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校本教研开启教研思路——赴赤峰学习汇报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3417463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与校本教研开启教研思路——赴赤峰学习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参与校本教研开启教研思路——赴赤峰学习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参与校本教研开启教研思路——赴赤峰学习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参与校本教研开启教研思路——赴赤峰学习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参与校本教研开启教研思路——赴赤峰学习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与校本教研开启教研思路——赴赤峰学习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与校本教研开启教研思路——赴赤峰学习汇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与校本教研 开启教研思路 赴赤峰学习汇报,鄂托克旗教研中心 刘燕,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她)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她)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她)有谁相伴。我很荣幸能与鄂托克旗各小学的校长、业务副校长一起走进翁牛特旗,所以此次学习我倍感荣幸、非常珍惜。,总体情况,学习期间主要去了翁牛特旗的第三中学、乌丹二小、桥头中心小学、乌丹三小、五分地中心小学。 观摩了“生命化”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聆听了都玉茹主任的专题讲座翁牛特旗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做法,交流了一些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初步了解导学案的一些具体做法。,目的相似,为了改进学校的

2、教育教学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与教研活动的关系,教研工作中的许多教研内容、方式包含着校本教研的因素。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公开课展示、业务学习、教改课题研究等。 校本教研是对教研的继承与创新,补充与完善,二者相辅相成。 校本教研又不等同于教研组活动,也不等同于集体备课,更不是单纯的教师的研究。校本教研是自下而上,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即“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专业发展。,观摩了翁牛特旗的 三节校本教研活动,一节是乌丹二小语文组的“小课题研究”第四流程课例研讨活动(语文课例地震中的父与子针对的问题:高段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策略研究); 一节是观摩乌丹三小

3、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 还有一节是桥头总校一小、二小、三小语文“走校教研”第三流程课例研讨反思活动。,第一,通过观摩我有如下感受, 同为教研,差异均然,教研本应是教师积极主动要求开展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也是教师集合集体的智慧,更能深刻把握教材,教好每一节课的很好的机会和方法。然而有些学校的教研却只是流于形式,把教研完全当成了一次任务,一个负担,只是被动的接受,甚至弄虚作假,使教研活动完全失去了其实际意义。甚至,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谁也不肯暴露自己的不足,或者谁也不肯告诉别人自己的经验、收获,更别提对学生实际的分析,对学校现有资源的合理运用等

4、。,第一,通过观摩我有如下感受, 同为教研,差异均然,翁牛特旗的校本教研真正实现了为教育教学服务,为课改服务,而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尤其,翁牛特旗的教师在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总是先说理论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或者是教育家的话语),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说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自己的看法及其建议。由此可见,他们对课程标准十分熟悉,对教材的解读也很到位。这样,往往一针见血的说道要害,让听众心服口服。同时,因为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听课前有任务,听课时有思考,听课后有交流。交流中提高认识,交流中提升能力,交流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第二,通过学习有如下启迪, 教师成长,教学提高。,校本教研,其实就是以校为本

5、的教学研究。学校是研究的基地,教师是研究的主体,教室就是教研室。 研究的起点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归宿是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校本教研,对教师而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是保证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校本教研主要有三种类型,教学型教研(日常性教研) 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 学习型教研(提高性研究),教学型教研(日常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人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

6、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式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富有创意和改革精神的教案、教学设计,有个性特色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这种校本教研类型在学校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种,也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从来源角度讲,教学专题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范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这种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而进行,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立研究价值,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研究专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学习型教研(提高性研究)。,这种研究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是指不针对具体课例和研究专题而开展的所有研究的总称。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