技术全面高超。年轻切割师,有胆量,有勇气,有魄力,毫不畏惧,稳准狠,做事干净利落。,审题立意,老切割师的总

4、结话语直接点明了成功原因,也是此则材料的寓意,成功三要素缺一不可,但有主次之分,主要是突出勇气的重要性。鉴于此,一等立意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老切割师的话。经验技术勇气等于成功。三者以勇气为核心,可正面说理,也可反面列举弊端(但要体现三者的作用及必然联系)。,2、年轻切割师。放下包袱,排除杂念,排除顾虑,调好心态,关注成功地每一小步,做好每一个细节,大胆下手,不患得患失。 3、商人角度。面对挑战、机遇,坚持不懈、勇于尝试。,二等立意: 1、只谈勇气,只谈经验技术,没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事例与观点不相符。 2、只谈关注、专注、抛却价值,舍与得,(年轻切割师角度)没有联系材料。 3、自信、坚持、

5、机遇、挑战(商人角度)没有联系材料。 4、平常心态。,一等立意、二等立意都符合题意,区分层次主要 是从结构、语言、表达等三个方面,三等立意:基本符合题意。 1、商人独具慧眼发现购买钻石(意识到其潜在价值)。利益最大化,多方寻找切割师,做事周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钻石角度:瑕瑜互见、改变成就美、与过去决裂拥有新的东西。 3、师傅徒弟配合协作齐心协力,强将手下无弱兵。 4、年轻切割师抓住关键,找准切割点,准确定位,切中肯綮。,四等立意: 偏离材料,随意发挥。中心不当,观点消极, 事例反面。如:天时地利人和。参考题目: 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源自勇气、一“勇”天下无难事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人物: 年

7、轻人 老者 故事的起因:年轻人因得不到承认与尊重而闷闷不乐。 故事的经过:老者用丢沙和掷珍珠的方式开导年轻人。 故事的结局:年轻人的深思与疑问。故事中蕴含丰富而深刻的道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来立意 读懂材料、吃透材料、抓住关键语句才能找准观点,故事材料中有三个关键句:一是年轻人的抱怨“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二是年轻人认为有道理的那句话“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的话;三是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的那句反问的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应该围绕材料中的这三个关键语句思考: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承认与尊重?是做沙子,还是做珍珠?抓住这几个关键问题去思考就不

8、会偏题。做沙子,做珍珠跟别人的“承认与尊重”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存在着条件、因果、目的等多重关系。当然也可以没有关系,比如,我做自己的沙子或珍珠,不去关心有没有人“承认与尊重”;一粒沙子,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容抹杀的价值。可以做沙子,可以做珍珠,也可以由沙子变珍珠,都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可以选取其中一个倾向性较明显的观点立意。,化具象为抽象,挖掘比喻义、言外之意 此故事的寓意:要想被人承认与尊重,要想超越平凡,你就要发光,就要脱颖而出,就要从沙子变成珍珠。 材料中的“沙子”“珍珠”既是实指,也是虚指,比喻意义比较丰富。因此,首先要准确、全面地理解它们的比喻义。“沙子”多而平凡

9、,没有光亮,沙子自有自己的价值,可用于建筑、修路、过滤、养殖美化等;“珍珠”稀缺珍贵,有光彩,用途大,可装饰、入药。着眼于喻体的内涵,它们分别比喻两种不同的人生,“沙子”比喻普通、平凡等,“珍珠”比喻杰出、优秀等。可以把“沙子”比喻为平平常常、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普通人,可以把“珍珠”比喻为有才学、能力强、敢于扬才露己的人。,从两个对象的角度来审读 (一)从年轻人角度来看: 年轻人对老者的话语“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的反应:认可(“有道理”)与疑问(“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里就提供了两类立意角度:沙子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做沙子也应该得到承认与尊重

10、。 (二)从老者的角度来看:老者用丢沙和掷珍珠的方式开导年轻人“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老者是说,一个人要想被别人承认和尊重,必须要有自身的价值、有闪光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努力。老者的本意是想利用这种方式去激励年轻人,是想让年轻人发奋努力。面对老者的观念,可以同意,比如,强大自己,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会万众瞩目;也可以不同意,还可以对老者的丢沙和掷珍珠行为本身进行反驳。,若是愿做一粒沙子,便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份工作,相信付出必有收获,不为不受瞩目而抱怨连天;若是向往成为一颗珍珠,便勇敢接受世界给予的打磨与包裹,即便中 途孤独寂寞,也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尽管有时生活不随人愿,是否成为世人

11、眼中的珍珠并非由自己决定,但是追求却是他人无法夺走的。我们未来的事业,可能是作为一粒沙子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抑或是以一颗珍珠的身份闪耀在各行各界。不管走在哪一种道路上,只要无愧于心,我们便是属于自己的最闪亮的珍珠。若能无悔,便是晴天。,若能无悔,便是晴天 一粒沙子若想成为一颗珍珠,需要投身到汪洋大海中寻找蚌的存在,进入她的壳中,忍受经年累月的珍珠质包裹。若想重见天日,需在机缘巧合之下,借采珠人之手离开母贝的保护,方能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展现在世人面前。然而世上珍珠何其多,即便有幸落在近在眼前的沙滩之上为人所知,也要面临一个选择:是永远停留在沙砾之中,做孤独但引人注目的那颗珍珠;还是进入珍珠的群

