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印度的抗争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413156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老印度的抗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古老印度的抗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古老印度的抗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古老印度的抗争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古老印度的抗争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老印度的抗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老印度的抗争(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佛陀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印度文化,印度是我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 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

2、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伊斯兰教(12), 基督教(2.3), 锡克教(1.9), 佛教(0.8) 耆那教(锡克教0.4)。,印度,中亚,朝鲜,日本,中国,东南亚,一、传统社会的变迁,从10世纪起,印度是否遭到外来势力侵略和攻击?这些入侵给印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正是由于长期的纷争与动荡,从而造成了印度的落后,印度社会由盛转衰。,传统社会的变迁,1 古代印度战乱频繁的原因是什么?2 古印度的传统社会是怎样变迁的?3 古印度的政治、经济有何特点?,总 结,在古代印度

3、,政治上的种姓制度和经济上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这个社会的传统特征。从10世纪起,印度就不断遭到外来势力的侵略和攻击,社会动荡不安,政权不断更迭。古老印度的传统社会也随之不断变迁:13世纪,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16世纪,蒙古人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正是由于长期的纷争和动荡,从而造成了印度的落后,印度社会由盛转衰。,当古老的印度开始走向衰时,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荷开始入侵印度,那入侵的情况怎样呢?,二、贪婪的殖民者代表,1.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 “在我的脚下有富裕的城市,在我们手中有雄强的国家,在我一个人的面前打开了充满了金条银锭、珍珠

4、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么客气呢?”,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实际成为英国政府 入侵印度的代理机构,代表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活动。,我深信,地球上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文明政府,也没有比17651784年的东印度政府更腐败、更为背信弃义、更为凶恶的了。英国议员威廉富拉登,2.殖民扩张给英国和印度所带来的影响,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最初是进行野蛮的掠夺,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便以武力为后盾,掠夺原料和市场,进行资本输出。到19世纪英国已经侵占了整个印度。英国对印度的疯狂掠夺和剥削,给英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迅速的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

5、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英国还通过大量掠夺印度的生产原料、劳动力,向印度倾销大量商品,使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大大地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侵略的同时,殖民者也把欧洲的商业经济和工业活动带到了印度,这些都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起义前英国殖民者是如何侵犯 印度封建王公的?,“丧失权利论”。这一理论规定,王公死后,若无直系后嗣,其领地即丧失, 领地及其年金均收归东印度公司。以“治理不善”为由,吞并王公土地。同时,还取消了一批王公的年金、封号,甚至宣布对有名无实的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死后要取消皇帝称号,其家属要被赶出德里。,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了加快国内工业

6、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印度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役,给印度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下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损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贵族的利益,使印度各阶层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锐,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在全国酝酿起来。英印军队中印度土著雇佣兵是当时印度唯一有组织的力量。这些给英国殖民者当兵的印度土兵,大部分来自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多数是受生活所迫才受雇于英国殖民者。英国殖民者为加强对土兵的控制,干涉他们的信仰,触犯他们的种姓,削减他们的薪饷,激起广大土兵的强烈不满。他们多次举行武装起义,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核心力量,三、顽强而悲壮的反抗,18571859年印度民族

7、起义的原因: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为什么“涂油子弹事件”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涂油子弹事件,永远的章西,永远的女王1857年5月,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从首都德里到全国各地,人民拿起了武器,和英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章西人民也在女王的领导下参加了这次起义。全城的居民和骑兵们一起投入战斗,很快占领了军火库,打死了英军的最高指挥官。拉克希米拜依身穿军装,手执战刀,亲临前线,率领起义军攻下一个又一个据点。不久,章西获得了独立,她也重新登上王位。 英国殖民当局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又调集了优势兵力,在1858年1月,由中印度英军总指挥罗斯亲自率领进攻章西。勇敢的章西女王早已率领军民作好迎战