12、体之中,接受严酷地甄选和淘汰,尝试去做珍珠中更美的那个。相比之下,普通的沙子的烦恼要小得多。沙子是平凡的,却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它的身边总是有着无数的同伴陪伴着它,一起组成金黄色的美丽沙滩,或是一起成就高大的建筑与宽广的道路。一粒,沙子不能成为聚光灯的焦点,但它却可以渗透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支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平凡的特质限制了沙子的吸引力,但是也免去了种种艰难的选择以及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人生总是如此,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沙子向往珍珠的美丽光泽,珍珠又何尝不羡慕沙子简单的快乐。珍珠的价值众人皆知,但再美的珍珠亦有发黄被废弃之日;沙子总是以一个集体的面貌出现,但再微小的沙粒也可以始终在不同的岗位

13、上发光发热。每一个人都有成为珍珠的潜力,但是是否真的要走上珍珠的道路,端看各人的运气和选择。毕竟,无论是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还是在个人幸福的天平上,珍珠和沙子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当选择已经确定,便不要再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当砂砾也有梦想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的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你的目标,应该是努力成为这一小撮人。”正如同在沙滩上看世界一样,这样的“一小撮人”便是我们生活中的耀眼明珠,很快甩开身后的黄沙,独自,璀璨得晃眼。 尘世间总有一些人淹没在芸芸众生

14、之中,默默地垂下头颅,永远做别人舞台后的幕布、爬上喜马拉雅的垫脚石、开出鲜艳花朵的绿叶,他们只匆忙地行走,在宇宙间留下相同的足迹,没有任何人对他们投向惊鸿一瞥,在有限的生命中,他们甚至没有发出过只属于自己的声音。在别人的脑海中,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他们”。然而,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每个人的心底里都潜藏着一个被别,人记住的愿望,都期盼着能有一天能摆脱黄沙的千篇一律,变身珍珠,耀眼世间。 沙粒要想成为珍珠,就要咬牙钻入蚌中接受磨砺,就要熬得过蚌中千日的寂寞,经历千锤百炼。人亦如此。只有耐得住孤单,咬紧牙关,为众人之所不能,忍众人之所不能忍,蛰伏几季,方能成事。然这一切的前提,则是“有梦”。

15、沙粒有梦,能百日成珠;为人有梦,可流芳千古。85届奥斯卡奖再一次被华人导演李安斩获!当李安手捧小金人被镁光灯聚焦时,这个总是笑意盈盈的导演道出了自己的“血泪史”。曾经被父亲强烈反对学电影、依靠妻子的微薄薪水当了七年的“家庭煮夫”、一度曾想过放弃该学计算机专业然而最终一直支撑着他信念的,是妻子林惠,嘉的一句话:“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正是这一句温馨得紧扣人心弦的话,使李安多年来坚定地行走在梦想的旅途上,终成史上第一个凭借指导3D电影而获奥斯卡奖的导演。曾有人说梦想总是很遥远,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希望。其实梦想很简单,最璀璨的珍珠在成长之前也曾为卑微的一粒沙,梦想于它而言不过是蚌中分泌出的粘液,一

16、丝丝地将它包围,久而久之,成为了一颗美好的存在。于我们世间每一个普通人更是如此,让梦想照进现实,并为之努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镜子里慢慢出现的璀璨点亮了你的眼睛。,我是一粒沙我是一粒沙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不一定是珍珠。题记我命不好,投胎时误作了一粒沙,不过佛祖答应我六世轮回时,可连作两次珍珠,倒也划算。现在我要做的,便是将我这“沙生”快快熬过去。有一天我正与众沙友晒太阳,当然我是不屑于同这些命中注定为沙的朋友们交谈的,我正迷迷糊糊犯困,忽然听见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我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可为什么得不到承认与尊重?”是一个沮丧的男人的声音。我刚想回答说:“因为你太平庸啊。”话还没出口,就被一颗珍珠砸中,

17、疼死啦!我连忙召集周围的沙友上前,将嫌疑人捉拿!“你能找到这颗珍珠吗?”是一个老者的声音。“当然。”年轻男人不假思索地说。“啪!”又是谁打了我!好在这次不是珍珠,是沙友。他们正好将刚才被“捉”的珍珠盖住。“你能找到这些沙子吗?”“不能,当然不能。”年轻男子继而恍然大悟,“谢谢您的指点!”,我可就气着啦!这老头子什么意思?不就是不承认我们沙子的价值嘛。我倒想问问他,在一堆珍珠里扔一颗珍珠,不和沙子里扔一粒沙子一样吗?都找不到。在一堆珍珠里扔一粒沙子,不也一样轻易就能找到吗?没过几天,城里的路就修到了我们这里,掘土机轰隆隆地响,工人们哈哈地笑:“这一堆堆沙子金灿灿的,真是太美啦!这沙子踩在脚底下真舒服!”他们说,“用这种细沙去搅混凝土是最合适的!”我听了这话,连忙跳进了工人的铁锨,被一同带来的除了沙友,还有那颗珍珠。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工人爽朗的笑声,现在我已经不只是沙子了,我和其他沙子在一起,成了一条宽广的水泥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