8、准备。他们把城郊地区的粮食柴草运进城内或者就地烧毁,在城墙上构筑工事,架设起大炮,严阵以待。三天以后的南门之战中,女王指挥义军只用三发炮弹就打掉了英军最好的炮位,压住了英军的火力,使南门转危为安。,6月18日,英军发动了总攻击。这一天,女王身穿男装,在枪林弹雨中纵横驰骋。英军不敢直接夺取女王的阵地,一直到各路守军都被打散以后,才从四面包抄过来。女王陷入重重包围。在一次冲杀中,她同自己的军队失掉了联系,身边只有两员女将,十几骑人马。她挥舞着佩刀,带领他们杀出重围,夺路而去。挡在面前的英军一个个被砍翻在地。眼看就要把英军抛在身后了。不巧,一条宽宽的沟渠挡住女王的去路。女王的白马又在激战中被打死,胯

9、下的新坐骑跳不过去。敌人乘机包抄过来,女王又陷入了重围。但她越战越勇,一个人同英军骑兵杀了起来。英军仗着人多,乱刀齐砍,女王头部右侧负重伤,顿时血如泉涌。她仍然挥舞着佩刀,勇猛拚杀。 猛然间,她的胸口被砍中,再也控制不住了。 就在翻身落马的一刹那间,她用尽全身力把杀伤她的敌人砍下马去,自己也失去了知觉。,女王遇难的时候,一名女随从正在她的身旁。她把女王扶进一间小茅屋。就在这间小茅屋里,女王停止了呼吸。那时候她才22岁。 拉克希米拜依的英雄事迹鼓舞着印度人民,后来成为人民喜闻乐道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她实际上是代表了印度人民在1857年大起义中的爱国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印度土地上的反抗怒

10、火一直没有止熄。,章西女王是印度历史上有名的女英雄,她英勇而顽强地抗击英国殖民者的侵略,体现了印度人民抗击侵略、不畏强暴、追求自由的精神,它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评价人物,(1) 英国殖民者残酷镇压; (2) 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王公叛变投敌; (3) 起义组织分散,缺乏统一领导; (4) 起义军采取的战略方式不当,失去了作战的主动权。,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原因,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 :第一,充分显示了印度人民的力量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第二,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使英国殖民当局改变其统治政策。第三,一定程度上遏制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1、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深信

11、,地球上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文明政府,也没在比17651784年的东印度公司更为腐败更为背信弃义,更为凶恶的了。 威廉.富拉登材料二: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本丁克,回答: 文中“东印度公司”是指哪一个国家的公司?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公司? 本丁克为什么要说“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的?,东印度公司是指英国贸易公司。它是一个以贸易为名而进行殖民掠夺的公司。 充分说明了英国对印度残酷的掠夺,英国的强大和富有是建立在无数殖民地人民的生命之上的。,材料一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 国大门。18561860年,英法联军在中国发动了

12、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地化。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开始入侵印度,经过百年的武力入侵,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请回答: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对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有什么影响? 英国入侵殖民东方大国与它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 义制度的发展有何深刻的内在原因? (2)中印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为什么会在英国的入侵面前无还手之力?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1. 正是由于英国很早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进行了工业革 命,使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利用 这种优势对落后地区和国家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殖民。 2. 中印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

13、,在进入近代以后, 迅速的衰落,没能完成社会的变革,依然是一个 落后的封建国家,在强大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入 侵下毫无抵抗之力。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创 造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我们才能够避免被殖民 的命运。,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过科学的评价 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 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 一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针对马克思提出的“双重使命”问题,国内外学者观点各异,大致上有三种说法:否定论:殖民主义道德沦丧,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的是巨大民族灾难与仇恨。肯定论:殖民主义功大于过,是推动亚非拉被动迈入现代化的动力。亚非拉社会制度与经济基础不可能自然过渡到现代化工业文明,而殖民主义改造了亚非拉,完成了过渡。双重作用论:殖民主义给亚非拉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也摧毁了当地社会的旧体制,推动亚非拉自身通过改良或革命迈上现代化道路。,探究应用,假设穿越时光,你来到十九世纪中期,顺着当年郑和舰队航向,来到了印度并在孟加拉登陆上岸,穿越整个印度大陆。请用你手中的笔,描绘一下你的所见所闻。,小 结,穿越整个印度大陆,我们可以看到大片的土地被成棉田,无数的工人在辛勤的劳动,工人们穿着破烂的衣服,饥黄的面孔显示着极度的缺乏营养。而富人们却过着消遥自在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